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人能弘道”的主体性与情商思想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孔子弘扬人的主体性,认为“人能弘道”;他非常重视对人才的考察,“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他善解人意,深刻洞察人心人性,“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实事求是,注重诚信,认为“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蕴含着非常深刻的情商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修身养性非常重要。
01
第一则
【原文】
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评析】
虽然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但当一个人言不由衷或者说假话骗人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仅凭他的话来推举他,即“不以言举人”;反之,一个人即使不好,但他说的话也许是对的,也不能因为他这个人不好而否定他说的话的正确性。正确的做法是听其言而观其行,注重言行一致。
02
第二则
【原文】
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评析】
“忠恕之道”可以说是孔子的发明,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这样,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一种特殊的换位思考,由己推人,有利于加强互相理解和有效沟通。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我们也可以以此来批评美国的霸权主义。既然美国不希望其他国家崛起,其他国家怎么会喜欢美国的霸权呢?
03
第三则
【原文】
15.25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译文】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美的,必须是曾经考验过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评析】
孔子对历史人物评价注重实事求是,绝不犯主观主义的错误。他赞扬谁,批评谁,都需要经过认真的考察,绝不凭主观好恶随意而为。孔子这种态度无论对于为人处世,还是做学术研究,都是非常必要的。
04
第四则
【原文】
15.26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译文】
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存疑的地方,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调教,)先给别人使用,这种精神,今天没有了吧。”
【评析】
阙文:史官记史,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便缺而不记,这叫作阙文。有马者借人乘之: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调教,而靠别人训练。孔子这里感叹古代治学严谨,而如今很难见到这种严谨的做法了。在孔子时代,已经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道德缺失,因此孔子感叹于斯。由此可见,我们今天尤其需要发扬古代严谨治学的作风,不畏浮云遮望眼。
05
第五则
【原文】
15.27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评析】
《老子》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意思是说,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用老子的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孔子的“巧言乱德”。
另外,本章中“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极为可贵,体现了孔子深刻的情商思想,已经成为我们人生非常重要的座右铭。我们要做一番大事业,有志向、有理想,就不能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忘记自己的修养,也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更不能屈从于眼前一点挫折,而是应有海纳百川的胸襟,远大的抱负,才能超越眼前的琐碎小事,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06
第六则
【原文】
15.28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文】
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评析】
这一段讲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孔子决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以众人的是非标准决定自己的是非判断,而要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经过自己理性的判断,然后再得出结论。二是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们心目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孔子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
换言之,如果好人厌恶他,他肯定是一个坏人;如果坏人厌恶他,他肯定是一个好人。如果很多好人喜欢他,他是一个好人;如果很多坏人喜欢他,他是一个坏人。由此可见,我们评判一个人,不能以别人说他好坏而做出简单的结论,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孔子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孟子。
07
第七则
【原文】
15.29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
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
【评析】
道,是人认识和遵循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只有人才能够发扬道。但为了弘道,人只有修养自身,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反过来,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
08
第八则
【原文】
15.30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评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不在于是否有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固执己见,顽固不化,坚持错误,不加改正。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练语言,向人们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这是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责任编辑:张涛
新/书/推/荐
薛永武教授新著《论语译评》列入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由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年出版。作者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把《论语》纳入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进行现代阐释,通过对《论语》的丰富思想进行全方位的深度解读,力求对《论语》思想做出新的阐释,揭示其多维的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