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亚运:杭州萧山最美夜景新地标诞生
作为萧山区地标建筑之一的杭州市萧山区文化旅游体育发展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萧山体育中心),自1989年竣工后,这里便留下了几代人的诸多记忆。2019年4月,萧山体育中心正式进行改造。
明年,这里将作为杭州2022年亚运会足球和举重两项赛事的承办场馆。
“钱江潮”里观亚运
萧山文化是越文化的组成部分,而越文化的主要特性就是水性文化。
此次改造提升的设计以钱江潮为意境,融合展现“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和“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共同诉说杭州萧山的城市精神。
整个提升改造内容,主要包含对体育场和体育馆进行结构、内部装修、外立面等工程的改造提升,以及室内外管线、绿化景观、供配电系统、泛光照明等工程的改造提升。
萧山体育中心体育场
整座体育场利用灵动的曲线、流畅的线条展现了体育竞技的拼搏和力量。场馆外侧的投光灯和立体线型灯,既体现了场馆内部结构,又突出了建筑的材质肌理。
体育场改造后,现场可以容纳一万余名观众观看比赛。一改以往的长条座椅,现在的座椅早已焕然一新。紫、深蓝、红、湖蓝四种颜色的独立座椅,穿插分布在场馆的四个方位。
两面巨大的LED彩屏以及220个音响,环形分布在整个场馆上空。“这样的分布方式,将大大提升比赛现场声音的穿透力和沉浸感。”负责场馆智能化设计的吴智勇介绍道。
体育场的一体化顶棚
看台上方贴心设计了一体化顶棚,镂空的建筑结构和完整遮蔽看台的顶棚,使得体育场馆内可以通过自然风的流通,来降低体感温度。亚运会“绿色 、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体现在场馆设计的方方面面。
萧山体育中心体育馆
体育馆整体以简洁现代为设计方向。木色的墙面和深蓝色的座椅使整个空间明快且有层次感。
改造前的体育馆
体育馆此次改造面积约5100平方米,含扩建面积约4663平方米。体育馆作为室内的场馆,延续了本次建筑设计的原创构思,并且同时结合室内运动空间的特点,打造了一个精致简约、绿色环保的室内运动空间。
现场配备1700个观众席位 ,内部搭设10*10米的比赛场地。
体育馆外立面
墙面增加了护墙饰面板,有助墙面的保护和打理,同时增加了竖向空间上的层次感,一举两得。
夜景新地标的诞生
泛光照明的设计,是此次改造中的重头戏。照明设计致力于将其打造成萧山区域的夜景新地标。
体育中心夜景效果图
体育场外部通过多种不同种类的灯光,塑造建筑的灯光层次以及质感。体育场和体育馆的立面线形灯相互照应,强调了建筑的立面设计。体育场底部的立柱壁灯,在近人尺寸上强调建筑的尺度感和序列感觉,环形的投光灯体现场馆的内部结构。
体育中心夜景
除去这些装饰灯光,还有一些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内光设置,比如栏杆扶手的软灯带和入口的暖色筒灯。
满满细节,打造项目从“吸引”到“舒适”的心灵感官转变。
体育馆和体育场通过控制保持主体照明(立面线型灯与投光灯)的一致性,实现场景联动。
场景分为平日模式和节日模式,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承办杭州亚运会足球赛事的场馆,体育场在比赛时段里,外立面还可呈现各种进球的动态及庆祝场景,烘托比赛的气氛。
数字化改革为亚运保驾护航
此次改造的萧山体育中心,开始尝试用数字能力为亚运保驾护航。
在安全管理方面,场馆除了采用人脸识别技术,保证人员安全外,同时结合入侵报警及紧急求助系统等智能系统,对场馆内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疏导。通过综合应急响应及指挥调度系统,调配周边工作人员进行应急处置,保障亚运安全。
观众服务区、售检票口、运动员与贵宾及技术官员门厅等处,还设有多媒体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终端设备。体育场内的全彩LED显示屏,还可兼顾信息发布功能。这个系统,将实现亚运会举办期间的赛事信息显示、服务引导和信息查询。赛后,则可以用于显示广告、运营信息。
竞演设备集成控制系统是专为体育场馆比赛服务的一套集成式管理平台,通过相应的系统集成软件,利用场馆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对体育场馆内信息显示控制系统、场地照明控制系统等的集中控制,为场馆运营人员,赛事管理和指挥人员,提供一个为比赛服务的集成控制环境。打造成一个数智、安全、节能和高效的亚运场馆。
赛时赛后功能有机结合
谈到很多各大场馆赛后利用率低的问题,项目改造的负责人林波透露,在设计改造前就充分考虑了,“场馆赛后均可用来承办体育赛事及演出活动,同时,增设了商业配套及地下停车库 , 以后将形成功能完善的一站式体育中心。”
体育中心全景照
围绕场地一圈的健身跑道以及体育中心周边的健身空间,在赛后将对市民开放,赋予其全民健身场地的功能。
老场馆换了新颜,老街坊的幸福感也大幅提升,这既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家向往已久的美好生活。
这个刚刚起航的体育场馆,正在用实际行动助力城市发展和亚运筹办,以更高质量迸发城市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