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把欣赏人才美视为最高社会美的价值取向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鉴赏人才美与一般的审美活动不同,一般的审美活动大多表现为个人的兴趣爱好,是个人情感的愉悦,而鉴赏人才美不仅是一种美感活动,而且是于国、于民、于己的一项伟大善举。为此,我们应该把人才美视为最高的社会美,要善于学习和敢于学习各类人才的美,在欣赏和学习各种人才美的过程中,把欣赏人才美视为最高社会美的价值取向,全面促进人才开发。
鉴赏人才美之所以是一项高级的审美活动,就在于它能够激励鉴赏者,给鉴赏者传播积极的正能量,使鉴赏者在德才两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升华。因此,我们应该把人才美视为最高的社会美。
柏拉图曾经试图建立一个审美王国,但他通过对于审美阶梯的建构,把美和美的理念对立起来,最后把美的理念即美本身看作是最高的美。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我们只能欣赏美的事物,而决不可能是脱离美的具体事物的抽象美,即所谓美本身。既然如此,在最高的社会美中,我们自然就排除了美的理念是最高的美这一逻辑。人类是社会的主体,是文化的主体和载体,也是审美主体和创造美的主体。在人类中,那些优秀的人才更是社会的重要主体,是文化的重要主体和载体,也是重要的审美主体和创造美的主体。惟其如此,我们才应该把人才美视为最高的社会美。
欣赏人才美有利于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也有利于促进我们的人才开发。《易经》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古人经常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来说明人的“群”性,即从一个人的人际交往或者交友圈子,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能力和特点。朱子《孟子精義卷九》:“古人云:'共君一夜語,胜读十年书’。”此古语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古人所说的“君”,显然是指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因此,假如我们能够自觉地欣赏人才美,经常与人才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的长处,这说明我们尊重人才,与人才有共同点。我们通过与人才的交流,在不知不觉向人才学习的过程中,就提升了我们的多种素养;相反,一个人如果经常与那些不三不四的人为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很可能受到坏的影响。因此,欣赏人才美是非常重要的,鉴赏人才美作为一项美善相融的高级活动,把人才视为自己的学习榜样,它有利于激发欣赏者树立崇高理想,培养努力拼搏的精神,就意味着为自己树立了一面镜子,我们从这面镜子中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不足。
欣赏人才美,还应该自觉克服以貌取人的不良倾向。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有以貌取人的心理取向,这种取向近年来竟然发展到令人发指的程度。网易新闻转载2008年《现代快报》3月17日报道:《男子因女友太丑自觉吃亏  要其拿钱补偿被捕》,文章写江苏一个帅哥觉得女友太丑配不上自己,让女友用钱来“补偿”。女友不从,他竟扬言要杀女友全家。
《男子因女友太丑自觉吃亏  要女友拿钱补偿被捕》
现代快报3月17日报道 觉得女友太丑配不上自己,帅哥陈乙让女友用钱来“补偿”自己。女友不从,他竟然扬言要杀女友全家。最终,这个帅哥以敲诈勒索罪被判管制。
陈乙是厂里公认的帅哥,所到之处,总能引来女孩们的关注,王美就是其中一个暗恋者。虽然王美长得非常普通,但她相信只要真心对待陈乙,陈乙肯定会接受自己的。
在认定陈乙后,王美每天去帮心上人洗衣、做饭,照顾得无微不至,陈乙慢慢地被感动了,两人走到了一起。
对于陈乙的决定,所有的人都大跌眼镜,大家都认为,陈乙这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陈乙心里很难受,一度想要和女友分手。但每次看到王美跑前跑后逗他开心,他始终没有开口。
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陈乙发生了彻底转变。2007年底的一天,陈乙应邀参加同学会。当他和王美出现在聚会上时,所有的同学都面面相觑,随即发出一阵爆笑,现场气氛尴尬至极。
同学会结束后,很多同学发来短信嘲笑他,这让陈乙觉得威严扫地,便把所有的怒气转到了王美头上。“自己吃亏了,那就拿钱来补偿。”陈乙心理失衡后,一次次向王美要钱。王美是一个工厂女工,工资不多,被三番五次敲诈,实在吃不消。
“你要是再不给我钱的话,我就把你全家杀了,我说到做到!”见王美迟迟不肯给钱,陈乙发来了一条短信。
王美吓个半死,咬牙报了警。陈乙被抓获后说,他一直想不通,王美这么爱自己,竟然会报警,“我一表人才,真的很吃亏啊!”
近日,陈乙以犯敲诈勒索罪被判处管制五个月。
(栾晓磊:《男子因女友太丑自觉吃亏 要其拿钱补偿被捕》,载《现代快报》3月17日。)
通过以上报道,让人惊诧的不仅是这位帅哥的爱情观,而是很多人的相貌观颇值得反思。“所有的同学都面面相觑,随即发出一阵爆笑”,这充分说明了以貌取人的普遍性,这对于我们欣赏人才美提供了一个反面的思考,假如一个人才其貌不扬,我们是否可以笑话,对其面面相觑?
众所周知,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后来被改编成电影,作品塑造了一个奇丑无比的加西莫多。加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里的敲钟人,相貌十分丑陋,当加西莫多在影片中出场的时候,他的丑陋竟然把许多观众吓了一跳。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加西莫多勇敢、善良和对爱情的忠诚却打动了观众的心灵,观众的心灵由对加西莫多的恐惧,逐渐发展为对加西莫多的接受,再慢慢发展为眼球对加西莫多的适应、认同和赞美。我们在生活中见到加西莫多这样丑陋的人,一开始也可能感到恐惧,但随着对他的了解,我们就会慢慢地接纳他,认同他,甚至可以和他做同事,做朋友。当然,从人才学的角度来看,加西莫多还算不上什么人才,但观众对加西莫多这一艺术形象的态度转变,在较大程度上给我们人才美学以有益的启示:一个人可以不美,但只要他是个人才,就一定能够得到人们的赞美。
钟离春,是中国有名的丑女,长得广额深目,高鼻结喉,驼背肥颈,长指大足,发若秋草,皮肤如漆,身穿破衣,年近30还未出嫁,但她素有大志,才华出众,有安邦治国之才,最后成为齐宣王的王后。至今“无盐娘娘长得丑,她为齐国定邦基”的传说仍在民间广为流传。诸葛亮的妻子黄硕身体壮硕,人如其名,黄头发,黑皮肤,皮肤上起一些鸡皮疙瘩,却德才兼备,成为诸葛亮事业和家庭的好帮手。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人才可以长得不美,但可以凭借德才兼备,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美,进而产生特殊的魅力和美感。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确立了人才美的价值取向,以人才美为最高的社会美,就能够超越以貌取人的局限性。心理学表明,当人们面对自己所崇敬的人物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感觉到崇敬对象的高大伟岸,即使像鲁迅、列宁和邓小平这样的身材,我们也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矮小。
(0)

