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肉桂岩茶,搭配2斤包装盒,中秋送礼的乱象何时能止?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有人问,打算买盒茶送给领导,关键是怎样才能让对方一眼就能看出这茶很贵?
这个问题放在中秋前夕讨论,特别应时应景。
然后,广大网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很快就有一号吃瓜群众,开始出主意,让他直接将发票放进礼盒里。
这样一来,即便对方在收到茶后心里不喜欢,还可以方便转手与变现。
但,如此单刀直入的方式,未免太不含蓄,不符合国情。
吃瓜群众二号,分享了他的看法。
“是这样,兄弟,咱们务实点,在送礼之前得先打探领导喜不喜欢茶,懂不懂茶。
要是对方对这块压根没兴趣,干脆买个上档次的礼盒,随便装点茶进去就行,反正面子工程过得去就行。”
而吃瓜群众三号,不嫌事大的直接截了一张图。


截图的内容,来自某款岩茶的中秋主题宣传海报。
那份中秋礼盒设计很贴心,外包装极高档不说。
里面的内容干货还不少,有月饼,有茶,还有一瓶高端白酒!
月饼呢,是独家高奢手工定做的。
有加入包括松茸在内等,多种高端食材。
茶呢,据说是正岩核心山场的小众单品。
产量珍稀,限量发售,每盒只有两泡10克茶。
白酒呢,则更是有意思。
是国民度很高的牌子,送礼时非常能拿得出手。
吃瓜群众三号在发完截图后,略带调侃到:
“怎么样,这一次性统统齐全了。据说弄来这样一份要上万,是不是一看就很贵……”


《2》
看到这份一站式服务的中秋茶礼,麻花转念想了很多。
还是那句话,术业有专攻。
虽说,这种跨界联名的事,在这几年特别流行。
根据经验观察,事情弄好了,对双方,甚至三方都有好处。
合作共赢,抱团宣传,一起提升知名度。
但万一没弄好,那就彻底砸了。
因为,不管是哪一方出了差池,都会连累到整体。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再加上,每个人擅长的专业领域不同。
懂茶的人,不一定懂酒。
懂酒的人,未必会懂月饼。


万一在跨界合作时,遇到不靠谱的合作方(故意拿质量次一些的产品合作)。
那么坑到的反而是自己的客户。
再说了,以那份中秋大礼的定价看,可谓天价。
但近些年“天价”这个词非常敏感,不管是扣在哪个领域上,都是如此。
然,问题来了。
面对这三者捆绑成团的情况,到底该称它为天价月饼?天价白酒?还是天价岩茶?
这点,不得而知。
总结来看,比起单纯买茶,入手这样的“大礼包”显然是成本更高、风险更大。
从商业规则看,这些打上“中秋限量”等噱头的跨界产品,即便品质没问题。
但,在剥去了外在噱头后,你会发现它们的性价比并不高!


《3》
中秋前夕,茶圈并不平静。
比方说,早在年初圈内就有倡议,要杜绝过度包装。
再或者,往前再数上好多年。
已经记不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让茶叶礼盒、月饼礼盒包装减重,支持环保,避免浪费的新闻,年年都会报道上那么一阵。
但从目前的成效看,收效并不明显。
尤其是到了中秋、春节等重要节点,对很多商家来说,应时应景的推出华丽丽的礼品包装,势在必行。
没办法呀,大家都有送礼消费的需求,总不能放着生意不做吧。
这点,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人靠衣服马靠鞍,适当装饰,很有必要。

更何况,从穿着来看,也有分日常穿搭和晚宴穿搭等。
在茶叶包装里,专门分出一类礼品包装,无可厚非。
但凡事要有度。一旦越线,那就不合规矩了。
之前碰到有位相熟的上海茶友,过来吐槽。
说是他在家里,找出一盒别人两年前送他的肉桂,不知道还能不能喝?
反正嘛,包装看着特别高级,跟一个牛奶纸箱那样。
但实际拆开出来,里面的包装是一层又一层。
总共就5泡一两茶,光是外面的包装就得扔掉两斤垃圾,你说这垃圾分类处理起来多麻烦!
很显然,按那位上海茶友的描述,那盒礼品肉桂的包装显然是浪费了。
“1两茶叶、包装2斤”的乱象,该休矣。

很早的时候,就有看到官方媒体在呼吁,要求关注商品过度包装现象。
并要求,制定与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对商品包装实行量化规定,并严格监督执行。
比如,除了特殊情况外,要求商品外包装不得超过净含量的若干倍数等,杜绝浪费。
但目前,尚未看到相关条文细则规范落实。
不过从务实角度看,一款茶的外包装在产品信息标注明确,且包装材质符合存茶密封、防潮、避光等基础要求,这就足够了。
过分追求包装华丽,甚至掀起包装“竞赛”。
将过多精力与成本,砸在包装设计、包装耗材、营销宣传等,而忽略产品本身的品质提升。
这样做,完全是本末倒置!
尤其是,在部分商家推出的中秋茶品里,茶叶礼盒竟然比茶叶的钱还贵。
茶界版的“买椟还珠”一旦变成现实,只会让人感到异常无语!


《4》
前面已经说了, 围绕着中秋,送礼是茶圈一大热门。
送礼时,外包装一定要上档次,这是市场刚性需求。
对于此,做直播电商的熟人,他是这样总结的:
“不管你的茶到底有多好,包装不高级就是没人会信!”
“因为茶叶不好未必能有人看出来,全国上下买茶的人这么多,真正懂茶的人能有几个?广撒网之下,总能割到韭菜。”
“但包装看起来不高档 ,人人都能一眼看出来,这还怎么做生意?”
提到茶礼市场,除了包装要高级外,还有名气一定要响当当。
因为,越是不懂茶,越是不知道怎么买茶,越是买茶送礼没方向的人,越容易奔着“名气”去买茶。
这时候,只需大量准备上,印有牛栏坑肉桂、马头岩肉桂、百年老丛等字眼的通用泡袋。
按若干定价档次,推出“牛栏坑肉桂礼盒装”、“马头岩肉桂礼盒装”、“老丛水仙礼盒装”等。
那么,完全可以赶在中秋送礼高峰前夕,大捞一笔。
前不久还在一个直播间里,看到有主播在推荐今年的马头岩肉桂。


价位很让人诱惑,仅需288一份,一共有10泡茶。
且,据说还能领券满减。
如此低价的“马肉”,很是让人心动。
但是点进直播间,听了大半天的时间下来,发现主播从头到尾就没有在介绍茶。
要么,就是喊麦式在促销。
要么,就是在介绍那款茶的包装特色。
关于那款“马肉”的滋味介绍,来来去去就那两句车轱辘般的话,滋味霸气,风味刺激……
反正,没有提到任何干货。
但从直播现场看,销量还不少。
毕竟,一款要价不高,名气又响,包装还好看的马头岩肉桂,不管是从哪方面看,都非常送得出手!
但可惜,从行情来看。
这么便宜的“马肉”,在刨去多重成本后,真实山场堪忧哇!


《5》
中秋节是大节,人情走动得比较频繁。
但,大家买岩茶送礼,一定要小心。
千万别,被外表华丽丽的礼盒吸引,而忽略内在品质。
更不要,一听到“牛肉”、“马肉”等重磅正岩好茶等关键词,就完全失去理性,冲动消费。
切忌,噱头越大,名气越大的茶,越容易被人造假。
很多时候,领了一张券,然后去抢限时发售的新茶。
看上去是占到了便宜,实际上,买入一堆“假牛肉”、“假马肉”回来,伤了荷包不说。
将这样的茶拿去送礼,面子上也过意不去啊!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