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脑溢血临床特点观察

脑溢血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患者死亡率较高,属于一种高风险性疾病,是脑血管疾病中一种最严重的疾病,也是引起中老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所有脑卒中约占20%~30%。引起疾病出现的原因主要有糖尿病、高血脂、血管老化、高血压及吸烟等密切相关[1]。患者常常因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发病,死亡率相对较高,存活者多存在程度不等的认知障碍、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后遗症。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60例脑溢血患者,对其不同年龄段的发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60例脑溢血患者,其中37例为男性,23例为女性;年龄在25~80岁之间,平均为(58.2±2.3)岁;其中23例年龄在24~55岁之间,将其列为中青年组,37例年龄在56~79岁之间,将其列为老年组。所选的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

1.2发病诱因

中青年组中11例因过度疲劳,5例因遇到情绪紧张,遭遇性应激性事件,4例因剧烈运动,3例无明显诱因。老年组19例由于生活事件引起的情绪紧张、遭遇性应激事件,6例由于劳累,7例由于用力排便,5例未见明显诱因。

1.3诊断与治疗

所选患者均进行头颅CT检查证实为本病,出血量在7.5~87ml之间,平均为(44.9±2.3)ml;经过CT检查出血部位,11例中青年组基底节区出血,4例为大脑溢血,3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为脑室出血,3例为脑干出血,1例为小脑溢血。老年患者中,23例为基底节区出血,6例为丘脑溢血,4例为大脑溢血,2例为脑室出血,1例为脑干出血,1例为小脑溢血。所选的60例患者均运用常规脱水、神经营养剂、调整血压、预防并发症、止血以及支持治疗等方法,23例患者实施颅骨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

1.4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所选脑溢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原因、起病方式以及临床表现。

2结果

所选60例患者中,54例病因明确,占90.0%,其中44例为高血压,占73.3%。中青年组和老年组患者脑溢血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特点均有所不同。中青年组9例为高血压,7例为脑血管疾病,2例为其它内科疾病,3例为脑肿瘤,2例为病因不明。老年组27例为高血压,3例为脑血管疾病,5例为其它内科疾病,1例为脑肿瘤,1例为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中青年组11例患者表现为剧烈的持续性头痛、呕吐,6例表现为意识障碍。老年组24例出现意识障碍,10例出现剧烈持续的头痛、呕吐,3例存在大小便失禁,还有个别患者以精神症状、癫痫发作以及眩晕症状发病。

3讨论

突发性脑溢血主要见于40~70岁间中老年人群。发病主因为脑内微血管破裂、血压突然升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脑出血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硬化、病变相关,血管的病变与糖尿病、高血脂、血管的老化、高血压以及吸烟等因素相关[2]。脑溢血具有高致残率、高发病率以及高病死率等特点,主要原因依然是高血压。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饮食习惯不良,摄入大量脂肪食物,导致高血脂、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老年人脑溢血主要是在生活中发病,临床上多见于昏迷患者,有时伴有呕吐、头疼等前驱症状[3]。由此可见,在脑溢血的发病机制中,脑溢血所占的位置极其重要,因而应积极防治高血压,改善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特别是在老年患者中,应提升预防三高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及知识普及,有效的预防脑溢血出现。

传统观点认为,脑溢血属于老年性疾病。近年来,中青年患有脑溢血疾病的例数越来越多[4]。相关研究指出,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酗酒是导致中青年脑溢血的主要因素。所选的60例患者中,54例病因明确,占90.0%,其中44例为高血压,占73.3%。中青年组和老年组患者脑溢血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特点均有所不同。中青年组患者中,9例为高血压,7例为脑血管疾病,2例为其它内科疾病,3例为脑肿瘤,2例为病因不明。老年组患者中,27例为高血压,3例为脑血管疾病,5例为其它内科疾病,1例为脑肿瘤,1例为病因不明。随着现今生活节奏的增快,发生脑溢血患者的年龄呈年轻化发展,因而进行自我情绪调节,以免出现过度劳累或者强烈应激是积极预防中青年脑溢血出现的有效方法。

本文研究表明,中青年组中的11例患者临床上表现为剧烈的持续性头痛、呕吐,6例表现为意识障碍。老年组的患者中,24例出现意识障碍,10例出现剧烈持续的头痛、呕吐,3例患者存在大小便失禁,还有个别患者以精神症状、癫痫发作以及眩晕症状发病。脑溢血后全脑出现的症状即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这是因颅内压变化,血性脑脊液的刺激以及上行激活系统的损害所引起。然而老年人由于程度不等的脑萎缩,因而对血性脑脊液刺激、颅内压增高等并不敏感。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差,收缩能力降低,脑萎缩后大量神经纤维及神经元小时导致脑组织密度降低,组织疏松,不容易止血,而且还会继续增多,因而,出血量相对较多,更容易进入到脑室内。

本文研究表明,脑溢血发生部位最常见的为基底节区,这一现象在中青年组及老年组中都有体现。脑溢血急性期的内科治疗具体包括血压调控、脱水剂、止血及应用抗生素、人工冬眠疗法等等。实施选择性定位钻孔将血肿清除,减轻颅内压,治疗基底核脑溢血的操作更加简便,对患者来说创伤性更好。本文作者对科室近几年运用上述方法进行治疗的急性期脑溢血患者进行分析,脑疝得到了良好的控制,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治愈率,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比较不同年龄段出现脑溢血患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对每个年龄段人群出现脑溢血的病因及特点进行分析,指定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脑溢血的出现,更好的降低患者出现脑溢血的病死率及致残率,临床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