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精神健康与人才开发(第三部分)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三、宏观有序与微观无序的困惑及其对策

在现代社会,由于我们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变迁的复杂多变客观上为我们认识世界增加了难度。过去孔子讲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因为人到中年仍然会有很多困惑和苦恼。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人类必须对现实作出判断,以便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我们正处于社会变革的时期,对于多数人来说,要对现实作出正确的判断是很难的。纵观历史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在社会变革期,历史的发展往往以微观的无序性与偶然性凸现出宏观的有序性和必然性。一般人由于缺乏哲学头脑,不善于通过现象看本质,不知不觉被现象迷住了双眼,不能正确认识现实的多变性和复杂性。有的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适应大学生活,有的不能正确认识和适应社会。

比如,一位大学生在向笔者咨询时谈到:“来到大学后,我觉得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没有高中时那样热情,我时常困在寂寞和孤独之中,尤其觉得大学生的素质比高中生的素质还要差。我怎样才能从孤独中走出来,和同学们搞好团结,加入大家的行列中去?”还有的大学生提出:“真善美仿佛只在文学作品或书本上有,为什么生活中缺乏真善美呢?”也有的大学生对社会上的金钱崇拜、权力崇拜、干部腐败、分配不公等现象深恶痛绝,不知不觉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现实为什么会这个样子?我们如何适应和改变现实?可以说,这些问题从大学生入学时,就已开始困扰着他们,使大学生产生紧张、苦闷、焦虑的情绪,以至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而悲观失望。

为了更好地促进人才开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站在历史哲学的高度,充分认识社会发展无序性与有序性的统一、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善于通过无序性看到有序性,透过偶然性看到必然性,分清哪些是主流,哪些是支流;哪些是现象,哪些是本质;哪些是局部的、暂时的、没有生命力的,哪些是永恒和持久的。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学习哲学的重要性,不愿学哲学和逻辑学,缺乏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因而没有鸟瞰的视野,对复杂纷纭的现象缺乏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以超越个体的局限。

由此可见,政府、用人单位、家庭和学校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对压力过大不能自控者进行哲理治疗,促进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变革,把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高瞻远瞩,而不是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四、家庭、相貌不如人导致的自卑及其对策

个人的心理自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人才开发。产生心理自卑的主、客观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相貌不如人是导致自卑的重要诱因。一些年轻人认为自己家庭出身贫寒,相貌平常或较差,总怕别人瞧不起自己;看到自己的同龄人家庭条件好或长相好,自己是既羡慕,又嫉妒。因为有自卑心理,不少年轻人性格内向、孤僻,不善言谈,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在意念想象中较少有成功的体验,较多地是失败的体验。

自卑的主观感受是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而实际上主要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那么,为什么自己看不起自己而缺乏自信呢?表层的原因是家庭或相貌不如人,而深层的原因则是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还不够高,自我张力还不够强,所以,不足以使个人产生自信。于是,通过家庭或相貌不如人这一外在原因(或诱因)间接地蕴涵出个人深层的自卑原因,即知识水平和能力较低,自我张力不够丰厚。

很显然,要克服家庭、相貌原因导致的自卑,关键不在于改变家庭和个人的相貌,而在于提高和扩展自我张力。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家庭、相貌不如人这一客观现象。放眼世界,五十多亿人中家庭、相貌都十分完美者能有几何?芸芸众生,多数生在寻常百姓家,相貌平常者亦占绝大多数,因为客观上“万物总不能达到尽善和全美”(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62页。)。既然如此,何必自寻烦恼、妄自菲薄?其实,家庭、相貌不如人也只能是相对而言。你认为自己的家庭、相貌不如人,而实际上可能还有很多人比不上你。即使个人的家庭、相貌确实较差,也不必回避和遮掩,更不必沉溺于怨天尤人之中,恨自己生在贫穷之家,恨父母没有为自己遗传一副漂亮的尊容。如果这样,自卑就会导致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

其次,针对家庭、相貌不如人这一客观事实,个人更应注重内在修养,以内在美弥补相貌的不足,以真才实学去超越自卑。然而,近些年来,有一些年轻人为了在相貌上增强自信而过分追求外在美,花费巨资用于整容,实在是得不偿失,实质上这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一个人没有内在的素养,那么,即使你的外表再美,也难以实现理想的目标,因此,关键是要练好内功。在人才发展史上,不少杰出的人才出身贫寒,或相貌丑陋,或身材矮小,但都经过练“内功”,拓展自我张力,不但超越了自卑,而且充满了自信,走上了成功之路:相貌丑陋的苏格拉底被誉为“西方的圣人”,出身寒微的富兰克林成为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身材矮小的拿破仑成为杰出的军事家。

荀子《非相》:“盖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昔者,卫灵公有臣曰公孙吕,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突秃长左,轩较之下,而以楚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白公之乱也,令尹子西、司马子期,皆死焉;叶公子高入据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仁义功名善于后世。故事不揣长,不揳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长短、大小、美恶形相,岂论也哉!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焉;仲尼之状,面如蒙倛;周公之状,身如断菑;皋陶之状,色如削瓜;闳夭之状,面无见肤;傅说之状,身如植鳍;伊尹之状,面无须麋。禹跳,汤偏,尧、舜参牟子。从者将论志意,比类文学邪?直将差长短,辨美恶,而相欺傲邪?”荀子这里说的就是不要以貌取人,而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个人即使貌不如人,也没有必要怨天尤人,因为相貌不如人不是导致自卑的充足理由,也不是影响个人成才的决定因素。

众所周知,人们不会喜欢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相反,对于那些虽然家庭贫寒或者其貌不扬但德才兼备的人,人们却往往给予很高的评价。作为立志成才者,应从人才自我开发的角度出发,超越自卑,充满自信,挖掘个人的潜能,以自己德才兼备的内涵赢得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责任编辑:高雪

好 书 推 荐

简  介

薛永武《审美与人才开发》一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人才强国战略出版工程出版物,由中组部归属的国家级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出版。

该书是人才美学的代表作。作者运用了哲学、社会学、人才学、美学、文化学、教育学、现代仿生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价值论哲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对于家庭和各类学校教育,提供审美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审美全面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人才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开发;对于国家人才战略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拙著对于全社会克服金钱和权力对人性的异化,引领人生超越平庸,走出人生迷途,促进全社会的人才开发,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