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口苦,柴胆牡蛎煎汤喝;反流性胃炎,金钱草当茶饮
口苦一症,虽非大疾,却是让很多人头痛不已。近日在门诊遇到一位女性患者,主诉口苦,辗转求医一年之久,花费逾万元,仍不能尽除,翻看就诊记录,所用方药五花八门,大多以清热为主。既是清热,方向并无偏颇,缘何无效?个人以为主要还是定位不清楚,就像拿着一杆霰弹枪,漫无目的的扫射,不但没能清除目标,还难免伤及无辜,如此施用清热之药,时间长了只会损脾败胃,而于口苦之主症却收效甚微。
我看患者对能否解决口苦的问题已经毫无信心,经过一番劝说和鼓励,患者好不容易同意再用一周中药试试,于是我改弦更张,从胆入手,疏肝清胆并举,处方并不大,总共才三味药(柴胡、龙胆草、生牡蛎),嘱患者自行煎药,一周后复诊,患者将信将疑地走了。一周之后患者按时复诊,我心里基本有数了,能来就说明有效,果不其然,患者告知口苦大减,几近消失,要求再服,至此困扰这位患者一年之久的口苦终于好了,患者高兴,我也十分的满意。
类似的案例我相信有很多,为什么口苦从胆论治就立竿见影呢?其实老祖宗早就告诉了我们答案,只是我们从未在意而已。《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 说:“有病口苦……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黄帝内经·素问·痿论》中也曾提到:“肝气热则胆泄口苦”。可见口苦的继发病位在胆,而原发病位在肝。
明确了口苦的病位,治疗上也就更有针对性,清利肝胆即可,并没我们想的那么复杂。但具体用药上还是要分层次,如果仅仅是略微口苦的,黄芩一味清肝胆之热即可;如果口苦比较明显,单纯黄芩可能力量不够,要加强清利肝胆的力度,茵陈、生栀子势必要用,旨在苦寒直折其火势;如果患者整日口苦,或者以口苦来就诊的,则当药专力宏,我常借用江尔逊老中医的经验方“柴胆牡蛎汤”进行治疗,这个方子虽然药仅三味,但力量不弱,既可单独使用以治口苦,也可合在辨证处方中使用。
此方寓“既要清降胆火,又要疏肝达郁”之意,肝喜条达而宜升,柴胡苦平,升发肝气,疏肝达郁;胆喜宁谧而宜降,胆草苦寒,沉阴下达,清降胆火;生牡蛎咸寒,滋水涵木,敛辑胆火,三药并用,则肝胆自得其养,口苦悄然而除,确为一首妙方。
柴胆牡蛎汤治疗口苦
口苦为临床常见病,常伴随其他疾病的过程中,故单一口苦为主症者较少就诊。该患者口苦半年,为高龄老人,病情反复,逐渐加重,且在各大医院门诊治疗疗效不显,很是痛苦,故心理负担较重。初诊辨为肝胆内热,治以清降胆火,疏肝达郁。方选余国俊《中医师承实录》治口苦专方柴胆牡蛎汤。方中柴胡苦平,升发肝气,疏肝达郁;胆喜宁谧而宜降,胆草苦寒,沉阴下达,清降胆火;生牡蛎咸寒,滋水涵木,敛戢肝火。三药合用,清降胆火,疏肝达郁。胆火清,肝气疏,则口苦消,半年痛苦解除。
口苦是胆病主症之一,照《内经》的说法,口苦作为一种'奇病',其病机为'胆虚气上溢'或'胆火上炎'。口苦的继发病位在胆,而原发病位在肝。因肝主谋虑,若'数谋虑不决',则肝气郁结,郁久则化火,波及于胆,导致胆的功能失调,胆火上炎,或胆气上溢,则发生口苦。
口苦虽系常见之症,但临床上以口苦为主诉而来就诊者却较为少见,所以有的医者不大重视。我的老师简裕光老先生比较重视口苦,且提倡使用专方专药来治疗。
先生治疗本病以其自拟方'柴胆牡蛎汤'加味:柴胡10g,龙胆草10g,生牡蛎30g,葛根30g,生甘草6g。
简老自拟方柴胆牡蛎汤,只有简单的3味药(柴胡10g,龙胆草6~10g,生牡蛎15~30g),而且方名就包含了全部药物,恰合'既要清降胆火,又要疏肝达郁'之意:肝喜条达而宜升,柴胡苦平,升发肝气,疏肝达郁;胆喜宁谧而宜降,胆草苦寒,沉阴下达,清降胆火;生牡蛎咸寒,滋水涵木,敛辑胆火,'则肝胆自得其养'。临床实践证明,治疗口苦须3味同用。主症为虚寒,或体质属虚寒者,龙胆草宜减少至3g左右。
临床上,单纯性口苦虽然少见,但临床上口苦却可以出现在多种疾病之中。口苦为主症,便主用柴胆牡蛎汤;口苦为兼症,则在治疗主症当用方中合用柴胆牡蛎汤,疗效均佳
王某,女,78岁。
患者自述半年来口苦,曾住院检查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甲状腺功能均正常,心电图、腹部B超均在正常范围。刻下症见:口苦,胸部发热,右胁部不适,难以名状,纳可,睡眠一般,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西医诊断:口苦待查。
