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丨学会节制,才有真自由
01
前不久,一则名为“多地奢侈品门店大排长龙”的消息上了热搜。北京朝阳区某 SKP 商场爆满,即使在工作日,仍有不少人在奢侈品门店选购商品。甚至,在一些门店,要等待15分钟以上才能入店。在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原来疫情影响到的只有我”的时候,央行发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截止二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高达854.28亿元!
不会节制,变味的“消费自由”,值得每个人深思。靠着每月最低还款过度,苦苦支撑到下个月发工资,深陷在还完一波再来一波的恶性循环的人,不在少数。
小华就是其中之一,口红、衣服、包包、奢侈品,凡是看上眼的东西,哪怕刷爆信用卡都必须立刻拿下,以“富养自己,及时行乐”为口头禅的她,习惯用未来的钱满足当下的欲望,殊不知一次工作上的疏忽,让她丢了工作,巨大的经济空洞瞬间将她笼罩在了黑暗之中,最后,她不得不卖掉了仅有的一套房来填补亏空。
“所有命运赠予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生活中,每个人或许都会有毫无节制地放纵欲望的时候,但是纵欲带来的自由和满足,其实都是暂时的;但纵欲带来的代价,却藏在生活的暗处,不会消失。
02
提起22岁,你会想到什么?充满希望、充满活力、是人生里的大好时光;但也有人说,是一个被欲望操纵的支离破碎的人生——那是22岁的小何的人生。他曾经是某985院校法律专业的一名高材生,本该前程似锦,但“负债十万”四个字,就像是一把利刃,把他本该拥有的一切,齐齐斩断。而这一切恶果,皆源于纵欲。他说:“30岁之前,我的人生不属于自己,属于那些P2P的经营者。”
大学的时候,为了满足消费欲,小何迷上了校园贷。那时的他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每个月还两百块而已,从生活费里省出来就好了。但是,欲望是很难填平的,从最开始的一部手机,慢慢变成了动辄几百上千的名牌服饰,甚至是一辆车,最终欲望将他吞噬,人,成了欲望的载体。
正如他自己后来回忆那段经历时说的那样:“第一次发现借钱这么容易之后,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然后就有无数次。直到最后的总金额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直到最后我不得不去面对自己的家人。”本以为那些“来得容易”的钱是“自由”的通行证,没想到却变成了压倒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03
人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不断学会节制,只有这样才能面对好自己的欲望、情绪、执念。人要节制自己的欲望,要掌控自己的需求。因为欲望太多的人,不可能会满足的。
太多人的欲望被无限放大,从一时的必要需求转为炫耀的心理,是不经意间的,很多人,并不是输在能力上,而是输给和自己的能力不匹配的欲望上。
拥有了富人的消遣方式,却没有富人的消费能力,月初消费着消费不起的商品,月末承受着承受不起的债务。他们不知道,不顾自己的能力放纵心中的欲望,真的会毁掉自己的人生。
《一个购物狂的自白》里的女孩丽贝卡,她购物成瘾,衣帽鞋包多得家里都堆不下了还毫无节制。结果就是,搞砸了工作,也弄丢了爱情。电影里有这样一句台词:“这世界一团糟,是因为东西被拿来爱了,而人却被拿来用了——被欲望用了。”
04
聪明的人生,是懂得节制。《论语》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黄帝内经》讲:饮食有节。这些和我们民间常说的“吃饭要吃八分饱”不谋而合。节制,作为一个主观的行为,最能充分表现一个人的自控力。
节制绝对不是对一种束缚,它意味着对自身有一种合理控制,意味着我们对事情的发展有长远且清晰的规划。
欲望总是会迫使我们想要立刻拥有一切,让我们做出很多急功近利的事,但真正高级的人生,不仅在于合适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更是控制自己在不合适的时机不做不该做的事。节制并不是对幸福的一种抹杀,很多时候,一时的克制是为了更多的“甜”。我们都想要肆意放纵人生,殊不知放纵的前提是要学会收敛和节制。
从每一件小事,比如控制熬夜,控制体重,控制消费,到控制内心的妄念和冲动。学会节制,才有真自由,生活的幸福也将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