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红色年代》之《船 的 女 儿》(上3)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描写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方志敏和中共闽北分区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府,领导老百姓翻身求解放的故事。《红色年代》由长篇小说《船的女儿》(第一部)、《血战草鞋岭》(第二部)《信江泪》(第三部)组成。
第一部《船的女儿》描写一群在信江驾驭木帆船的普通老百姓,在方志敏的领导下,撑着自家的木帆船,为红十军运送军需物资的出资出力,出谋出策,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带着身家性命与日本浪人和汉奸卖国贼斗智斗勇的故事。
船 的 女 儿(上)
第一章
3
过了两天,夏万福的父亲去万盛米行联系生意,他也跟去了。刚走进万盛米行,他看见一个穿着花连衣裙的小女孩缠着她父亲嚷嚷。
“小妹妹。”他趁着父亲和万盛米行刘老板谈话的机会;那女孩回过头来,长得好秀气。
瓜子脸蛋,白净皮肤,大大眼睛,黑黑眼珠,梳着长长的辫子;身材苗条,个儿高高,穿着连衣裙。他觉得那连衣裙有些眼熟。
他看那女孩拿着个坏风筝,说:“你风筝坏了,给我看看,好吗?”
那女孩再回头望着夏万福,笑嘻嘻地说:“你会修风筝?”
夏万福走过去,拿过风筝看了看,是捆绑的绳子断了,骨架散开了,不能飞。
他说:“小妹妹,你拿剪刀和绳子来,捆绑一下就行。”
“去,”刘老板听了说,“香香乖,你和小哥哥一同去妈妈那儿拿。爹忙。好吧。”
香香很乐意,高高兴兴带着夏万福来到妈妈房间。她在门口喊:“妈妈,快点给我麻绳和剪刀!”
她妈妈开开房门,一眼看见夏万福,惊奇地说:“咦,你是替我捞裙子的那个小孩吧,我认识你了!你和香香同学?”
夏万福一看,说话的婶婶是让他捞裙子的那位,也惊奇一下,笑着说:“不是,我和爹来的,刚认识小妹妹。”
“香香,快谢谢这位哥哥,你身上的连衣裙是哥哥替你捞上来的。”
“真的?”刘婷香接过妈妈递来的剪刀和麻绳,抢眼看夏万福:宽额头,方脸庞,面容显得厚道,比自己高许多。她伸出手说:“给你。那天,妈妈一回来就夸你会游泳,好勇敢。谢你了。”
夏万福听香香夸奖他,心里高兴。
他接过麻绳,用剪刀剪成几段。他说:“我们撑船人家的孩子,都会游泳;捞件衣服不算什么。别谢。”
香香看着夏万福脸上那亲切的笑容。
“香香,你拿风筝。”夏万福说着把风筝递给香香,自己拿着麻绳,小心地穿过绢布,把风筝骨架扎牢;扎了一处,又扎第二处,又扎第三处。骨架扎好了,又扎好绢布。
他拿过风筝,在手上试了试,绢布可以鼓起风来,笑着说:“行了。”
香香拿回风筝,举得高高的,转了一圈。
那风筝鼓起风,像要飞走似的。
她高兴起来,笑嘻嘻地说:“风筝会飞了——哥哥,你真聪明。你陪我去院子里放风筝,好吧?”
香香一笑,脸上露出两个酒窝,甜甜的。
夏万福看着那惹人喜爱的酒窝,乐意地说:“好。”
夏万福跟随香香来到她家后院。
后院是一个好大的花园,四周种上了花草,中间是空坪,晒衣服的。北头的西面有一间矮屋,屋顶上露出白色的烟囱。
刘婷香走在前面又跑回来说:“你拿着,举高,我放风筝。”
夏万福拿着风筝举得高高的,等刘婷香拉着绳子跑到前面,说,“拉紧,我放了。”
风筝东歪西歪的飘了一会,立马飞了起来。刘婷香看着高高飞起的风筝高兴地叫着:“快来看,风筝飞得多高呀!”
夏万福跑过去,看见风筝摇摇晃晃飞得不平稳,便靠在刘婷香身背,握着她的手,把风筝拉高,拉高,终于在天空中稳稳地飘着。
“万福——”从店堂里传来他爹的喊声。
夏万福真舍不得离开,心里还想玩一会。可是,他想着父亲还要去联系生意,便笑着对香香说:“我爹要走了,再见。”说着,眼睛里流露出一种深深的爱恋。
“你真走啊——”香香拉着风筝,向夏万福频频招手。她朝着夏万福的背影,笑盈盈地大声说,“我叫刘婷香。你下次来玩啊,我们一同放风筝!”
夏万福朝刘婷香摆摆手,笑着说:“好!我是夏万福,下次见!”
