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才作品] 九龙江下游地域变化

幼年时,常听到老人家说,我们这个地方,往昔是从海里浮露出来,神话中更说什么,“沉七洲,浮福建”,又说:“七洲洋将向福建争地”,所以每逢比较大的地震,老人家们常惊慌失措,甚而焚香祈祷,当然神话是封建统治阶级用神道设教来愚弄人民,以利他们的统治,不足为信,但是民间传说,有些地方带有事物根据,所以除去了封建神话的部分,余下来的还可做为科学研究的参考。
我们这个地方,究竟是不是由海里浮露出来呢?地质学者告诉我们,沿海地质有上升层和下沉层两种,我们福建海岸系上升层的一类,而且近世纪来正处在缓慢地上升。例如厦门大学附近的上岩上,还保留有许多海浪的痕迹,在三义河江底,甚至在雩林村后的小山上,三年前还有人从地里挖出大宗的海里生物遗骸——牡蛎的壳子来。近几十年来特别是解放后的十三年中的工程建设,以及挖泥积肥,于地下发现了不少的海里生物和航海用具,如榜山村挖土时,发掘海森林的遗体,角尾田里挖基,检出了船桅船锁,兴建鹰厦铁路,在郭坑下灌社挖涵洞基时,也曾发掘出海森林枝干,在北港金定社尾的“四点金“草坪附近,还有海底礁石数块,人们航船过中港,还可以看到河底有沉礁,其石线系从石码拉过乌礁,斜穿中港,一直延伸到流传社,这条石线还沉压在浒茂、乌礁两洲的地下,从以上的几个事物的发现考证,它很可以说明我们这个地方系近世纪以来,由于海岸上升,逐潮中积浮露出来。
根据不完整历史资料考证,在唐睿宗垂拱二年(公元687年)陈元光入莲前,曾驻军栁营江以东地带,(今日江东桥以东附近),其时江东处在江海之间,江以外为大海,白浪滔滔,说明在当时江东以外还是内海,唐距今有一千三百多年,所以我们这个地区冲积年代还是很近,又从浒茂洲安山大队康氏族史查考,他们自建社至现在仅有24世、城内林氏族史也不外21世,约有600年左右,推算上去浒茂洲出现,约在明洪武年间,通过以上说明,我们这个地方的冲积,还是在近世纪的事。
就存留在民间的一些传说研究,有许多地方很符合科学上的推论,据说原来九龙江西溪河道至洋西,是从九十九湾走向石码龙海桥出口,后因历年来洪水,九十九湾河道湾曲排洪水暢,江夺镇头宫与狮象把嘴口之间出口,而有今日西溪下游的河道,从雩林大队原名为“许林头”分析起来,原名“苦流头”之误(闽南语音),说明该地原为大江,流水湍急,为航运上所忌,故以“苦流头”得名。现在雩林山上还有龙王庙遗址,这也可做为地位滨海的说明,其次我们在建九十九湾崇福的桥樑,发现基桩打下去时,仅向而上浮,经验上告诉我们它的底下地质是一种松软的海泥,故富有浮托的上压力,这也可以说明九十九湾原始是大江。至于北港左侧角度公社平原,传说过去也是内海,如石美附近的“覄舟山”听说是“泊舟山”之误(闽南语音)泊与覄相近,忌则这个山昔时为舵海若停泊之地,故名“泊舟山”,不久以前,该处附近也曾发掘出船具来。
村庄的命名常象征着实地的情况,如内陆地区多以山名村,例如马山、象山、浮山、横山等,同样的海淀地带,也多以水为名,例如乌礁、白礁、青礁,这是象徽着当地昔时为海里暗礁,芗江、锦江、浒江、玉江,说明该处为江海旧址。大沙洲,玉枕洲、浒茂洲,乌礁洲,则为江河重洲诸见称,还有海澄、浮宫、浦尾等等,都以水字旁命名,这也可做为资料的考据。
从上面分析,可以说明我们这个地方是由海里缓慢上升浮露出来,虽然资料一鳞半瓜、年代数据未全,但仍有研究价值。
海岸上升如何产生出新生土地,一般有以下情况,一种为古代海溪在沙埕包围或山峡环抱之后,充填而成。前昔如厦门大学前面呈围场状的广大田野,后者如现在港尾盐场,还有一种是海岸上升和陆上河川上游泥沙流失,随水夹带,冲积在下流河口而成的。如我县九龙江下游的一些洲岛(浒茂、乌礁、玉枕以及大沙洲等),和沿江两旁的冲积平原(角尾公社的石、角、东、南面的榜山、莲花、浮宫等)。
其次从上面分析中我们已概念到浒茂洲西端安山大队建社仅有600年左右历史,而延伸到东端巽玉村建社,只有三百年左右,(巽玉庙宇碑志系清乾隆年间),就是说在300年左右浒茂洲自西向东再冲积了十余公里,平均每百年向海里延伸三公里左右。现在浒茂洲尾海滩冲积已将到达海沧面前,在不久将来我们可以再获得大面积新生土地,进行围垦农场,发展国民经济,这是海岸上升中提供给我们大量自然财富的说明。
研究地质变化,与地方始原,它对工程建设,海滩围垦以及文史考据都有一定价值,例如工程建设上最重要的课题是在基础工程,首先必须探明工程基础的地质土壤,正确地判别出其承载力,然后才能进行上层工程的设计。好像老师常常对我们说、南面从海澄以下,北面则以石美为界,往东地方建设水闸陡门,要考虑多打基桩,忌则叮咛从这两个地区以下冲积年代最轻,地质土壤松软,要加强基础承载力的布置。工程才不致出险。
至于研究氏族的起源,文化的播迁,经济的繁荣等社会科学,也可由地质变化,地方始原中去探讨出一些宝贵资料。
(此文系林德才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手写的调研文章,因为他长期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积累丰富的经验,在当时信息不畅的年代,能写得如此翔实,确实不容易!)

梧闽风采


郑亚水,笔名梧闽,自号"山石码'',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散文作品并入选《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作家出版社)。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

2009年9月《新文化泛思》入选中央党校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编审的《科学发展观学习与实践文集》;《<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