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游学(3)

暑期游学(3)

第三天

培训进入第三天。

酒店和成都大学有十来分钟的步行路程,每天或步行,或骑车,或乘坐三轮车去上学,别有一番滋味。突然想起昨天杨东教授说的,不知道为什么温州的校长,要大老远地跑到成都来培训?

换一个地方,抛开所有的杂事,让校长完全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或许本身就是一个目的。大多校长,都是没有真正的暑期的。不是这个检查,就是那个工程,总之有你忙不完的事情。出来走走,一是学习;二是校长之间的交流;三是精神上的放松。因此,跑到成都学习是完全有必要的,如果允许还应该派送校长到境外看看,那也是很有必要的。

我想以上是否可以回答杨教授的疑问呢?

上午,我们聆听了查有梁老师《学生素质评价的系统方法》的报告。在报告前,有一个小插曲值得叙述。查老师要送书给我们班级,方老师上前接受赠书,并合影。大家建议两人合个影,于是高大的方老师站在查老师边上,我正按下快门。只见方老师突然做了下蹲动作,以表示尊重查老师。“咔嚓,咔嚓”随着快门的声音,这样一个画面就被定格在相机里。有时候,尊重可能就是我站得和你一样高。

查老师说,一定要好好评价学生,不要让我们的期末评价语对学生产生伤害,别让学生几十年后还要骂我们。他还举例特殊时代,老师给学生评价:该生对社会主义有着强烈不满的情绪。这样的评价就等于害了一个学生一辈子。整个报告,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不管是给学生评价,还是给老师评价,甚至是给家长评价,都可以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评价前对被评价者进行调查,让他们提出最希望得到的评价,然后理出共同的评价标准。到评价时,先让被评价者,自己去评价;然后再由评价者来考核是否达到了标准。通过这样的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还能够相对准确的对学生进行评价。

下午,安排的是不同层面的老师,来谈他们不同层面对教育科研的实践提炼和看法。“科研是个好东西,但是没有人喜欢”这句话道出了大部分老师的想法。别说老师们,就是我自己过去对科研的理解,也是认为天下论文一大抄的。但是近几年来,通过自己的实践,真正感受到了好的科研论文都是自己做出来的。一个老师如果不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整理自己的教育经验,他是很难感受到教育所带来的幸福的。因为只有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做法,才能让自己做得更好;做得更好才能让自己感到快乐。其实,这个过程就是科研。

在学校里,我努力引领大家去申请小课题,邀请专家来校指导如何做研究,其真正目的就是想让大家走上科研之路,不断提升自己,体验教育成就感。我非常希望在我们的学校,也能走出一些老师像台上的讲课者一样,去畅谈自己的科研之路和成长之路。

既然知道科研是好东西,就让我们开始慢慢喜欢上她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