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情绪就是一切,让我们先“套个近乎” | 沟通困境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196篇推文。
全文共2459字,阅读大约需要16分钟。
1 引言
早上好,我亲爱的读者。
相信您正在上班通勤的路上,怎么样?这周工作顺利吗?
啥?您说已经加班好几天了?
您真是太辛苦了!我知道有的时候,自己做的很辛苦,也不一定得到别人的肯定,有的时候,稍微有一点失误,就掩盖了自己所有的功劳。这种事儿跟谁说去呢?
您说您是创业者?
您真让我敬佩!每天一睁眼,大笔的公司开销就产生了,精神总是绷紧像一根弦,逼得自己跟打了鸡血似的忙个不停,痛并快乐着。
您说周五了,周末最后一个工作日总是让人心情愉悦。
可不是,想着今晚就能和老朋友喝个小酒,明天就能睡个懒觉,就能看场电影,就能打场篮球,这心就开始不自觉的痒起来。
您说,桔梗,怎么今天感觉你在跟大家套近乎?
没错,您看出来了,今天我就想跟大家聊聊“套近乎”这个事儿。
2 套个近乎
啥是“套近乎”?
如果你以为跟人说个客气话,恭维两句就是“套近乎”,那你就更有必要看看今天我想聊的这个思维角度。
今天是“沟通困境”系列关于B层“感受到了什么”对话层中,针对感受和情绪的最后一篇。
在B层对话中,感受和情绪是核心问题,我们介绍了那些隐蔽的感受和情绪,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情绪问题,到了最后一篇,我想强调下最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去“认同”对方的情绪和感受。
桔梗认为,“套近乎”的本质就是去认同对方的情绪和感受。
为啥我们在沟通的一开始要去“套近乎”?
因为一切沟通在没有认可对方情绪之前,都很难进行。
我们都依赖沟通去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而且我们认为既然解决问题需要理性的态度,所以我们就都认为,应该专注问题本身,因为这是理性的东西,而不要情绪用事,所以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
我们要对事不对人。
可这话并不完全正确。
这句话的一层意思是问题本身和人的情绪无关,不要去攻击别人的错误或弱点,而要去关注问题的本质,这一层没错。
可是它忽略了在沟通中,人才是阻挠问题被解决的关键;或者说,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首先就要关注人的情绪和感受。
跳开人的情绪,只强调客观问题本身,其实是希望在沟通困境中抄捷径。
然而,“认同对方情绪”这一步你是无法跳过的。
正像我想给大家阐述今天这篇文章的观点之前,在文首我尝试和大家先套个近乎,本质上是尽可能和更多的读者建立连接,认可每一个读者今天的情绪,打开沟通的渠道。
3 认同情绪
认可对方的情绪,并没你想象得那么复杂。
你唯一要做到的,就是让对方感觉到,他们所说的话让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所描述的感受让你感触颇深,让你深有同感,让你非常有兴趣去理解。
这些你都要表现在这些“套近乎”的措辞中。
哇!我真的没想到,这件事对你的影响这么大,让你这么难过。
或者,
我隐隐感觉到你会觉得有点尴尬,不过我真的很高兴你能坦言相告,
或者,
听上去您对这件事是非常重视和认真的。
哪怕这是一次为了道歉的沟通,你也应该先去认同,即使对方没有主动表达,你也要鼓励对方把情绪说出来,然后再去认同,
我知道刚才我就是个混蛋,在跟你解释我的行为之前,我觉得我应该让你对我发泄一下,没事,你有啥想说,想骂的,都说出来,这是我该承受的。
4 别急着跳开
别着急跳开这个步骤,直接去讨论任何问题的本质。
因为这没用。
似乎我们总是觉得尽早地去触及问题的本质,比虚头八脑的“套近乎”要有用,要更有效率。
好了,别唠叨了,不就是你觉得太孤单嘛,我以后多找时间陪你还不行吗?
或者,
你说的都对,我还能说什么。
这些话可能真的是这次沟通的事实,对方也真的没有不同意见,只是这么早就抛出来,并不能让这场对话进行的很好。
认可对方的情绪的同时,也要认可自己的情绪,这一点我们之前几篇都已经介绍过。重点是,别在分享情绪的措辞中,夹杂你的评价和指责。
我并不是说你是有意想让我难堪,我仅仅想让你明白,你在当着整个部门这么说,我的感受是怎样的。
在进入讨论沟通的核心问题之前,你是有责任让对方从一个容易接受的角度来,认可你的这次对话,并珍视和你的沟通,而这一切需要你通过“套近乎”的这个技巧来实现,记得分享和认同。
5 有时候,情绪就是一切
当我们的谈判对象、沟通对象,和我们的关系很长远,我们在沟通中遇到的问题就非常可能完全是一个情绪问题。
这和我们在工作和生意中,遇到的沟通或谈判不同,所谓的在商言商,都是因为那些商业伙伴和我们的关系并非那么长远,或就是萍水相逢,偶尔一次。一旦关系拉近,变得越来越紧密,你就越来越难在沟通中,仅仅去聊事情的本质了。
比如和家人,和朋友,沟通问题往往都是围绕着情绪。
再回顾之前的一个故事,
老李和自己的女儿正在商量,她的婚礼到底该花多少钱。
你觉得这只是个讨论“钱”的问题吗?
假如是的话,那么很简单,只要老李和女儿把各自希望实现的目标都列出来,然后找个大家都同意的方式,实现就是了。
比如,
两万块用来装饰现场,一万五请乐队,7万准备晚餐等等。
可实际上并非这么简单。
这场沟通无论对爸爸还是女儿来说,都似乎非常艰难。
他俩都表现的很敏感,很不耐烦,很挑剔。
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只是商量该用多少钱的事儿。
为啥呢?
因为这件事儿的背后隐藏着双方的感受和情绪。
比如,
老李的感受就是悲喜交加,悲的是,自己养到大的掌上明珠就这么嫁出去了,女儿眼里不再只有高大的父亲了;喜的是,这毕竟是自己女儿从女孩走向成熟女人的关键一步,值得高兴。
对老李来说,
这场婚礼是他最后的机会,能让女儿只是自己的女儿,而不是其他人的妻子;并且,他也十分怀念女儿小时候那种事事都要征询爸爸意见的样子,他也希望在这场婚礼的准备上还能最后让女儿依赖一次。
当老李和女儿可以先抛开这些具体的问题,先把各自的情绪和感受都说出来,之前的一切开销到底应不应该的问题似乎都不在是问题了,
女儿,其实爸爸就是觉得既伤心又高兴,伤心是因为你是我的掌上明珠,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老爸真舍不得;高兴地是,你成为别人的妻子,代表你是个成熟的女人了,老爸替你高兴。
老爸,花多少钱,怎么花钱,都不会意味着以后,我不是你的女儿了,我是你一辈子的小棉袄。
在这两句互相认可情绪的对话之后,这场关于花多少钱的问题还是一个问题吗?
6 小结
情绪和感受,是沟通中绝对不能忽视的问题。
避开它?你根本做不到。
请留意沟通中所有人的情绪,这既包括对方,也包括你自己。
在处理问题之前,先处理情绪。
-
-
别急,改善沟通困境,我们仍在继续!
-
请持续关注“谈判思维”!
“沟通困境 第十八篇” 待续
--- 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