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为何是古代最具人气皇帝之一?了解“自守之道”,就明白了

在中国历代帝王里,宋仁宗着实是位“人气”极高的一位。

类似《包公案》、《三侠五义》、《小五义》之类的野史里,这位帝王露脸极多,每次都是仁厚的好形象。

正史上的评价也极高,“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的美名,流传至今。连自诩“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都对他赞誉有加。

北宋历代皇帝里,堪称人气极高的一位。

那么为什么北宋年间宋仁宗的人气如此之高呢?

首先,宋仁宗赵祯不算是个牛气的皇帝:

第一,他没怎么开疆拓土,祖先传给他多少领土,他传给后人多少;

第二,对于发展经济,似乎也没有什么高妙的思路。

然而,宋仁宗却被视为历史上少数明君之—,此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懂得“自守之道”。

所谓“自守之道”,指的是一个人对某种良好品质的坚守,无论外界如何改变,自己的内心始终如一。

皇帝手中掌握了生杀予夺的权力,这就使得一些人极其傲慢,将臣子视同牛羊。宋仁宗不是这样,他待人非常仁厚。

某次,仁宗在宫内散步,不时回头看,随从们很不解。回宫后,仁宗对身旁的嫔妃说:“朕渴坏了,快倒杯水来。”

嫔妃觉得奇怪,问仁宗:“为何在外面不让随从伺候饮水,而要让自己忍着呢?”

仁宗说:“朕屡屡回头,但没见他们准备水壶,我要是问的话,肯定会有人被处罚,所以只好忍着不说。”

宋代有个制度:“事无大小,悉付外廷议”。意思是国家的事无论大小,都要经过以宰相、御史为代表的行政、司法系统的讨论,皇帝不能独断专行。

仁宗曾考虑封张贵妃的叔叔张尧佐当三司使,当时身为御使的 包拯不同意。他认为,三司使是主管全国财政工作的,张尧佐不堪此任。

仁宗只好让步说,“那不行就封他个粗官,当节度使吧”。

包拯倒是同意封张尧佐这么个虚职,但对仁宗“粗官”的说法还不放过,说太祖太宗不都当过吗,怎能说是粗官?

在争论过程中,包拯情绪激动,唾沫星子都溅到了仁宗的脸上,仁宗也不生气……

回宫后,张贵妃闹脾气,仁宗训她说:“你就知道给你叔叔要这个使、那个使的,难道不知道包拯是御使吗?”

也许正是仁宗这份宽容,使得他那一朝名臣辈出。如包拯、晏殊、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王安石等等,皆出于这一时期,可谓群星璀璨。

这就是日久天长,宋仁宗的“自守之道”,让宋朝的名臣辈出,所以时至今日,依然人气满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