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这么复杂。我一个乡旮旯行医三十二年的...

说的这么复杂。
我一个乡旮旯行医三十二年的西转中医师承小乡医,实也再看不下去。
小辈们!听我的,如错包罚。
首先确定,这些个方子是王任清的从瘀论治的一个方子。这下就抓主方子的要点了,是吧?
第二,这些症状说得再多,那怕是一两百个症状。那怕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治。你统统不用管,几乎没什么参考价值。你就确定一下,上中下三焦之病位就行了。
三:查舌,见暗、瘀、紫、斑,初部定下“瘀”的病机,再查舌质,舌苔,舌形,看看有无兼证。
四:号脉。首先验证涩、滞、缓之瘀象是否存在。再别细、弱、虚、滑、迟、数、缓、濡……,明确是否夹有寒热虚实湿痰……兼证病机。如兼有,下面处方,将一并处理。
四,开方:依据上面的(舌脉)认方选方!(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隔下逐瘀汤、少胜逐瘀汤、身痛逐瘀汤……),这些方大家都知道,不累赘了。
五,加减,根据脉象,舌象,寒热虚实湿痰……加减药物。
完了!就这么简单!
一句话,病史,主诉,几乎可以不用想它,不用管它,省得心烦。甚至于,你赌一把,来个病人,你问都不用问他一句话,来个哑诊,看舌号脉后,直接开方。你叫病人吃后再来,复诊一定会给你捷报,你信不信?
中医有什么复杂的?
小辈们儿!
听我的解说是不是,有所感触呢?告诉你们个秘密。只重“舌脉”查病机,永远不会把方子开错方向。
当然,临床上是不是就(凭舌脉)个个都能这么准确地确定病机呢?当然,有意外发生,但起码你通过(舌脉),心中能判断和评估意外发生。
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舌脉不符)时,如舌发兼寒象,脉号到数脉。
那怎么办?
绝招就是:学习再学习,实践再实践。
班门弄斧行为,批判吧!本山人虚心接受!嘻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