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东方就这么确定下来了 | 夕霞夜话——汉字的童年(14)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为学苑出版社作者系列文章,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写在前面
///
我们汉民族,为人类做出的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文字——汉字。思想的传播,各种经验的总结和历史的教训,都离不开文字。汉字本身有思想,这是汉字与其它文字最大的区别。我们汉民族常常羡慕其他民族有民族特色,如民族服装,民族小调等,常常黯然叹息,好像汉民族没有有特色的东西,从而没有了自信心。其实,我们汉民族有着最有特色的宝贝——汉字。在浓浓的民族伟大复兴的情节里,在殷殷的寻求国学的氛围里,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汉字的童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童年是人生最快乐的一个阶段,长大了,成熟了,重温儿童的长成,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更何况,有的人,都忘了自己的童年,甚至并不知道自己的童年,所以,快乐就少多了。
汉字童年(14)
我国古代的知识,一般都是说书的进行散布流传,因为老百姓认字的不多,所以,他们的知识、信息的来源,基本在于说书的,还有就是戏剧,戏剧也是说唱,这是中国老百姓的认知观的来源,与读书人是不一样的。说书的,要表达两件事有关联的时候,一般都要说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因为,如果不把开头的最关键的这枝花说清楚了,那下边的一枝及其后边的分枝,就没有办法说了。比如,文人庄子的话说明这件事的起头,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看看,多么文绉绉,让你摸不着,看不见。咱们百姓要表繁花似锦的万物,就会一朵一朵的各表一枝,就明白了。
所以,要知道为什么“后背”的“背”,能够成为表示方向的“北”,那就得从头说起了。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就是汉字的起源,永远别忘了一个大前提:就是,我们的文明,或者说是文字的产生,那是要过了几万年,或者是几百万年,我们民族才使汉字形成了固定的系统并使用至今的,那可不是什么圣人拍拍脑袋硬造出来的!古人是真的实事求是,因为,如果你不符合实事,老百姓不认得,不懂得,就不会用,就不会流传下来。所以,不仅是实践要检验,时间也是一个必要的检验因素,那些不用了的,就是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比如西夏文字,玛雅文字,现在都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可是,恁是谁也不认得,就别说记事流传了。而我们的汉字,通过了实践检验,更是通过了几千年的时间的检验。
之所以说这些,就是要明白,一个字的产生,是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生活在延续,汉字就在延续使用,别忘记这个生活规律,就明白了汉字的产生,这个是思想的结果,所以说,汉字里面有思想。
人猿揖别后,我们的先人首先是要生存。生存,就要干活,不论古今,干活是第一要务,不干活,就活不好。您别跟我抬扛,有的二代三代不用干活,那是现在社会的一小撮人,大多数人还是要干活的。上班族,早起最难,因为有一个标准的上班时间,迟到了,要扣钱的。古人的“上班”呢,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月”的出入是一个时间点。
好吧,想像一个生活场景,太阳出来了,先人要出门干活谋食了,把必需品装进袋子里,上下两头系上口,“咚”的一声,扔进车里。对,扔进车里,那位说了,那时有车吗?有!《诗经·伐檀》写的就是造车的生活场景。文字是晚于生活的。
太阳出来,带着东西,“咚”的一声扔进车里,干活去!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没完没了的重复着。于是,先人就把“太阳出来、捆好的东西、咚的一声”这三个元素,用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个装物品的袋子来表达“太阳出来的方向——东方,这就是后世文字学家总结的六书之一的指事,也就是说用有形的东西代表那些无形的东西,只要大家能够认同接受并能够使用交流,这个袋子,也代表太阳出来的方向,发为咚声(汉字的发音,也就是读音,也是有规律的,其中一种就是其名自詨,就是用它发出的什么音,就读什么音,研究古汉语有一门专门的学问,叫音韵学,很有意思,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找书来看,不过,是很难的哟),甲骨文的东,写作
,看,这个就是“东”,繁体字最能看得清楚,“東”,还保留着童年的样子。
太阳出来的方向,就是东方,写作“
”,装东西的袋子,就叫“东西—
—”,对,看好了,“东西”还有个“西”呢,“西”字呢,咱们下回再说。
顺便再说一个跟“东”有重大关系的字——重。现在许多关于汉字普及的儿童书、大人书,都说一个故事,说仓颉造字时,骄傲自满,把“出”和“重”两个字造反了。两座山落一块,多重啊,所以,“出”应该是“重”字;出门千里,应该是“出”啊,所以,这两个字造反了。“千里为出,两山为重”,仓颉吸取了教训,以后造字就更加认真了。其实,这都是后人的望字生意。重字就是东西太沉了,就重了,这是从“东”而来。
重,在东
上加了一根“稻草”,就是那个撇,就重了,这才是重“
”。还有,表示重的字,甲骨文写作“
”,是说一个的人脚被“东西”捆住了,走不动了,就是东西太沉了,是重字。看看,“东、重”,是亲兄弟,一个来源,重与出没有一毛关系,与“东”是哥弟。
先人造一个字很不容易,能多用就多用,一般的字都有两到三个甚至更多的意思,比如这个东,一指物,二指方向。重呢,一指物多,就沉,二是一遍一遍的重复。因此,重,也被借去当重复的重来用。因此,重当重复的重时,读音变了,读作chóng。这就是汉字的特点之一多音字的来源之一,音变了,字的意义也变了,这就是字同意不同。但是,血缘关系还是有的。
作者简介
张吉霞,女,黑龙江人。1987年毕业于安徽淮北师范大学(原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在北京煤炭工业学校任教学工作。1988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1990年获法学学士学位。1991至今,在中宣部办公厅、研究室、出版局、学习出版社工作。2016年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医学专业,大专学历。2019年考入北京中医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医专业,本科学历。2018年,拜北京中医药大学彭建中教授为师。
THE
END
学苑书友会
覆载万安方校注(上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