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四)

原创2021-08-30 10:06·跃说中医

叶天士

金(六九),初起神呆遗溺。(徐评:心与小肠之病也。) 老人厥中显然。数月来夜不得寐。(徐评:心病)是阳气不交于阴。勿谓痰火,专以攻消。乃下虚不纳。议与潜阳。(徐评此症宜心肾同治,而治心之药为主。拟方:半夏、茯神、元参、 益智、齿仁、甘菊、龙齿、天麻、炙草。)

龟腹甲心 熟地炭 干苁蓉 天冬 生虎胫骨 淮牛膝 炒杞子 黄柏

(徐评:此方治下亦妥,但必当有治上之方不可缺也。)

徐灵胎

详解:

神呆遗尿,当属于脑血管意外,神呆而不是神昏,估计缺血性脑病的可能性较大。若严重的脑动脉硬化(脑萎缩)也可有此等症状。至于徐评说心与小肠之病,心则有之,心主神明嘛,小肠则未必,因心君失守,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所有功能均可出现异常,并不一定是小肠本身的问题(中医有小便异常与小肠有关的观点)。故说老人厥中,厥中者,即中风薄厥、煎厥之类。《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通淤)于上,使人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

数月不寐,是心火浮越于上,肾水亏竭于下,心肾不交所致。徐评心病,实则少阴心肾通病,若伤寒黄连阿胶汤病也,上下同治,兼顾于肝甚好。(黄连阿胶汤黄连清心,黄芩清肝,芍药养肝,阿胶、鸡子黄补肾)。叶氏说痰火者,估计患者有舌红,苔腻,痰鸣等证,一般人们就会处以黄连温胆汤之类。但叶氏强调,不能把这些情况理解为痰火,所以不能用清热消痰之品,甚至用礞石滚痰丸攻下之类。而是提出,这是由下焦真精亏虚,不能摄纳浮阳,津液随虚阳而上,化为痰涎所致。顾治疗上主张填补下焦,摄纳浮阳为治。而徐灵胎则主张交通心肾,平肝熄风。方中半夏引阳入阴善治失眠而可兼化痰涎,茯神、齿仁(或为枣仁)宁心安神,元参清浮游无根之火而清心,益智仁补肾,龙齿可潜阳安神,菊花清肝熄风,天麻熄风通络,炙甘草调和诸药。本方显然以养心清心安神为主,稍佐平肝熄风而兼顾补肾潜阳。与叶氏专主填精潜阳不同。

龙齿

叶氏此方则似乎从朱丹溪虎潜丸化出。以龟板、熟地大滋肾阴,苁蓉峻补精血而兼有润肠通便之功(中风病人多便秘),天冬清上热而滋阴虚,虎骨(现代老虎为保护动物,当用人工虎骨代替)、牛膝壮筋骨而起萎废,枸杞子入肝养血而生筋,黄柏清相火而防其随肝木上升而助心之虚火。

朱丹溪

二者同为一代名医,为何会在认识上有此差异?盖叶氏是真实见到病人的,这个病人除了失眠外,根据前面神呆遗尿,应当还有思维减退(髓海空虚),肢体无力,腰足萎软等症状。故选用了益肾强骨的虎潜丸。而徐氏只能根据医案记载的症状立法,故只能把遗尿、失眠、神呆作为主证,而断为中风痰迷心窍,下焦不固遗尿的病症,因而采取了茯神、齿仁(或为枣仁)、龙齿宁心安神,元参清心,天麻等熄风的治法。同时加用益智仁固精缩尿而治疗遗尿。徐氏常以经方思想批评叶氏,但本案中,徐氏倒彻彻底底地按照时方的思路开了个方子。

关键的问题是,叶氏为何不用化痰宁心开窍的药,而直接填补下焦。这个也须从仲景厥阴病解读之,下元亏虚,水不涵木,则肝木火而上腾,循冲脉上至于心,则心火旺。即仲景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之厥阴病,即心烦不得卧之黄连阿胶汤证。叶氏方用黄柏清相火则杜龙雷之火上腾之源,尤乌梅丸用黄柏也,熟地、龟板、虎骨,犹黄连阿胶汤之阿胶、鸡子黄也,枸杞子犹乌梅丸之当归也。苁蓉,犹乌梅丸之附子也。天冬,犹乌梅丸之黄连,黄连阿胶汤之黄芩也。牛膝引血下行,犹乌梅丸之桂枝平冲降逆也。在这个案子中,真正师仲景法的不是灵胎,而是叶天士。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叶天士大用熟地等滋腻之药,难道就不怕助在上之痰浊蒙心吗?这里,有一个叶氏独特的理论,就是重用熟地填补肾精,可以引痰涎下行而化为津液,则不消痰而痰自消也。徐灵胎恐不知此,故仍用半夏、茯神以冀化痰也。

张锡纯

附张锡纯用熟地经验:

