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个性” 追随“需求” 关注“品质” ——天宁融合新空间
近日,光华学校作为常州市天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相关负责老师走进直播间,受邀参加了FM103.4常州新闻综合广播《城市会客厅》11:00-12:00档关于“融合教育”的专访。随着11月26日,在勤业中学召开的常州市融合教育的特色推进大会,以及在常州新闻综合广播每年进行的蓝动常州系列活动开展,更多人知道了“融合教育”。
关于“融合教育”,你关注的干货都在这里。
什么是“融合教育”?哪些人需要“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是一种让大多数残障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增进在普通教育环境中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融合教育需要整合更多的教育资源,为不同需求学生提供更有个性化的教育服务。特殊需要儿童和一般人群交流、融合,最大限度的减少与社会的隔离。融合教育服务对象主要有九大类别,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智力障碍、言语障碍、肢体障碍(脑瘫)、精神障碍(孤独症)、学习障碍、情绪行为障碍、发育迟缓。融合教育是一种全纳教育、包容性教育、支持性教育,不仅重点关注残障学生,而且关注全体学生和每一个有特殊需求的学生。
有一位专家说“融合教育更多的是成人世界的融合”,为什么这么说?有什么具体的意思在里面呢?
非常高兴来做解读,在特教工作一年多,我觉得特殊儿童的家庭也好,还是周边的环境也好,其实,我也深刻感受到我们小时候这样的孩子也存在,我们也只是把他们当做玩伴(小伙伴),很多的家长可能会认为这些学生比较特殊,我们的孩子跟他的沟通、交流等方面可能存在障碍,我们要远离。所以,最大的融合是成人世界的融合,最大的改变是成人观念的转变。
作为天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融合教育做了哪些工作?
很高兴来介绍我们天宁区教育局、天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在天宁区做的一些事。我们天宁区现成立了21个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其中幼儿园8个、小学8个、初中5个,从而实现普通学校中资源中心学段全覆盖,街道(乡镇)全覆盖。通过21个资源中心辐射到整个天宁区每所学校的特殊学生。
目前,全区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的残疾儿童少年253人,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儿童95人,接受“送教上门”的中重度残疾儿童137人。为进一步加大对这群特殊儿童的教育和服务质量,天宁区高度重视教师资源配备,启动了“专、兼 志愿”的人员结构模式,全区现有专职资源教师21人、兼职资源教师45人、志愿者156人,巡回指导教师17名,全力保障融合教育的质量和内涵发展。
普通学校一个班学生众多,对于任课老师来说,既要关注特殊学生,又要关注班里的其他学生,融合教育对任课教师有什么要求?
作为教师,我们都一贯做到因材施教,融合教育就是要求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所以融合教育对教师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更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能够自学心理咨询类书籍,学会从心理上引导学生,掌握多方面教学技能,才能真正胜任融合教育。一般来说,教师会在各种学校活动及日常教学中无痕地实施个别化教育策略,让特需孩子获得特别的关注。像我们博爱小学徐老师对班上各方面都很弱的昊昊同学不离不弃,6年来投入了大量精力给予了这个孩子特别的关注,语文课想尽一切办法引导昊昊参与课堂鼓励他大胆发言等等。今年6月份,昊昊同学小学顺利毕业时与以前判若两人,成长为落落大方非常自信的阳光小伙了,他的父母亲也非常感激徐老师的付出!这样的例子在天宁普小资源中心还有很多……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更是国家的栋梁。孩子因为某一方面的原因,如果不能正常入学,做父母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而且比别的父母付出更多更多的艰辛。因而,我们每个人有责任也有义务,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快乐地学习知识,信心百倍地踏入社会的大门。
今后的融合教育工作,将有哪些新举措?
今年是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收官之年。在2020年融合教育推进会上,市教育局局长杭永宝指出:“办好特殊教育”,是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和新任务。他提出:融合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要不断加强基础建设,健全体制机制,“融爱”、“融德”、“融志”、“融教”、“融学”、“融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践行以生为本理念,多方协同联动,聚力发展。2021年即将颁布的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把融合教育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后期的融合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社会、家庭、普通学校老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共同参与、一起助力,一起把融合教育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让我们的教育惠及到每一个孩子,优质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天宁融合教育,我们尊重“个性”、追随“需求”、关注“品质”,在天宁教育“优质均衡”的大背景下正自下而上,拔节生长。
(常州市天宁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根据录音资料整理)
融合教育的路还很长,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融合”是一件充满希望的事情。从城市到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融合教育”。这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工作,除了教育部门,更需要我们的学校,需要家庭,需要家长,需要老师,甚至需要每一个在学校里面,普通孩子和普通家庭共同来配合去完成。
融合教育,
已经在路上,
融合教育,
未来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