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篇  走出红山文化

新闻提示:2005年2月27日,《长春日报》收藏专栏刊发了记者采写的通讯《走进红山文化》,介绍了红山文化玉器收藏研究学者李德春的收藏和学术研究成果,获得红山文化收藏爱好者好评。
这篇通讯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李德春开始收藏古代玉器,因收藏一件红山文化玉管状器而关注红山文化,继而倾力收藏研究,并主持完成了国家科研立项的基金项目——《红山文化信息资源整理研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谈红山文化综合研究》、《红山文化玉璧信息资源整理研究》、《基于儒家审美文化视域中的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等多篇论文。通讯结尾引用了李德春原话:“红山文化作为新石器时期北方最重要的一支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红山文化玉器承载着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重要信息,对其研究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我对它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要做的工作还非常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坚持下去!”
转瞬间,六年过去了。李德春还在坚持吗?或又有什么新收获?为此,记者再次采访了李德春。
采写完成《走进红山文化》,红山文化玉器收藏研究学者、驻长春某大学学报执行编辑李德春已是记者非常敬佩、信任的朋友。记者常去他的藏品室做客,他总是拿出新淘到的红山文化玉器或照片,让记者开眼界,并介绍他对红山文化研究的一些新观点。
近日,李德春告诉记者:《走进红山文化》发表后,他对自己走过的历程进行了认真回顾和反思,清醒地感悟到:红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六年多来,他努力开阔视野,对红山文化以外的其他史前文化做了广泛和深入的了解,从宏观角度研究红山文化、以及与其他文化的相互联系与影响。
红山文化以精美的玉器著称于世。所以,李德春仍将红山文化玉器做为研究重点。
谈论史前文化,人们常常称道“北看红山,南看良渚”。李 德春的目光自觉地转向了良渚文化。早在2004年良渚文化考古发现的一件龙首纹玉器引起他的特别关注。这件龙首纹玉器呈圆形,直径1.35厘米,厚0.6厘米,中间圆孔直径约0.5厘米,乳白色中带有红褐色斑点显得玲珑剔透。器物上采用浅浮雕方式雕刻着突出的吻部、一双大眼睛、向上翘起双耳,仔细观察是一条盘曲着的龙。它与红山文化玉龙承接关系明显。之后,李德春又在良渚文化区域内先后发现了与红山文化极为相像的双联璧、玉琮、玉璧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良渚文化玉器中发现了一件龙形器,它是综合了红山文化玉猪龙与C形龙特征而成形的(图1)。他说,这些充分体现了良渚文化对红山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红山文化被称作史前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文化,它在当时社会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南方的良渚文化。

X
图1 良渚文化龙形器。
“红山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李德春介绍,大汶口文化考古发现的玉器中的玉璇玑、双连璧、三连璧与红山文化的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大汶口文化玉器中的四连璧在红山文化中很罕见,可以看做是大汶口文化对红山文化玉器造型的新发展。同时,他还发现大汶口文化玉龙的材质是红山文化常用的河磨黄玉,造型基本一样,但在打孔方面,有了新的工艺与角度(图2)。


图2 大汶口文化玉龙。
“红山文化与含山文化凌家滩遗址的玉器关系,随着考古的新发现显示出了惊人的像似性。”李德春发现,两种文化的玉蝉、玉鸮、玉钺与手镯等器物特征非常接近。马蹄形器曾被人们认为是红山文化玉器中独有的器形,近些年在其他文化中,他也陆续有了新发现。但是,最重要的是2007年含山文化凌家滩遗址第五次发掘的成果。其中,有一件玉龟和两件一端为平口、另一端为斜口的玉龟状扁圆形器。这两件斜口的玉龟状扁圆形器与红山文化马蹄形器几乎一样,确确实实为红山文化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图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