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希望的陷阱【修订版】
01
人的心理有各种愿望或欲望,有各种希望,这是人一切行为背后的原动力。理论上讲,个人成长的动力来源于四种欲望:物欲,人的生存需求;情欲,人的依恋与归属感需求;权欲,人对安全与优越感的需求;精神欲,人对知识、爱、自由等方面的需求。
心怀希望,亦是人成长的动力;“希望”一词是人的欲望的延伸表达。
应该说,欲望是人背后的推动力,希望是人前面的吸引力。人既是活在各种欲望之中,也是活在各种希望之中的。
没必要问人为什么有欲望或希望,这跟没必要问动物为什么有野性一样。倒是有必要问,人为什么有思想有要求有痛苦?研究认为,是人太执著欲望所以才痛苦。人为何执著,为何不放弃执著着?研究领域和学者们好像还没研究透,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但无论有没有痛苦的真相,人都会执意为“解除痛苦”而执着。
人天生就趋利避苦,又免不了受苦。这注定也免不了执著:执著快乐,执著脱离苦海,执著生活,执著希望,执著希望不要痛苦……
02
有一种烦恼和痛苦,属“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因为他/她太执著于:希望不要有烦恼和痛苦。
例,1)某年轻女士说:我最怕被人拒绝,那像是受到耻辱的难过......我多希望自己,当被拒绝时不要这么难过。2)某先生是职业经理,他说他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在人多时讲话不要紧张、不要说错话。3)某父亲常对他儿子说:我对你没啥希望,只希望你不要变坏。4)某高三男孩说:我成天与脑海中不该想的东西做较量,头都想大了,我多么希望不要再想那些糟糕的东西。5)失恋女孩的希望:望自己不要再相信爱情,望自己永远地忘记过去。
这就是活在“希望不要....”希望里的一伙人。为了这些希望,他们忍受焦虑,想尽办法,执着为希望“别乱想,别难受”而忙碌着。
但他们的烦恼照旧,痛苦依在。他们不明白,那样的希望很难实现,因为是一种充满陷阱的希望。
03
上面的多个例子,或许他们痛苦的原因有别,但他们共性的“希望不要...”生活模式,却成为了妨碍他们走出痛苦的枷锁。以例4)来分析,“我成天与不该想的东西作斗争,头都想大了,我多么希望不要再想糟糕的东西”。当事者陷入了强迫思维的痛苦,或许他过去的心理创伤、个性缺陷等是病症的根源,而他现在对强迫思维的敌意、对抗模式,却成了强化他强迫思维的推动力。
这个原理就是,被你视为不该想的东西,(反向的)被你不断地惦想,自然深深记着呢。
我们知道,一个人所亲历过、所想过的内容都已是历史,先前发生的留在心理,储存于感觉记忆。你主观上希望不要的东西或经历,本就是心理现实,这不等于你不要记忆、不要感觉,能行吗?所以,执着“希望不要...”已刻于心的东西是一种妄想。
04
记忆的东西是可能淡忘的,这主要取决进入记忆的内容性质,对记忆所采取的态度。
要把记忆的东西完全从大脑删除,有悖常理。
虽然你有理由“不愿想那些糟糕东西”,问题是,那糟糕东西的相关画面被你唤醒,你进行一次不想咋样,就想了一次咋样,你千万次不要想糟糕之事,实际把糟糕事情想了千万遍。这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你有删记忆的决心,可你的行为模式帮了你的倒忙。
诸如希望不要失败、不要犯错、不要紧张之类的种种希望,都是在为消除已有的“不好”印象而抗争。为啥抗争的结果,其焦虑、紧张越来越强?是否在提示,你最不希望的东西恰是你最希望拥有和实现的,比如攻击欲,报复愿望?
05
仔细体会,这类“希望不要怎样”,恰是我们在活跃记忆之时,在跟自己过去的“不好”或阴影会面。但若你讨厌“不好”,因那意味着痛苦的记忆,你便希望它不要出现,意识上便坚定要除掉“不好”,没想到“不好”坚定保留在了无意识。
这好比某人,为防止坏人入侵而锁闭门的同时好人也进不来,本来只想倒掉洗澡水却不幸连婴儿一起倒掉了一样。
所以要小心,“希望不要...”的希望是一个陷阱。
当我们执着某种想法或观念时,不自觉会被这个想法所控制,成为这个想法的奴隶。当我们执着为消除某种想法而不断想办法的过程里,原来要消除的那个想法,却被我们不断重复膨胀成了一种“惯想”。
人们总是跟自己过去的“糟糕”过不去,但真正糟糕的是人对过去“糟糕”所抱的期望:不要存在,以及采取的策略:掩盖它。就如你在阳光下照见了自己的影子,以为是坏人跟踪,便本能地采取防卫,逃跑或赶它走,但你怎么逃或赶,它都会紧紧跟你。
人受苦的根本,是根本不接纳自己,因为不能原谅自己曾有的失误,也不哀悼曾有过的丧失。
06
我们有太多的愿望和希望,朝前的希望跟未来有关,你将看到的是阳光是吸引,朝后的希望跟逝去的有关,你将看到的是悔恨是阴影。
那些怀揣希望不要胡思乱想,希望忘记过去的(反向)希望的人,不外是希望想愉快的,希望现在、未来都好吗?那些希望表演时不出错,希望不要失眠的人,不外是希望表演成功,希望睡个好觉吗?
希望的不同表述所隐含的意思一样,但人们为何依恋前者轻视后者?仿佛是一个表述问题,透过表象可以看出人的个性和思维的差异。对于缺乏安全感,性格隐忍、敏感,过于内省的人,多属于非此即彼的偏执型思维,若他曾有“丧失性”经历和体验,又给他的负性思维找到更多支持点,为防止风险再现,防御丧失性痛苦的复燃,他会千方百计希望不要...不要...誓保护自己不要受伤的希望,将成为他生活的动力。
希望不要怎样,即便是一个语言表述问题,也存在同一故事不同的表述,给人感觉和效应不同。比如,我们就“半瓶水”的表述,对问题和缺陷敏感的人会说:水是半空的,对优势和潜力敏感的人会说:水是半满的。某位哲人也说过,人们对同一个问题,想通了是天堂,想不通是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