梧闽散文:无限怀念
父母一年间相继而逝,对于我情感上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父母的走,产生不时的怀念,亦使我在人伦链节上失却了一节平时总感觉到的死亡环距。过去,对于死亡的事,总想还轮不到我,因为父母还长寿着。而今这各种幻觉和欣慰亦随父母一同西遁!因而,对于死和未死之生,似乎有一种更为凝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未死之前,当置之死地去“怀念”并好生为之。
消逝是人的宿命。但是,有了怀念的情愫,消逝就不是完全的和绝对的。人用怀念挽留逝者的价值,比如母亲的慈爱,父亲的正直。人亦用怀念追踪往事,证明自己也是人际中与古往今来一切存在息息相通的有情或有义者。失去了童年,我们还有童心;离开了学校,我们还有同学;变换了岗位,多了新朋旧友;流淌了岁月,却积淀了智慧和经验;没有了父母至真至纯的呵护慈爱,还遗传了那种人间天然的情感,那种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全部加以描述的情感,这就是值得怀念的爱!
父亲母亲作为普通的一对乡下农民,除了大多数农民兄弟姐妹勤劳俭朴、任劳任怨的本质外,他们不同于别人并常引以自豪的是,没有添置任何祖业,却“粒积”着辛劳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出农村,走向城市。尽管养儿难于防老,他们却无怨无悔。父母晚年的生活是孤单的但也是丰富的,那主要是来自精神上的寄托。平常他们总期盼着儿孙归来,又恋恋不舍地送别儿孙走上出村那条弯弯的村口小路,目顾到天涯……一直等到有个电话回音,才挂心落定!就这样,度过了一年复一年的春夏秋冬,思念与团聚,欢乐与离散交织激荡着那两颗善良而又多虑的心,直到垂老终止。对于父母晚年而言,他们心中已经没有自己过多的奢求,什么钱呀,楼房呀,穿戴什么……仅仅是温饱和希望儿孙常常回家看一看而已。而对于自己的老病死亡,他们似乎已有一种听天由命、漠然视之的慷慨!可他们永远不变的是,一直在关心着自己儿子的前程。
然而,在这个日益匆忙的世界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愈来愈没有工夫也没有心境去怀念了。生活似乎正进入一个一切领域简约缩减为经济的多彩时代。在这一缩减漩涡中,出行缩减为从车;工作缩减为赚钱,爱情缩减为性;友谊缩减等于公关,学习约等于看电视或上网,自然景观约等于盆景造型;有积蓄的老人约等于银卡,没收入的老人约等于“垃圾”……一切人类精神价值仅缩小为实用,永恒的怀念和追求中除了有胜利的庆典外还必有失败的谢幕。于是整日奔忙,或者到处流浪,只知其子女不知其父母;只看城市新景不恋乡村旧貌;只有乞求没有奉献;只有妄想没有怀念,甚至只想生,从不想死……“不曾有过乐园却一直被欲望所逐”的现代人似乎正谱写着一曲情感荒原的悲歌!
至少可以说,没有“怀念”情感,也就没有人生的底气,因而未来也不会有和谐!而怀念父母,使我拎回一丝真爱;怀念往事,使我珍惜现实;怀念友情,那是人格升华的开始……
“怀念”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善良!
梧闽风采
郑亚水,笔名梧闽,自号"山石码'',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散文作品并入选《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作家出版社)。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
2009年9月《新文化泛思》入选中央党校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编审的《科学发展观学习与实践文集》;《<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