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新房19000元/㎡!?你怎么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讲三个小故事。
1
我的二表哥。
他今年差不多40了,但还过的像个愤青,跟少年的他没有什么改变。
他喜欢谈论国家大事,假如你想知道中东战局、沙特俄罗斯石油减产之谜,或美国昨夜有多少确诊,以及对统计局数据哪里有疑惑、什么行业潜规则最多,猪肉大米是不是要涨价...
你都可以问他。
二表哥家境很好,从小父母宠着,物质给的很够,一路优质教育下来,进入金饭碗单位。
可没干多久就辞职了。理由是看不惯部门小李总给领导倒茶、“献殷情”;看不惯新人小张每次开会都积极的汇报工作、“挣表现”...
家长陆续给了几次钱,创了几次业,最后都亏了。
直到现在,他还是认为自己很能,把失败,全归咎于社会、环境,抱怨不公平,埋怨制度、机制。
2
大表哥的故事。
当大表哥还是个小孩的时候,他父亲就不幸去世了,家道中落。
家境清贫的大表哥,一直特别懂事,一路也很稳。毕业考入事业型单位,最基层、月薪几百元,但他任劳任怨,兢兢业业。
我知道,他的懂事,源于珍惜。
恰恰因为做事勤恳,为人随和、三观正且行事稳健,40多岁的他,现在已经是单位中层管理干部,生活状态,较少年时,有了天壤之别。
与二表哥相比,似乎也有了截然不同的状态与人生。
3
大V的故事。
前几天跟人讨论一个互联网大V。
这些年,他一直喜欢在网上喷,喷人喷事喷社会。因为喜欢喷,且喷的态度鲜明用词刻薄,也就逐渐积累起众多觉得他喷得好的粉丝。
但最近有一段时间了,我发现大V变了,他变得平和、睿智,开始用他那博古论今,干摆渡众生的事了。
是什么改变了他?
我们知道,网红经济就是要有流量。
有了流量,金主就来了。
当大V一个月开始收入800000元,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自我价值变得可以量化的时候,一个尖锐愤青,摇身一变,成了得道的高人。
4
还是当我们活的相当舒适、自信有底气的时候,就会变得性情平和、淡然自若、宠辱不惊?
这三个故事,套用在最近关注成都VS重庆楼市的朋友们身上,挺合适。
成都最近又出地王了。
15600元/㎡的起拍价;成都三环内,挺优质地块。
最后,他被建发拿下,楼面单价19800元/㎡,同时还需要无偿移交7%的租赁住房。
算上这部分成本,这块地的楼面实际单价,大约会是22396元/㎡。
这个价格让很多人high了起来。
因为地价都如此,房价呢?
突然之间,成都楼市一片看涨:面粉比面包贵,岂有不涨之理?
抢房的人更加兴奋,“地王”之后,据说报名摇号买新房的人数暴多!
或许大家都认准了“买到就是赚到!”
突然之间,重庆人,不开心了。
有点灰灰的感觉。
5
没想到突然就火了,有了22万多次播放。
可还没来得及高兴庆祝抖音号终于突破3000粉丝,我发现这条抖音1000来条留言讨论,让我特别的揪心。
我回复了十几条就玩不下去了,只能含着泪让阿莎应付一下。
留言的人,大致又会有这几种表达:
(1)重庆人收入低,就该低房价,跟成都没法比
(2)重庆低房价是好事,更低才好
(3)重庆地价便宜,房价便宜,才能吸引人才
(4)成都只是会炒作,我们不屑一顾
(5)重庆XX不好,XX不强,XX不行...总之,该便宜
重庆其实最近也在积极土拍,蔡家、中央公园、巴南等地。
但开发商都相对显得理性克制,到份了,就不举了,没有特别的冲动。
相比之下,成都的“单价地王”,则显得:开发商积极,踊跃,敢开价。干出了很多超出预期的事!
我揪心什么呢?
对楼市来说,预期高于一切。
土拍,反映了预期;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又基于城市价值。
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种种互联互通的政策开始铺开之时,如果成都更强势,他对于重庆,就会有“吸血”之势。
比如“成渝公积金互认”这件事,自然是哪里的房产更有价值,就会吸引对方的人来利用公积金政策,搞搞事,贷个款啥的。
地价高,房价高,对于有实际购房需求的当地居民,当然不是好事,因为成本更贵了。
但是,由此带来的“上涨”预期,并由“上涨”预期带来对城市价值的认同感,与对未来成长性的看好,才是这件事的关键。
成都好=地价、房价高
成都未来预期好=房价未来会更高
你说人才会流向哪里?
成都那些看着“地王”出生,却屁颠屁颠赶紧跑去摇号抢房的人,你去问问他们,到底觉得高房价好,还是低房价好?
我揪心的,是大家的抱怨埋怨、不够自信、以及很多的“主观认知”不足。
6
这是贝壳二手数据统计的最新跨省买房数据。
我们惊讶的发现,在四川每5个外地购房者中,有接近1个是重庆户籍!(18.9%)
而每100个在重庆买房的外地购房者中,只有2.7个是成都户籍。(2.7%)
不要跟我说重庆人穷,收入低!
也不要说房价越低越好!
老铁们,重庆的购房人,悄悄咪咪的被拉走了很多啊!
当然,也有个好消息,那就是:相对于成都,上海、广东、浙江等东部省份的人,更愿意在重庆买房。
虽然有成都限购重庆不限购的因素,但实质上,重庆楼市在全国范围内的关注讨论度,是高于成都楼市的!
7
有碍于一段特殊历史时期,在复杂因素的交织下,重庆的城市发展或许受到了一定影响。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层面,新产业转型升级层面,居住理念更新,甚至包括营商环境、效率等等方面,很多地方确实都还不如人意。
更为显著的是,我们普遍对房产金融属性的理解程度,很一般。
在一波行情里,被外来投资群体“降维打击”“教育了一下”。
或许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重庆人对重庆房产的价值理解,不够自信,不够坚定。
有一小部分人,反而会借题去寻找城市发展中的弊端、不足,去放大不足。然后埋怨、抱怨,传播负面情绪。
有些人干脆破罐子破摔。
这些人,是对,还是错?
8
周末的时候,我出去逛了一下售楼部。
偶遇一个劲爆的消息!
就这里,蔡家的龙湖三千庭,我让置业顾问给报了个价,一折算,居然是套内19000元/㎡!
(建面约140㎡的叠院洋房,225万起!)
看到了没有?还是起价!
听完以后,我强装镇定,也没好奇的去问为什么敢报这个价。我嘴角微微一扬,会心一笑。
蔡家19000?你如何看呢?
9
重庆房价一直没有成都贵。
我依稀记得,也就是08年汶川地震后一小段时间,两地均价最接近。而上一次重庆全面占压倒性优势时,或许要追溯到陪都时代了。
毕竟那时上海几套都才能换重庆一套。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从某种意义上讲,“成渝双城经济圈”对重庆而言,是一次弯道超车的绝佳时机。不是说要去超过谁,而是要趁着这次史诗级的机遇,倾注一切资源,把过去或许遗失的时光,补回来!
而我相信,从上至下,重庆都完全没有问题。
同时,当两地联系越发紧密,城际交通逐步颠覆通勤效率之后,这盘棋上,房价低洼地的一方,自然很快会被填平啊。
所以说,重庆的好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