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之声】魏书生老师回到社旗二中
今天日子无限好,当代教育名家魏书生老师再来我校——社旗县第二初级中学。今天正是我校被授予“全国魏书生教育思想实验学校”一周年的纪念日。
每个社旗二中人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授牌仪式的盛况,2017年3月19日那天上午8点,魏书生老师亲临我校,在授牌仪式上,他微笑着把写有“授予社旗县第二初级中学为全国魏书生实验学校”的铜牌递给余吉强校长,余校长郑重地从魏老师手中接过铜牌,社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白国辉为魏书生老师颁发聘书,聘请他为实验学校的名誉校长,接着魏老师为全体师生作了报告。
转眼一年过去,魏老师那平和朴实、富有哲理的话语如涓涓细流,至今在师生的心间流淌,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一年来,大家天天盼着魏老师回校指导工作,今天终于把魏老师盼来了。
八点三十分,魏书生老师在《教育时报》驻南阳记者站站长姚文全,社旗县教育局副局长李永敬、李性德和中国魏书生教育思想院秦远晴副院长的陪同下,准时来到会议室。他春光满面,和蔼可亲,步伐轻快地踏上主席台,大家一看到自己心目中可亲可敬的魏老师,先是瞬间安静,继而报以热烈的掌声。
魏老师走上主席台,脱下深蓝色的外罩,露出里面的深蓝色西服、白色的衬衫,就连西服面筋上那枚金黄色的周恩来像章也清晰可见。他一如往常站着作报告。他面带微笑,深深一鞠躬,报告会便在诙谐轻松的开场白中开始了。
魏老师认为做教师的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守住守住再守住,坚持坚持再坚持,发展发展再发展。坚守快乐的阵地,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好日子、坏日子、热日子、冷日子都要好好过日子。他说自己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当老师时,带领学生过日子,带领学生听、说、读、写过日子。“读书是享受,写作是享受,教学是享受,散步是享受,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是享受,教育就是享受生活。”他还谆谆教导老师们要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他说“身体是本钱,人很渺小,生命很短暂,所以才应该格外地珍惜,活得快乐一点,有效一点,对别人有用一点。我没怎么想过追求卓越,就愿意多做事,高高兴兴地做事,做了一件事又一件事,如此而已。”
台上的魏老师讲到忘情处,神采飞扬,时而像表演小品,时而像单口相声,时而像快板书;节奏忽而舒缓,忽而明快。台下的老师们听得如痴如醉,时而凝神谛听,时而捧腹大笑,不时爆发出阵阵的掌声。魏老师的报告,我听过多次,但百听不厌,每次都是常听常新。聆听着魏老师的报告,我心顿悟,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不仅在于他有一个响亮的姓名符号,还在于他由健康的身心生成了一种先进的思想,更在于他用一定的方式让这种先进思想传播,普惠世人。魏书生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人,他确有伟大的神力!
报告会结束时已经是11点多了,魏老师顾不上休息片刻,就来到九年级的两个实验班,这两个实验班魏老师一直牵肠挂肚。18日下午,余校长和我在接魏老师来社旗的路上,他不止一次地询问班级的情况,我们也向他做了汇报。
原来我校九年级有10个教学班,每班都有上百人,班级人数多,学生程度参差不齐,不利于培优补差。2017年秋期,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在征求家长支持的基础上,先在九年级级段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将所谓的"双差生"设立两个实验班,共150人;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也是自愿报名,择优聘用;学生自愿参加,若不想到实验班,还留在原来的班级。魏老师当时听了我们的汇报,再三询问学生是不是自愿的,家长是不是自愿的,老师是不是自愿的?得到我们肯定答复后,魏老师说“三个自愿好”。他还关切地询问,班主任和课任是否负责,有无爱心?他谆谆叮嘱余校长,这两班的老师,一定要挑选有爱心的老师,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要根据孩子的学习程度,采用适合他们的方式方法教学,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干,千万不能不管不问,把孩子撵回家去!魏老师的这句话带着浓重的东北口音,关切中透露着智者的忧虑。
他先走进九(11)班,面带微笑地询问学生,“你们在这个班幸福不幸福?快乐不快乐?“快乐的举手”,当他看到学生都举起手来,听到每个孩子响亮“快乐”的回答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然后他又问学生“每人的20条优点是否写下来啦?”学生回答“都写了下来。”他接着又问,“20条优点写下来以后,放到哪里了?”学生说“贴到教室前面的墙壁上了。”魏老师走到墙壁前看了又看,并用手机拍了照。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们,自己的20条优点,应该写两份,一份贴到墙上,另一份贴到日记本的第一页,经常看一看,自己的优点长处要坚守,并将其放大;他还建议学生写日记,坚持道德长跑。他勉励孩子们要不断地成长,每天都快乐地生活;最后他还问学生:“你们是不是自愿来到这个班的?老师和家长强迫了吗?若是自愿的,请举手!”当他看到孩子们都高高地举起了手,这才放心地离开了教室。魏老师又到九(12)班,挑几个小组的学生每人说出自己的优点,当他看到孩子们都能说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教育就是激励,教育就是寻找自己的优点,放大并积累,用一辈子去坚守凝聚,怎么能不成功呢?魏老师就是一个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更关注这个孩子的上进心。
每到一个班,魏老师先讲后问,与学生倾心对话,学生对初来乍到的“魏爷爷”一会儿功夫就热乎起来了,围上去同魏老师合影留念。从交流中他了解到,这两班的大部分孩子都比原来有了进步,他连声说好,并嘱咐我:“陈曦,你要关注这两个班级,关注孩子们的成长,把过程性的材料收集好,一定要真实——如果孩子们思想品格和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可以将这两个班的做法推广到全校。”
魏老师教育勤勤恳恳,真的是诲人不倦,一做完报告就深入班级,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亲切交流,这正体现了他的“教师要牢牢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魏老师认为:一个教师既为学习好的、听话的、优秀的、守纪律的学生服务,也得为后进生的学生服务。老师要研究不同的班级,对学生提供不同的服务。在他眼中差生也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有积极、好学的一面,教师就要唤起生心灵深处真的、善的、美的一面,要善待学生,善待差生。这就是一个教育家的情怀!
