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史氏家族文化
第 一编 家 族
第一章 家族渊源
中华史氏家族是一个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家族,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底蕴的家族。阳泉史氏家族就是中华史氏家族中一支主要宗支,阳泉史氏的始祖、四十三世史灼是史氏始祖史恭(汉代)第四十二世孙。
在史氏家族历史上,有连续完整的文字记载的始祖是汉代的史恭,故在诸多《史氏族谱》的首页,有《始祖讳恭》一文。史恭,(汉代)鲁国(山东)人,官至凉州刺史,居长安杜陵。其子,二世祖史高(长子),封关内侯,进爵乐陵侯;史曾(次子),封关内侯,进爵蒋陵侯;史玄(三子),封关内侯,进爵平台侯。其孙,三世祖史术、史丹、史凭均为侯爵;其曾孙史宗、史淑、史邯、史获、史习均世袭他们祖辈父辈侯爵。五世祖史崇,字伯勤,光武中兴(跟随汉光帝刘秀征战复国),以军功封溧阳侯,居江南江宁府溧阳县。二十六世祖史拱,唐朝国子监祭酒。传至三十八世祖史伦,迁居北京顺天府永清县。三十九世祖史成珪隐德不耀,生二子,长子史秉直,字正德,仕元,为北京路行六部尚书;次子史进道,字道远,任义都节度使,北京路兵马都元师。四十世祖史秉直生三子,长子史天倪,字和甫,紫金光禄大夫,河北东西路兵马都元师;次子史天安,字全甫,宣权正定路万户侯;三子史天泽,字润甫,即史灼之祖父,仕元,开府仪同三司平章,军同垂事,中书左丞相,赠太师,谥忠武,直提镇阳王,为大元功臣,史称“名垂史册,万年不朽”。史灼的父亲史杞,字子秀,大中大夫,淮江道兼访使。
史灼出生于将相之家,从小聪明好学,受过良好的教育,可谓博古通今,颇有才华,据《遇其逐逐》碑文记载,元朝至正年间,由永清县县长指日高升与平定州举官,官至承务郎同知,平定州事。他有两个儿子,长子信甫,次子懋才。长子信甫入平定州三贤都八甲,次子懋才入平定州三贤都一甲。这就是后来的阳泉一甲史氏和八甲史氏之始。虽未同甲,但为同宗
史灼的父辈们都是元朝位高权重的官员,且遍布全国各地,他们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看出元朝日渐衰落,已近灭亡。所以,史灼在元朝末年就将自己的家眷,从平定州城迁至荫营定居,这就是族谱中记载的“遂入平定州北荫营上庄而家焉”。史灼去世后就埋葬在荫营皇善寺东南老威坟内。至今子孙繁衍二十余代,分散居住在我市三区两县及周边县市,瓜瓞绵绵,代代相传,世系可考。
元朝覆灭,天下大乱,但阳泉史氏家族得以延续。
八甲史氏后裔四十六世有史伯林、史伯聚、史伯义三兄弟。说起史伯林,阳泉史氏家族的人并不陌生,他是三都史氏之祖。在《史氏族谱》中,有这样的记载:“伯林者,进忠之子,信甫之孙。时明太祖礼乐修明,人文宣郎。或劝以仕,公曰:'我生将相名家,幸际盛世民足矣,何以仕为?’因荫营地狭人众,乃禀父命,徙居三都承外父之产而家焉。”史伯聚、史伯义二祖后裔散居荫营六村及周边地区。如今,居住在郊区荫营镇后沟村、桥上村、老虎沟村,下荫营村、街上村、坪上村、三都村、三郊村、上烟村、三泉村、下白泉村、南窑庄村、杨树沟村、火石岩村;河底镇南峪村、苇瀑村、河底村;盂县仙人乡石宝村;平定巨城镇岳家庄;平定岔口乡南庄村、铁金沟村;河北平山古月乡杏元村等地的史氏都是八甲史氏的后裔。
一甲史氏单传六世,到四十九世史演(琰)徙居燕龛,为弘扬佛法,传承子嗣,他将十二亩好地捐于甘泉寺,后连生六子——经、鸾、凤、奎、书、册,人称燕龛老六股。如今居住在郊区河底镇燕龛村、河底村;荫营镇鸡洼村、西垴村、前洼村、南垴村;平坦镇桃林沟村;平定县西白岸村、锁簧村;盂县小岩沟村等地的史氏都是一甲史氏的后裔。
郊区荫营镇街上、杨树沟两村的史氏,也是三贤都八甲史氏,同尊温祖为始祖。是八甲史氏的另一支族人,但谱系出现断代,且在一甲、八甲史氏的族谱中没有有关记载。只有在《遇其逐逐》(民国三十八年)碑文中有:“·······始祖原居江南江宁府,川通人,伦祖迁移顺天府永清县筑室得金,公与溧阳弥远祖同行,伦祖以上三十八世(永)清县茔内三世。天泽祖迁居获鹿东岳村,茔内二世。灼祖守任永清县县长,指日高升与平定州举官,移徙上荫营。至万历年间,温祖以上代远年湮,历茔不能深久……”
