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手术治疗之Scarf截骨 | 拇外翻专辑

文章来源|「河南足踝」公众号

各位读者,大家好!

拇外翻畸形是指拇趾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移位。拇外翻是足部常见的畸形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也日渐增多。拇外翻在治疗上极具挑战性,对于其术前评估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存在很多争论。

近期,我们将制作一期来源于「河南足踝」和「山东足踝」的拇外翻专辑,该专辑由郑州市骨科医院的王翔宇教授团队和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胡勇教授团队,从多年临床诊疗和经验积累出发,针对拇外翻的临床解剖和生物力学等基础知识、临床诊断和治疗、手术治疗中的术式及其组合应用、专家共识等,以及临床典型病例分别进行分享。

今天,由郑州市骨科医院的王翔宇教授团队为大家带来的「拇外翻手术治疗之Scarf截骨」。

本文将从Scarf截骨的截骨方式、截骨平面和手术方法进行阐述,并做了病例分享。

Scarf是木工用语,指通过切割方法处理两块木头的末端,然后把他们的末端相互重叠,牢固固定。

一、跖骨干部截骨

01

跖骨干部截骨方式

▶ 长Scarf:适用于IMA17°~23°

▶ 中Scarf:适用于IMA14°~16°

▶ 短Scarf:效果类似改良Chevron,适用于IMA在13°以内

▶ 反Scarf:远近两处截骨与Scarf相反

02

截骨远端部分移动

▶ 外移:纠正IMA

▶ 旋转:纠正IMA

▶ 延长:纠正短缩,增加跖骨头负重

▶ 下沉:增加跖骨头负重

二、截骨平面

纵向截骨平面非平行于第一跖骨干轴线,且与足底负重平面呈一定夹角。

▶ 目的

减少近端应力骨折

下沉跖骨头

减少沟槽效应

●沟槽效应

A,沟槽效应;

B,沟槽效应伴异常旋转;

C,在骨干区域截骨可造成沟槽效应;

D,在干骺端截骨可以避免沟槽效应。

● 减少沟槽效应的方法

  1. 旋转Scarf(不适用于DMAA增大者)

  2. 延长主截骨线至干骺端

  3. 去除多余骨块植骨

  4. 倾斜截骨线

因此,截骨后跖骨远端外移同时稍加旋转,避免压缩重叠(沟槽)。

三、手术方法

01

手术步骤

▶ 切除内侧骨赘

▶ 外侧软组织松解

▶ 截骨

▶ 推移 旋转

▶ 螺钉固定

▶ 附加Akin截骨或其他手术

02

术后处理

▶ 术后早期可穿前足免负重鞋行走

▶ 术后次日跖趾关节主动屈伸锻炼,术后1周被动屈伸锻炼(逐渐加大活动度)

▶ 术后2周拆线

▶ 术后6-8周可逐渐负重功能锻炼(根据骨折愈合具体情况)

03

优点

▶ 稳定性好,允许早期功能锻炼

▶ 截骨面接触面积大

▶ 可根据需要进行第一跖骨延长、短缩、跖骨头下沉等

▶ 联合Akin可增加矫形力度,进一步改善外形,增加满意度

04

禁忌证

▶ 存在较大的DMAA角,我们一般以15°为分界线;

▶ 第一跖骨在矢状面有明显的畸形;

▶ 严重的骨质疏松;

▶ 第一跖骨直径较小;

▶ 明显的跖楔关节不稳定;

▶ 第一跖趾关节存在骨性关节炎;

▶ 骨骺未闭。

05

并发症

▶ 矫正不足或复发

▶ 过分矫正——拇内翻

▶ 关节炎

▶ 应力骨折

▶ 内固定失效

▶ 延迟愈合

06

缺点

▶ 受限于骨质情况及跖骨直径

▶ 软组织剥离较大,需注意周围血供

▶ 技术难度高于跖骨远端截骨

四、病例展示

病例1:女性49岁

△术前

△术后

病例2:男性14岁

△术前

△术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