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就忘,一考就蒙?三步骤打造高效记忆力

不知道你在学习的路上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困惑?

总是记不住知识?笔记总是乱糟糟?理不出重点,备考复习效率很低?

反正我有,类似这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导致考证的路上频频失败。

直到遇见了这本书《跟着考霸记笔记》,才发现原来学习可以变得有趣,大脑可以充满活力,备考不再枯燥。

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确井孝介,曾经的她在高一年级的全国考试中低于合格线。

他以此为教训,发愤图强,实践熟记为主的学习方法,此后成绩不断上升,顺利考入大学。

不仅如此,他在大学期间,考上了录取率仅为3%的司法书士,毕业后从0基础起步,仅用时6个月就考取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证。

如今,他把自己亲自实践的记忆方法,毫无保留地写在这本书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的脚步,看看如何使用快速上手的记忆技巧,熟练高效地掌握知识,让记忆力不再成为考试的短板。

01

作者坦言,自己在高一的时候是个差生,想记住知识却怎么都记不住,明明记住了,但很快又忘记了。因此,他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学无所获。

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没有聚焦在必须记住的信息上。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米勒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人的大脑一次只能记住7条左右的信息。

换句话来说,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记住所有的东西。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以少量精力产出结果呢?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聚焦需要记住的信息。

这里有一个问题:如何区分需要记住和不需要记住的内容呢?

介绍一个窍门,帮助我们准确定位看到的信息,是否需要记住。

以考试举例,需要准备三份信息:基础教材、应用教材、习题集。

三本均有记载的是必考点,必须记。

两本有记载的,可能成为考点,需要记。

一本有记载的是高级、特级信息,不用记。

我们从中选出,要记住的内容,填入记忆笔记的“聚焦栏”。

记住,要写得尽量简化信息,把容量压缩到好记的程度,可以采用3~5句主语加谓语的形式短句。

02

第二步,整合知识,串联成记忆链。

可能有人会问了:为什么要把知识串联起来呢?一个一个地记住不就好了吗?

我举个例子来说,你就明白了。

你看,高中毕业十年后,我们记住某个同学,想起的不是记忆中那张名字或者那张脸,而是那段时间里他对应的标签,比如“高一同班”“主持人”“英语科代表”。

同理,整合知识的意义就在于,整理可串联的信息,将其串成更牢固的记忆链。

具体可以怎么做呢?这里介绍一个接龙式联想法。

我们可以将聚焦栏里的笔记,挑选一个词关键词,填入整合栏,然后基于已有的信息进行问题联想,写下“在意的事”。

作者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从“95条论纲”出发,顺势联想到“为什么要提出95条论纲”?得出的答案是,批判赎罪券。接着产生疑问,赎罪券是谁提出来的?

所以,我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尽量地在整合栏里写下与真题关联的信息,再通过这些词语进行联想。掌握了这样的记忆战略,就会向成功迈进一大步。

03

第三步,利用图像记忆。

科学研究表明:比起密密麻麻的文字,大脑更喜欢图像记忆。

所以,我们可以为需要记忆的信息创造视觉效果,进行“图像化记忆”。

这里推荐大家用三点记忆法。

简单来说,就是把需要记忆的信息(回答)、回答背后的原因(为什么)、唤醒记忆的线索(也就是说)填入三角形框架,打造短期即可牢记的基础技能。

具体是怎么做呢?我们看这样一个例子。

从“整合栏”里挑出需要记忆的信息,写到“回答”一栏上。

“为什么”一栏填写“亚罗号事件中,英法的所作所为作为导火线”。

“也就是说”一栏里填写线索“亚二鸦”。

通过三角形结构深化记忆,“自己给自己解说”即自我演讲。动脑理解信息的过程中,知识自然而然地得到整理,信息会深深地刻印在记忆中。

04

总结一下,以上就是打造高效记忆力的三步骤:聚焦要点、整合相关信息、利用图像记忆。

不论你是不擅长学习还是记忆力不佳,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希望这本书成为你备考路上的好帮手。

我是@书与时光,余生看书写文,陪你成为自己。关注我,不孤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