在《阳泉市地名志》(1994年)一书中,记载着街上村史氏是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定居于此。杨树沟村史氏是在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宏恕、宏仁、宏智兄弟三人由街上村迁至杨树沟村定居的。这个史氏家族,从始祖温公算起,至今已传二十余世,有规范的编名,几百年来世代族人按字(世)取名,辈份不乱。其中,第十八世“梅”字辈,在街上村就有120人之多。其中,第十八世“福”字辈,在杨树沟村就有70人之多。
世居盂县的以柱祖为始祖的史氏家族是一支仅次于史灼家族的阳泉史氏。据盂县《史氏族谱》(1983年)记载,四十二世祖史柱,由焦垈乡徙居盂县洞门坡。史柱父为史天安,职受宣权,真定万户侯。下传至四十六世祖史元凯为丁酉亚魁;史元善为安邑教谕;史登科为诰赠大夫祀乡贤。四十七世祖史文焕为(明)丁酉举人、戊戌进士,官至陕西
布协两政一品荣禄大夫,两次恩诏赐莽玉,进爵方伯;史文炜为(明)奉政大夫,刑部广东司郎中;史文炳为(明)文林郎,凤阳府蒙城知县。四十八世祖史必遵为奉政大夫,湖广上(巡)湖广道;史必显为甲午举人,文林郎凤阳府蒙城知县;史必载为鸿胪寺暑丞。四十九世祖史卷为候选县丞;史殿杨为绛县训导。五十世祖起唐为庠生;史绍唐为监生。五十一世祖史学苍为辛酉举人。五十六世祖史联第为庠生。如今,居住在盂县前元吉村史氏、盂县城内的史氏、郊区荫营镇坪上村的九甲史氏、西梨庄村史氏、桥上村史氏都是盂县史柱祖的后裔。
据《白家庄村史氏由来》(2001年)记载,清乾隆年间(1760—1755年),居住在盂县清城寨垴村史成之四子史名兴、史名远、史名阳、史名某(河北获鹿),因交不起官家粮税,从居住地连夜逃往外地,以防官府捉拿。
史名兴跑到郊区的白家庄村,为白家庄史氏之始祖。史名兴生二子:长子史亮、次子史印,他们居住在东安场,以农为生。史亮生七子,长子史登朝、次子史登玉、三子史登玘、四子史登宝、五子史登福、六子史登禄、七子史登祥。兄弟七人长大成人,改变了白家庄村史氏家族弱小孤单的局面,家族势力蓬勃向上、兴旺发达、人旺财增,建造了十世祖史宝、史实、史金励等居住的土窑洞,后发展到整个红沟,成为史氏家族集中居住地。此后,史氏家族就正式确立为七股行事。
史名远跑到阳泉市郊区的驼岭头村,为驼岭头史氏始祖。
平定县张庄镇史家山村口的龙天庙中的《龙天神祠五道庙碑记》记载,明代天启三年(1624年),史家山村就有史氏族人居住,他们是史友福与长男史应奎、次男史应金、三男史应登,史周与次男史高选、长男史高登,史英与男史金山,史鸾与男史玉山,史友贵,史岳,史亮,史友雷,史钱。至今,并无文字资料记载这支史氏族人从何处迁来,始祖为谁。如今,这支东回都五甲的史氏族人分布在平定县张庄镇史家山村、赵家庄村、前石窑村。
人类发展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家族人口数量的递增,家族谱系的延续,家族文化的发展。从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7年),四十三世史灼到平定州做同知至今,阳泉史氏家族有近700年的历史。近700年来,阳泉史氏家族虽几经战乱、社会变革和数百次迁徙,始终没有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人口数量由当初的寥寥数人繁衍到了三万人之多,家族谱系也从四十三世传承到了七十余世,而文化的传播发展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创造了今天看到的足以让阳泉史氏族人引以自豪的深厚的家族文化。这些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和遗存下来的史氏家族文化载体,包括祠堂、庙宇、院落、坟墓、碑碣、族谱,遍布全市、辐射邻县、令世人瞩目;涉及史氏家族的文化形式,轶闻、传说、习俗,文献等源远流长、为数颇多,它们都真实地再现了祖先们可触摸的长存痕迹。
编著者挖掘整理阳泉史氏家族谱系和文化,说的夸张一点,只是想通过此举,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唤起族人呵护家族文化,弘扬家族文化意识,进而弘扬正气,倡导教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会。
【自《普护堂随笔》史文岱 发表于2011年7月18日《阳泉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