答曰∶若论用熟地,我固过来人也。忆初读方书时,曾阅赵氏《医贯》、《张氏八阵》、《冯氏锦囊》诸书,遂确信其说。临证最喜用熟地,曾以八味地黄丸作汤,加苏子、白芍,治吸不归根之喘逆;加陈皮、白芍,治下虚上盛之痰涎;加苏子、浓朴,治肾不摄气,以致冲气上逆之胀满(时病患服之觉有推荡之力,后制参赭镇气汤治此证更效,又尝减茯苓、泽泻三分之二,治女子消渴小便频数(《金匮》谓治男子消渴以治女子亦效,案详玉液汤下),又尝去附子,加知母、白芍,治阴虚不能化阳,致小便不利积成水肿;又尝用六味地黄丸作汤,加川芎、知母,以治如破之头疼;加胆草、青黛,以治非常之眩晕;加五味、枸杞、柏子仁,以敛散大之瞳子,且信其煎汁数碗,浩荡饮之之说;用熟地四两、茯苓一两,以止下焦不固之滑泻;用熟地四两、白芍一两,以通阴虚不利之小便;又尝于一日之中用熟地斤许,治外感大病之后,忽然喘逆,脉散乱欲脱之险证(此证当用后来复汤,彼时其方未拟出,惟知用熟地亦幸成功,是知冯楚瞻谓熟地能大补肾中元气诚有所试也),且不独治内伤也;又尝用熟地、阿胶大滋真阴之类,治温病脉阳浮而阴不应,不能作汗,一日连服二剂,济阴以应其阳,使之自汗(详案在寒解汤下);并一切伤寒外感,因下元虚惫而邪深陷者,莫不重用熟地,补其下元,即以托邪外出。

张锡纯论痰:

世医治痰,习用宋《局方》二陈汤,谓为治痰之总剂。不知二陈汤能治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何者?痰之标在胃,痰之本原在于肾。肾主闭藏,以膀胱为腑者也。其闭藏之力,有时不固,必注其气于膀胱。膀胱膨胀,不能空虚若谷,即不能吸引胃中水饮,速于下行而为小便,此痰之所由来也。又肾之上为血海,奇经之冲脉也。其脉上隶阳明,下连少阴。为其下连少阴也,故肾中气化不摄,则冲气易于上干。为其上隶阳明也,冲气上干,胃气亦多上逆,不能息息下行以运化水饮,此又痰之所由来也。

(0)

相关推荐

  • 痫病诊治精粹

    痫病系指脏腑受伤,神机受累,元神失控所致,以突然意识丧失,发则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发作性疾病.又称"痫证" ...

  • 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十四)

    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十四) 原创2021-09-12 11:03·跃说中医 徐四一 水亏风动,舌强肢麻,中络之象.当通补下焦,复以清上. 熟地 淡苁蓉 杞子 牛膝 五味 远志 羚羊角 茯苓 麦冬 菖蒲 ...

  • 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二)

    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二) 原创2021-08-28 08:45·跃说中医 叶天士 陈(四七) 肝血肾液内枯.阳扰风旋乘窍.大忌风药寒凉.(徐评:风药需略兼) 炒杞子 桂圆肉 炒菊花 炙黑甘草 黄耆 ( ...

  • 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一)

    叶天士 钱,偏枯在左.血虚不萦筋骨.内风袭络.脉左缓大.(肝肾虚内风动)制首乌(四两烘) 枸杞子(去蒂二两) 归身(二两用独枝者去梢) 淮牛膝(二两蒸)明天麻(二两面煨) 三角胡麻(二两打碎水洗十次烘 ...

  • 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五)

    叶天士 卢 嗔怒动阳.恰值春木司升.厥阴内风乘阳明脉络之虚.上凌咽喉.环绕耳后清空之地.升腾太过.脂液无以营养四末.而指节为之麻木.是皆痱中根萌.所谓下虚上实.多致巅顶之疾.夫情志变蒸之热.阅方书无芩 ...

  • 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六)

    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六) 原创2021-09-01 11:14·跃说中医 钱(五八)用力努挣.精从溺管沥出.已经两耳失聪.肾窍失司.显然虚象.凡肾液虚耗.肝风鸱张.身肢麻木.内风暗袭.多有痱中之累.滋 ...

  • 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七)

    叶天士 陈(五九)中络舌喑不言.[徐评:中脏则舌不能言.此乃金匮之文也]痛自足起渐上.麻木胀.已属痼疾.参苓益气.兼养血络.仅堪保久. 人参 茯苓 白术 枸杞 当归 白芍 天麻 桑叶 <金匮&g ...

  • 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八)

    某 阳明脉络空虚,内风暗动,右肩胛及指麻木.胃虚表疏. 玉屏风散加当归.天麻.童桑. 解析:阳明脉衰,是随着年龄增长必然出现的问题.阳明主土,为阳土,和肝木是生克关系.木虽克土,但木性之急,之动,却赖 ...

  • 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九)

    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九) 原创2021-09-07 10:13·跃说中医 唐六六 男子右属气虚,麻木一年,入春口眼歪邪.乃虚风内动,老年力衰.当时令之发泄,忌投风药,宜以固卫益气.气虚. 人参 黄芪 ...

  • 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十)

    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十) 原创2021-09-08 09:18·跃说中医 张五七 痱中经年,眩晕汗出,阳气有升无降,内风无时不动,此竟夜不寐,属卫阳不肯交于营阴矣.沉痼之症,循理按法,尚难速效,纷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