治则:疏肝解郁,清泄内热。
处方:柴胡10g,半夏10g,黄芩10g,龙胆草10g,葛根30g,牡蛎30g,甘草6g。3剂,水煎,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药后口苦缓解,右胁部不适明显减轻,症状改善,信心大增。
守上方续服3剂。
三诊:自觉口苦明显缓解,右胁部不适消失,但仍口干,胸部发热,纳可,睡眠一般,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处方:柴胡10g,半夏10g,黄芩10g,龙胆草10g,葛根30g,牡蛎30g(先煎),淡豆豉10g,甘草6g。3剂,服法同前。
四诊:自述口干苦症状消失,无胸部发热,右胁不适缓解,纳可,睡眠一般,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守上方3剂巩固治疗。
单味中药代茶饮,解决 “胃反酸”奇效
说起金钱草,很多老百姓都知道是一味治疗胆结石的良药,可以称为妇孺皆知。但是,金钱草能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人可能知道的不多,而且方法极简单,特效。
对于基层医生和一般稍懂些医学知识的人可以说是一种方便易行的好方法。
主方:100克金钱草煮水每天当茶饮。
主治:胃反酸、胆汁反流性胃炎、食管性胃酸返流等。
临床上胆汁反流性胃炎,常见胃脘灼痛、烧心、返酸、腹胀、呃逆、口苦等等。中医用药一般用甘草泻心汤和佐金丸一类,大方频进,效果尚可。
然而有些人不习惯喝大剂中药,总是问我有何简单办法,我常反问,能喝茶或苦咖啡么?
答曰:能!我说那就有,我给你配料清凉茶,喝一星期就见效。问曰何茶?一味金钱草。
此法乃我学习重庆名医王仁强先生,效果非常好。
金钱草味苦性凉,具有清肝胆湿热、利尿通淋之作用。胆汁反流性胃炎诸多症状,在中医的病机里归为肝胆湿热,胃热上冲,此药恰合病机。
在西医内窥镜检查中,常发现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胃粘膜,有金黄色液体或其他污浊分泌物附着于胃粘膜的皱襞凹陷之中,这些反流液体在以酸为主的胃内环境下,往往破坏了胃的“酸碱平衡”,进而造成胃炎形成;
对此,中药治疗由于一次大量服药,且间隔时间长,往往“药汁穿胃过,热邪胃中留”,不能保持有效浓度,故而治疗不佳。
但是把金钱草当茶喝就不一样了,由于不时频饮,达到不断冲刷、荡涤反流液体,就像对胃粘膜起到一种外治清洁消毒的作用。
金钱草茶,可不断与反流于胃的胆汁样液体中和稀释,使药物始终在胃内保持高浓度有效成分,同时又可随小便次数增加使滞留在胃的有毒成分随小便而去,从而达到中医的清热利湿之功效。妙哉!巧矣!
我曾用此法治一中年男性司机,因骨折在我处中医治疗,顺便要求治胆汁反流性胃炎;
主症是泛酸,胃中灼热,胀满略痛,但不想再喝中药了,我即于此法,100克金钱草当茶饮,三天症消,一周即愈,效果令人刮目相看!
此法简便易行,药物甘淡不苦,费用低廉,病人乐于接受。
值得指出的是,现代医学证实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因胃舒缩功能障碍造成胃肠动力低下,使胆汁反流于胃所致。而药理研究也证实,金钱草不是通过反射性地使胆囊收缩发挥疗效,而是通过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使胃的括约肌松弛并排出胆汁而取效的。
说明金钱草代茶饮治疗本病还是有道理的。
钱草代茶饮的方法如下:
每天用鲜品150g或金钱草冲剂4-一5g,不时频饮,且一定要温服,这样可以起到鼓动脾阳、恢复胃之和降的生理功能;反之,则会使胃脘更加冷痛,加重饮停胃脘等一系列症状。
为了保证治疗成功,在取得效果后,应继续用本品代茶饮维持治疗2周为妥。
特别提醒:本文所涉及之处方用药,仅供临床医生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擅自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