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鬼夜行丨日本的这些妖怪竟从中国来
传说大约是在平安时代,京都是个怨灵出没、妖怪横行的世界。
一旦黑暗降临,蛰伏于各个角落的鬼怪,就在京都的大道上成群结队的游行起来。它们毫不掩藏,恣意狂欢。
然而这浩浩荡荡游行的百鬼中,原产自日本的却不多,他们大多是从中国东渡而来的。中国的鬼怪到了日本后,让中国人自己都目瞪口呆。
仔细看绘于15世纪左右的《百鬼夜行绘卷》中正在游行的百鬼,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物,比如长了口鼻的木鱼、琵琶、瓷碗、茶锅、伞等。
成了精的器物,在日本的妖怪文化里就叫做“付丧神”。
一件物品被主人使用99次以上就会成精,一旦遭到损坏或者被丢弃,就会因心生怨念而变成付丧神,给人间带来危害。
不过日本的器物能成精,是向中国学习的。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到:“魅,老精物也”。物老成精,由此又引申出“老魅”、“物魅”、“精魅”等等概念。“魅”,可谓是日本“付丧神”的文化灵感和来源。
当然,日本的百鬼是个庞大的鬼家族。器物妖怪只是其中一类,而且不是和中国渊源最深厚的一类。
日本的河童是个可爱的小妖怪,皮肤上长着鳞甲, 手和脚上长有类似青蛙的蹼,背上背有乌龟壳,性情调皮顽劣。
原本,河童生活在海底龙宫中,可以说是日本的水神。 随着原始信仰的衰落,人们渐渐忘记了它的神性, 把它归入到妖魔的行列中。
小妖怪在中国的祖先,叫做河伯。始出于《山海经》中的河伯是黄河之神。不过传说中这个神仙好淫,名声不佳, 难怪会在日本变成妖怪。
不过河伯与河童虽相似,年纪总是大了许多。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则记载了一种小怪物:
“如三四岁小儿,鳞甲如鲮鲤,膝头似虎……小儿不知,欲取戏弄,便杀人”
无论年龄、外貌、性情,都与日本的河童极其相似。
从中国进口的鬼怪中,女鬼女妖是一大群体。比如传说中的飞头蛮。 这种妖怪在日本一般叫做辘轳首。
白天他们与普通人没什么两样,而一旦夜幕降临,脖子便开始不断伸长,有些妖的脖子与身体干脆分开, 在夜里飞翔。飞翔的头颅在夜间能够袭击人类,并吸取凡人的鲜血。
不过在它身首分离的时候,你只要把它的身体藏起来,就可以置它于死地了。
恐怖又有些滑稽的飞头妖怪, 最初在中国被叫做落头氏。
综合《搜神记》、 《南方异物志》等古籍记载,中国的落头氏并不是什么害人的妖怪,只是一个奇异的部族而已。
这种部族一般生活在南方,夜间身首分离,以耳朵为翅膀,以虫为食,到了早上头颅又回到身体上。而一旦中途遇到什么变故,头颅回不到身体上,就会死去。
这样看来,中国的落头氏不但没有害人的本领, 反倒是脆弱而悲哀的。
讲了一圈,可能有人早已发现一个问题——百鬼夜行中的鬼大多不是鬼,而是妖怪。这与中国不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鬼一般指人死后的灵魂, 而万物修炼成的精灵,则用妖精、妖怪等词来形容。
日本的百鬼中,也有专门叫做“鬼”的。这种鬼一般头上长角,头发卷曲,口中长有两颗大牙,生有尖爪,上身赤裸,腰间披一块虎皮裙,手执一条狼牙金棒。
不过此妖既然叫做“鬼”,与中国的鬼还是颇有渊源的。
日本学者马场明子在《鬼的研究》中提到,日本鬼的形象,与鬼门的方位有关。
在中国的《山海经》中,东北方向(丑寅之间)为众鬼出没之所,即鬼门。丑和寅分别对应着牛与虎,因此日本鬼头上生牛角,嘴中长虎牙的形象,可谓是引经据典而来。
百鬼夜行中除了上述妖怪,
与中国有渊源的还有很多很多。
唐朝时期,
大量遣唐使从日本渡海而来。
中国的各路妖怪,
便也随着《山海经》等经典之作东渡,
逐渐深入日本民间,
为日本妖怪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资料及图片来源
《中华遗产》2015年第4期及网络
文丨小溪
编丨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