相关推荐

  • 审美取向与美育教育

    近年来开始提倡美育教育.有一个说法:"美盲比文盲更可怕!" 但是由于100年来"美"的概念已经不再是艺术界的话题,所以从国际的角度来看"美育教育&qu ...

  • 东北地名的认知取向和价值取向

    摘 要:从文化语言学视角通过对地名进行文化解读,会发现地名的命名.发展.变化的背后都是认知取向和价值取向在起作用.地名属于语言词汇系统中的专有名词,也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人类对自然地理.行政区划.城 ...

  • 书画“逸品”的格调内涵和审美取向

    毛文睿/文 "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1],这是宗白华先生眼中审美格调应当追寻的理想境界.而此处"通天尽人"实指审美格调的"超越性" ...

  • 薛永武:鉴赏人才美的美学内涵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才美具有丰富的内涵.我们欣赏人才美,一方面要学会欣赏人才的语言美.性格美与行为美,一方面要学会把握人才内在美与人才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一.人才的性格美与行为美是人才美主要的美学内涵 ...

  • 薛永武:鉴赏人才美的社会内涵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才美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具体而言,大致包括胸怀的博大之美.伦理之美.创新之美和进步之美. 一.人才胸怀的博大之美 从总体而言,凡是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一般都具有宽广的胸怀,具有远 ...

  • 薛永武:对人才培养制度的反思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我国要实施人才战略,就必须对束缚人才开发的制度进行创新.当然,应该看到,几十年来,党和政府在人事人才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促进了人才开发的变革, ...

  • 薛永武:我国人才流动的现状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人才流动主要呈现如下多种走向: 第一,组织内部上下流动,即庸者下,能者上,组织内部建立能上能下的人才机制. 第二,地域性流动,主 ...

  • 薛永武:从人才个体生命的和谐看人才开发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才个体生命要保持和谐,这是自然的和谐美对人才开发的启示之二.人类与自然的积极互动关系构成了自然的和谐美,我们既可以从自然的和谐美来分析个体生命的和谐,又可以反过来从个体生命的和谐来 ...

  • 薛永武:教育型人才的开发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在人才开发的主旋律中,我们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远远没有到位,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指出:"邦国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古希腊把教育上升到社会兴 ...

  • 薛永武:创新型人才的开发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不衰竭的发展动力,唯有创新才能不断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前进的动力.因此,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开发. 创新型人才是人才队伍中比较具 ...

  • 薛永武:人才美学研究人才美的本质、特征与人才美的创造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才美学在研究人才与审美关系的同时,还要研究人才美的本质.特征与人才美的创造等内容. 从人才美的本质来看,人才美学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人才美的内在构成和外在显现.人才美的特殊性和本质丰 ...

  • 薛永武:人才美与社会美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体美和人的外在美都是人类所特有的美,但这些美主要涉及人的形式美,因而这些形式美本身是极其有限的.审美实践表明,人体美和外在美的魅力只有依存于人的内在美,才能够实现更大的审美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