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晴聊家教(五十)
我们
口技大师,早上在山上练鸟叫,开始人鸟对话。后来鸟儿每天定时在那里等人先叫,再后落人身上随走随叫。大师告诉学生,学动物叫声,学得像不像,关键看动物有没有回声。现在一些家长的话孩子不愿听,没反应,是因为我们做家长的没有把“话”说好,没有把话说到位(过与不及),没有用心研究孩子想听什么,我们该用什么语气,什么方式,什么场合,什么时间去说。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法,把孩子想听的话说到孩子的心坎上,孩子才能打开“话匣子”与你共鸣!引鸟共鸣的难度远大于引人共鸣,然而口技师做到了,而父母往往做不到!
做父母的,因为“父母”身份而居高临下对待孩子,常常不去用心研究孩子。孩子弱小对父母需仰视,从小就在用心研究父母,他们用“哭声”,用“微笑”,用“语言”,用“动作”,用“心思”,用“方法”,用“察颜观色”,用“摸石头过河”,一步步推动父母向“溺爱”自己行进,当父母发现孩子“任性”“偏执”“虚伪”“投机”时,父母已经被他们“俘虏”,“顺从”成了父母的选择,否则他们就又哭又闹。孩子研究父母是为了迁就自己,父母研究孩子是为了成就孩子。每个孩子都爱研究父母,而每个父母未必都研究孩子。只有那些用心研究孩子的家长,才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孩子(尤其婴幼儿)的举手投足,笑音哭声,表情面容,等外在表现对育人都有研究价值。认识孩子的表现容易,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有这个眼力,看懂孩子的所想就不那么客易,只有少数的父母才有这种眼力,而教育孩子的真理往往存在于这少数人头脑中。
年幼的孩子还不具有成人做的能力,说的能力,想的能力,看的能力,所以,对年幼孩子的教育,家长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给孩子看的现象、学的内容、习的技能,做的事情都要符合孩子的心力所及,所采用的教育方法、方式、策略都要适应孩子的认知能力,否则,一厢情愿的教育必然会导致“野地烤火一边热”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