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有关探春的“6个一”
红楼梦:有关探春的“6个一”
一直想说说贾探春,但一直不知道怎么说;这里就挑几个雪泥鸿爪式的片段说一说吧。我将它概括为“六个一”。
01一种张扬的美丽
探春的外貌是通过刚进荣国府的林黛玉的眼睛呈现出来的: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观之忘俗。
无来由的,这居然让我想起了《倚天屠龙记》里的赵敏。说起来也真是,赵敏是“灿若玫瑰”,探春是“带刺的玫瑰”。
从这段简洁的外貌描写中,我特别留意到“俊眼修眉,顾盼神飞”八字,真有点“英气外露”的意思啊!这里的“顾盼”并非指探春眼睛东张西望看个没完,而是指她一抬眼一凝眸之间,那种透亮而非闪烁的神采就尽释而出;特别是与其姐迎春“温柔沉默”相比,更多了一种质感和热力之感,与一般的柔柔捏捏的女孩完全不同,无怪乎迎春是“观之可亲”,探春是“观之忘俗”了。
02一个麻烦的处境
探春曾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早走了,立一番事业。”可惜她是个女孩儿,注定没有这机会;况且,她是庶出,她的母亲是赵姨娘。
正出与庶出地位截然不同,难免让人心不平。特别是像探春这样有才华的,她代理家务那时候,凤姐都说“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
不过,这在那个时代本就天经地义,除了接受命运,也没什么好说的,况且作为一个女孩儿,本就没有继承家业的可能,那就更不用多想了,安安心心做小姐就行,毕竟基本待遇是一样的。
如果探春因为是庶出而恨自己的母亲,或者沉溺在自怨自艾里,那么她将不可能拥有那种“文采精华,观之忘俗”的美丽。
探春恨的是母亲赵姨娘始终在强调她的庶出身份,又常常以其不上道甚至不可理喻的言行损害探春在贾母、王夫人等重要人物眼里心里的形象和地位。
我们不能说探春不应该怪母亲,她对母亲的要求其实只是“安分守己”,只可惜赵姨娘由于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不时惹出笑话或闹剧。
不说别的,就说探春代理家务那段日子里的两桩事:赵姨娘哥哥赵国基死了,本巴望探春利用主事之机多拨些银子,结果探春严格按规矩办,只拨银20两,于是她找探春去吵闹;因为“蔷薇硝”事件而受人挑唆,赶到怡红院寻衅,被芳官等丫环打成一团,活活把既是女儿又是主事的探春逼到了极为难堪的境地。
你看,麻烦吧。
03一段高远的诗情
探春富有才情,最初起意组建“海棠社”的就是她,看她写给宝玉的“邀请函(建议书)”里,“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以及“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等语,真隐然有苏东坡的洒脱味道呢。
应该说,探春的诗才与黛玉、宝钗相比,还是有着明显的距离,但读她的诗,那种高远洒脱之味,又是宝钗、黛玉所不具备的。
比如《簪菊》“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残菊》里的“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以及她的半阙《柳絮词》“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虽然多用“不入时人眼”“寒云雁阵”“分手”“分离”等萧索之词,难免心怀不畅的落寞之感,但另有一种通达贯穿其中,在悲凉中挑眉而起。
04一份创新的才能
王熙凤生病那段时间,探春代理主持家事,证明了探春在写诗之外,也有当家的能力。
不过,如果说王熙凤的治家之道是通过制定和刚性执行规矩(不过她有点阳一套阴一套),然后努力搞好“收支平衡”,确保荣国府能够正常运行(注意,王熙凤用公家的钱去放贷,收入是归她自己的);而探春除了比凤姐更严格地执行规矩(不因为涉及自己或者母亲的利益而改变),我觉得比凤姐要更值得赞扬的是一种创新意识:努力“开源节流”。
从开源的角度,为了增加荣国府收入,她把大观园这个游赏居住之地,打造成了经济园林,把园里的花草树木水池,都挑选本分老成的老嬷嬷们承包给她们;不过不像地主那样收租税,而是要她们拿出一定的产出来孝敬。这样的“承包制”好处多多,讨论甚多,这里就不是啰嗦了。
从节流的角度,主要是她蠲免包括自己在内的名义上是众姐妹买化妆品补贴其实主要被丫环小厮们占用的费用,以及以宝玉、贾环、贾兰上学名义发的,实际上归袭人、赵姨娘、李纨所有的月钱。这两项支出属于“向来如此”的惯例,王熙凤就不会来碰这个,一则嫌其细碎,二则不愿得罪姐妹兄弟。
探春则愿意从细处着手,并且不怕得罪人,敢于向既得利益群体开刀(包括主子与奴仆)。
从这里可以看出,探春可谓既有能力,又有勇气。只可惜此时已是贾府末世,单靠她这些措施已是杯水车薪,无力回天了。
05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记耳光发生在凤姐、王善保家的遵王夫人之命,带着一帮人抄检大观园的过程中。我觉得这应该是整部《红楼梦》里最畅快最解气的一段描写,让人充分感受到了探春的英气、侠气。
当然,也免不了一种无可纾解的悲凉。
探春的那一记耳光,大半打在王善保家的脸上,也有一小半是打在贾府的末世气象上。她打这一记耳光,既因为王善保家的这样的下人居然不识好歹来掀她的衣襟,其实就是侮辱她;也因为向来风光无限的贾府,居然到了需要三更半夜搜查小姐和丫环居处的风声鹤唳的境地。
所以她哭了。
打了那一记响亮的耳光,很痛快,但从手上传回的,是痛苦。
06一次悲凉的别离
探春远嫁令人伤感,但我觉得还是要感谢作者的慈悲。
毕竟她只是远嫁异地,并且是做王妃,在一众姐妹之中,较之元春不明不白薨逝,迎春误嫁“中山狼”受尽折磨而死,惜春出家,黛玉身心摧残而死,宝钗守活寡……她毕竟还有作为一个女子正常的归宿。
只是由于家族巨变,毕竟难免悲凉。
就以反映这别离的曲词作为收束吧: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悲凉之中,也自有一种放得开的意味。
以上就是我印象深刻的有关探春的六个片段,这位既美丽又富有才华的女孩儿,因为生在大族,处于末世,她的美丽里融进了悲情,才华里更带了无望。可惜,可叹!
朋友们觉得我的想法妥不妥呢?或者对探春有什么其他的认识呢?不妨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