魏老师不仅关心孩子的成长,还关心每位教师的成长。他反复叮嘱余校长,要告诉老师们注意锻炼身体,坚持写日记。他还询问我们班级管理情况,教导我们要从内心深处真正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助手,凡事多和学生商量,和学生建立互助关系。他说学生愿意接触没有架子,和他们说心里话的教师。他勉励我要更加深入课堂、深入学生内心,享受育人、教书、阅读、写作的快乐!他那慈祥的面庞,温和的话语,亲切的目光,既像一位可亲可敬的师长,更像一位仁慈的长者。
魏老师在教书育人上采用民主科学的方法,把工作往深处做、往细处做,可在生活上却很素简。
我不止一次地听魏老师说“自己的生存成本很低,烟酒茶糖不沾,瓜果梨桃不吃,鸡鸭鱼肉不碰。”健康的生活态度让他连续38年没有请过一天病假。他这次来到社旗时正是吃晚饭的时间,他建议到学校食堂吃饭,当余校长告诉他学校没有寄宿生也没有食堂时,他说“有馒头,一个菜就够了,两个菜对我来说就是过年。”大家尊重魏老师的意见,晚饭吃的是素菜,看着他拿着馒头就着白菜有滋有味地吃着,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这就是当代教育名家魏书生老师。
晚上到宾馆住宿时,他得知学校提前给他订的是套房,坚持换标准房间。他说:“自己不住大房子,住大房子睡觉不舒服”。大伙儿拗不过他,给他换了标准房间。他每到一处,总怕给人添麻烦,喜欢简简单单。当天晚上,他和我们道别时,说第二天早上自己一个人吃自助餐就行,不让大家陪同。
在社旗,魏老师19号上午先给老师们作报告,再和师生交流座谈,离开学校时,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那天中午六个人在一起用餐,萝卜粉条、水煮白菜、绿豆芽、芹菜炒木耳、凉拌莲菜、凉拌苦菊,没有山珍海味、大鱼大肉。白萝卜,大白菜,白馒头,小米粥,白面条,魏老师吃得香甜,喝得可口,他说“有馒头、有白菜就够了,这个饭谱自己吃了几十年,一直没变。”他先吃完饭,笑着说“都随意,都随意,我就这样”。和魏老师在一起吃饭,大家都感到他很家常,就像自己的家人,跟他在一起真舒服,真随意,也没有一点儿负担。
魏老师身为名家大师,却没有一点架子。他待人亲切随和,就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老师们听完了报告,争相和他合影留念,魏老师来者不拒,而且总是面带微笑,一些老师拿着书请他签字,他也是微笑着,签了一本又一本,直到人人满意为止。
魏书生老师来河南,我记下了他的这几日的行程,3月17日上午在灵宝参加河南省第22届语文年会,当日下午来到内乡,18日上午为内乡菊潭学校教师作报告,下午给学校授牌,和师生座谈交流,合影留念,晚上来到社旗,19号上午8:30来到我们学校,中午12点多离开学校,吃午饭时已经一点多钟了,下午2:30又赶赴人民会场为社旗县的教师作报告,6点报告结束后,又被簇拥而至的老师们拉着合影留念,一直到晚上七点才吃上晚饭,八点赶往南阳,乘坐晚上九点的飞机回北京。
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不顾舟车劳顿,一路风尘仆仆,奔赴一个又一个会场,连续站立几个钟头,作了一场又一场报告,会前神采飞扬,会后依然步履矫健。有人说魏书生老师是“神”,那么是什么创造了魏书生老师的神奇?我想魏书生老师“神”在一个“爱”字上。魏老师爱读书学习、爱教书育人、爱学生、爱当班主任、爱教语文,爱教育。是爱,创造了魏书生老师的神奇,魏书生老师淡泊名利、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才是真爱、会爱与大爱的表现,让人敬仰。
魏书生老师不仅是魏书生教育思想的缔造者,更是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布施者”。他用执着的信念肩负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教育使命;他用非凡的智慧担当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格的伟大重任。魏老师情系社旗县第二初级中学,他关爱二中师生的博大情怀,感染着每位二中人。老师们纷纷表示要像魏老师一样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让“爱”的种子在社旗二中这片沃土“发新芽,扎新根,抽新枝,长新叶,开新花,结新果”。
陈曦,当代教育名家魏书生老师首位导师制学生,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语文十大年度人物,市级优秀班主任。在《作文指导报》《教育时报》等报刊上发表二百多篇文章,编著出版《初中古诗文讲译练》两本专著。二十余年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