夏万福随着父亲离开了万盛米行;走街串户,又到了好几家店铺。回到船上已是傍晚。当晚,船就离开了河口。
夏万福跟着父亲,随着船,去了鄱阳,去了九江,去了汉口……走南闯北二三个年头。虽然回了几趟河口,但也没有万盛米行的生意,也没有再去过万盛米行。
直到十四岁那年,夏万福刚读完小学,遇上茶山寺中学春季招生。
夏万福父亲看他年纪小,留在船上做不了什么;看他聪明会读书,也希望这唯一的儿子将来有个好前程,就让他去茶山寺读中学。
开学那天,夏万福父亲亲自送他去茶山寺中学报名。
茶山寺中学坐落在广信府南岸信江河边的茶山寺。父子俩登上一百多级台阶,转个弯,便到了茶山寺中学。
茶山寺是唐代学者陆羽曾经隐居的地方。陆羽爱茶。他在山上建了房舍,种植了数亩茶园,还开凿了一口水井。后来,人们在那里办了学校,叫茶山寺中学。
说来也巧,夏万福走进校门,遇上多年不见的刘婷香。
“嗨,”夏万福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高兴地喊,“刘婷香,你还记得我吗?”
“嘿!”刘婷香一眼就认出夏万福,高兴地说,“你是替我捞衣服、修风筝的夏万福。”
“是啊,都二三年了,你记性真好。今天——你也来报名?”夏万福猜测着说,“也读初一?”
“嗯,”刘婷香微笑着说,“你呢?”
“初一。”夏万福说。
刘婷香思索一下说:“我们是同学了,你要照应我啊。”
“行,你有事尽管开口。”夏万福说着,回头看自己的父亲正和一个人在聊天,仔细回忆一下说,“是你父亲送你来的?”
“是的。”刘婷香笑笑说。
他俩说的亲热时,他俩的父亲招呼他俩过去,让他俩自己拿着学生注册单去教务处编班。
他俩接过学生注册单,顺着台阶,找到了茶山寺中学教务处。
他俩缘分好,分在同一班,教务处干事领着他俩去初一(1)班教室,认识班主任。
当刘婷香出现在初一(1)班教室门口时,教室里发出“哇嚓”一声喊,全班男学生惊叫起来,接着是一阵掌声。
“别吵!”班主任老师大声说。
听完教务处干事的话,班主任把他俩编在最后一排座位同桌坐。
这个安排又让全班男生骚动起来,“叽叽喳喳”没个完。男同学心里羡慕死了。
有个胆大的男生叫起来说:“老师,你包庇新生!”
下课了,女同学都围上了刘婷香,看着她身上穿的那件紫罗兰花袄问长问短,让好些女生嫉妒起来。
他俩都是河口去的,又是新生,接近多;他俩上课认真,完成作业及时,不管班里的什么考试,一二名几乎被他俩占住了。名列前茅的成绩,让他俩在学校颇有名气。
平时,他俩上体育课邀着伴,去食堂邀着伴,形影不离,像对亲兄妹。同学们嫉妒地告状,班主任也找他俩谈话,劝他俩注意影响,告诉他俩中学生不准谈恋爱。可是,他俩回答班主任说:“我们没有谈恋爱,是讨论学习。”
有一回,他俩争辩作文《家》的主题,说着说着吵了起来。同学们听着:
刘婷香说,《家》的主题应该是通过一个家庭的政治、经济、亲情,以及生活的幸福或者贫穷来反映社会好坏的程度,从而赞美或者批评这个社会。她说:“拿我家为例,家庭富裕,亲朋好友看得起,富在山村有远亲;听爹说,'我们生意做得大,工商行就重视,商行里有些事,工商行主席会亲自登门拜访,遵循我的意见。’家里经济条件好,我就能读书,生活也幸福。”
夏万福说,《家》的主题应该是通过一个家和一个家族的兴衰来反映一个国家的兴衰;他坚持家、家族、国家三者在《家》这篇文章中的关系是并列的、是相互依存的观点。“我也拿我家为例,爹成天会想那些夏家的小船有没有货运的事,关心的是家族;他在航运站做些事,一有空闲就跑到广信府航运局去,只要国家用的着自己,他一马当先,以国家的事为重。没有国家,哪有家族,哪有家庭?”
刘婷香说夏万福文章主题外延太大,夏万福说刘婷香文章主题内涵太小。
铛!铛……
上课铃声响了,夏万福望着刘婷香笑笑,说,“数学课,快拿书。”
刘婷香低下头拿出数学课本,说“不争了,上数学。”
(待续)
作者简介
王安中,江西省铅山县人,铅山一中退休教师。1962年分配铅山县电影院工作,主编《铅山电影报》,1978年,短篇小说《豆》发表于《信江文艺》,2003年论文《高中综合实践课程理论研究》发表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五期。
1998年主编《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集》(第一册、第二册),由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主编《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与课例精选》,由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
申 明
在《文学顾事》微信平台发表的文章,
主编根据文章阅读量发放稿费。
属于精彩故事类文章
一周内打赏100%全部作为稿费;
打赏10元以内不发稿费。
每周六统一发放稿费
主编微信号:gcb6161(投稿文友请务必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