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说“干砖不上墙,湿木不做门”,这是为啥?有没有道理?

在与自然界长期的相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农业生产实践,农民朋友也总结出了不少很有参考借鉴作用的经验。不一定有多么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很多农村老人也可以说出不少很有指导意义的话语,这就是劳动者们智慧的传承。

曾经通过村里的老人家讲过这样一句话,“干砖不上墙,湿木不做门”,我听得不知所云。我不知道什么样的砖是湿的、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木材是干的,不同的含水量对于使用也会有相关的影响吗?这是还是未曾听闻的。怀着好奇的心,我找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请教了这个问题。老人说并不是没有人讲,只是讲的范围比较小,那只是农村工匠们之间才会经常说的话题。原来这些传统手艺,还有这么多讲究的地方。

一、「干砖不上墙」是什么意思?

这个主要就是讲的泥瓦匠在建造房屋建筑时候的技巧,意思很明确:就是砖块比较干燥的情况下是不能够用来砌墙的。这是为什么?老人告诉我,土砖或者是烧制处理过的红砖、青砖,还有现在用得比较广的水泥砖,在出售的时候都是很干燥的。在砌墙的时候就要先用水浇湿或者在砌墙师傅旁边放一只小水桶,将砖打湿以后再砌墙。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增强混凝土和砖头之间的粘性和吸引力更强,更不容易移位、脱落等,从而更加的稳固。

二、「湿木不做门」是什么意思?

使用木材、木料制作门窗、家具和常用工具等,这些都是木匠活。砍伐到的木材也有含水量的差异,又的木头含的水分多、比较重,也有的木头很干燥、所含的水分更少、重量也比较轻。通常来讲,木材当中的水分越少就能够用得越久、质地也更加坚硬,木材的含水量过大也很容易发霉腐蚀。有经验的木匠们都不会使用含水分过大的木材来制作门窗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随着木料的风干,如果做成了门、窗等比较轻薄的家具,就很容易产生变形。只有等木材自然干透、水分蒸发到含量很少的时候,木材的物理性能才更加稳定。

三、这两句话用于现在有道理吗?

准确的讲这两句话也是典型的农村俗语,对应工整、前后呼应,并且是以前人们在生产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一种传统文化。我们知道,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和进步,很多以前的民俗谚语都不一定能够再适用于现在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那么“干砖不上墙,湿木不做门”有没有道理呢?Ⅰ、这两句话很有科学先见。干与湿,既是物理性能的表现,也是影响物体当中分子运动的重要因素;湿度、含水量的差异,分子运动的速度也会有差异。Ⅱ、这两句话并不是绝对成立的。假如在某种特定环境下,这两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一旦改变了某些因素,结果也就可能会变化,比如潮湿、低温的冬季,干燥的砖也是可以砌墙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