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情境试题263:三峡水库蓄水后典型洲滩变化
2011年,广东省高考采用文综理综考查方式的第二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中出现一组考查三峡水库下游某河段监测点沉积物在水库蓄水前后形态的对比。10年后,2021年广东高考地理重新回到自主命题的时代,再次出现三峡水库蓄水后对下游河道水沙条件变化影响的内容。这是巧合吗?也许是,也可能不是。接来看,一起看看试题的内容吧。以下是2021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
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图3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图4示意该河道流量超过15000m³/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据此完成15-16题。
15. 由图3可知,当流量从14278m³/s降至6888m³/s时,该河段
A.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
B.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
C.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
D.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
16. 根据图4,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原因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
A.河道来沙量减少
B.河道的水位升高
C.河岸护坡工程建设
D.河道洪峰流量增加
该组试题的背景素材来源于以下论文:
试题中的图3来源于论文中的图6,如下所示:
命题者选择是2号断面的图像,以下是研究区的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2号断面所在的位置:
试题中所说的边滩,就是上图中的广兴洲。试题中的图4来源于论文中的图8,如下所示:
论文中对图8的阐述如下:
上述内容可以看作是第16题的试题分析依据。通常来说,作为选择题的最后一组试题,难度应该是最大,或者较大,一直被认为是压轴题,但第16题的设计难度较小,似乎在考查考生的心理状态。水库的建设会拦截泥沙,造成汛期来沙量减少,这是洲滩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论文中的分析认为:
上述内容表明,试题中所说的边滩在三峡水库蓄水前,呈现年际间冲而复淤,即有规律的冲刷和淤积。而三峡水库蓄水后拦截泥沙,导致淤积减弱,从而改变了原来的规律。河道水位上升表现为侵蚀作用增强,与题干设问一致,B项错误;三峡水库蓄水后,下游洪峰得到消减,D项错误;关于C项的河岸护坡工程,论文中的阐述如下:
由此可见,河岸护坡工程建设,边滩小幅回淤。C项错误。
第15题考查读图像与文字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具体来说是,文字材料已提示: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不管是14278m³/s流量时,还是6888m³/s流量时,深槽区的流速都大于泥沙起动流速,而边滩体由14278m³/s流量降至6888m³/s流量后,流速就降到了0.25m/s以下(0~0.5的中间应该是0.25,下图显示低于0~0.5的中间),即泥沙无法流动,出现沉积,如下图所示: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流量从14278m³/s降至6888m³/s时,该河段侵蚀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由于流速没有使河道泥沙起动,发生沉积作用,导致边滩体扩大,A项正确。
参考答案:15.A 1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