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之趣

小时候,乡镇上没有书店,就借老师家孩子的图书来看,看完了就看哥哥们的语文课本,读来读去,还是认为故事最好玩。

上学时,老师要求背诵诗文,那时记忆力好,第一天刚学,第二天就能背出来,但几个月后准忘得一干二净,属于记得快也忘得快的类型,对诗文也是似懂非懂,以当时的环境和阅历,除了音节的美,其他的大都没有什么感觉了。

上大学,学的是工科,繁重的课业,各种考级,看的都是一些所谓功用之书。毕业时,拉开自己在图书馆所借阅的书籍清单,1/3是管理类的书籍,1/3是专业相关的书籍,1/3是催眠、易经之类的书籍。

出来工作后,开始有了工资,估计是小时候所缺失的,长大了总想补回来,所以就开始疯狂买书,开始是也是看企业管理、经济类的书籍,看个人管理,计算机语言、编程之类非常“实用的”书籍,总想着大干一番嘛。

对于古文,还是似懂非懂,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位置,除了在高中求学阶段的一点点基础之外,以我所处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条件来说,就这些而已了。

由于原先的工作空余时间比较多,下班时间一个人呆在家没事干,就开始琢磨着看点什么书呢?有一段时间非常着迷三国,然后看见有人推荐看三国得看《三国志》,而且最好的版本是中华书局出版的, 中华国学文库系列,裴松之注释的那一版最好。

从此,入坑。比起很多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将“前四史”翻烂的学霸们,实在羞愧难当,好在这时候,“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给了当年也是二十六七的我一个聊以慰藉的理由。

后来慢慢了解到,《二十四史》里,最经典的就是“前四史”,也就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李敖先生有一本书《读史指南》,也列举了一些历史类的经典书目,有好多以前竟未曾听过。

这期间的读书真的是不求甚解,就是图个乐,消遣,但为了让这个消遣变得似乎更高级一点,借鉴了李敖先生的读书方法,不是每一本都通读,而是把这些书都当成工具,成为研究某一个问题的工具,这个方法一下子打开了读书的闸门,当然每个月工资的一半的钱也变成了书籍躺在书架上。

有一个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你那么多书,是不是每一本都看完了?当然没有!那一本一本看完再买嘛。这样想的人基本上是没有获得阅读的乐趣的。读书的第一境界是“我注六经”,第二阶段是“六经注我”,第二阶段才是最为洒脱的,我并不是这些书籍的奴隶,它们是为我所用的。

比如研究红楼梦里的美食,主要的关注点就是在美食上,每一道菜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典故,典故来自哪本书里,又会牵扯到另一本书上去,由此逐次第展开,你就会发现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一个问题又牵扯出另一个问题,当然也给你带来了全新的世界,不追求什么时候出结果,就好比旅游一样,就享受游览的这个过程就行了,这就是不求功用畅游的最大乐趣,这样的游览如果被掐断了,就好比游玩途中扫兴而归,乐趣全无。

比如研究诸葛亮,就牵扯出了《余嘉锡论学杂著》里诸葛亮和刘表家的八卦,这些“无用”的知识,总是让人会心一笑,这就够了。

接触得多了,再看古文,再看诗文,发现不少引经据典的地方,不少都是从前四史而来,于是诗文也开始看得懂了,有趣儿了。

后来接触了朴门永续设计,涉及到农业,又开始从正史、野史(为此到一个旧书店淘了一整套笔记小说大观系列)、农业史里去找关于农业的相关论述,这时,每每再读《陶渊明全集》,已经是激动万分,感觉他就近在眼前,形象顿时鲜明起来,不再是一个古人了,田园将芜,胡不归?

田园将芜!!胡不归??

为何耕读如此令人着迷?对我而言,耕读耕读,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读”,因为我这个人在体力上比较懒,如果非要在“读书万卷”和“行万里”之间挑一个,我会选择前者,这是体力懒惰者的最佳旅游方式,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游万里,穿梭古今,不知道是不是见的世面少了,仅仅是这样,就甘之如饴。

但是“耕”也是必要的,有“耕”作为保证,至少让自己不会饿饭,就不会为了几斗米而折腰,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娱了,但是,又不能让“耕”这个东西变得很繁重,得让它符合自然之道,可以变得更美,产出也更丰富,可不能以“草盛豆苗稀”为荣,但又不想“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那么辛苦,所以我才学习了永续设计。

中国虽然是五千年的农业文明,但实际上,留下来的农书是非常少的,期间几次焚书运动,能留下《齐民要术》一本已经是万幸了,就是因为有了这本书,我们也才知道原来之前还有《氾胜之书》这样的书存在。我知道有不少朴友看到我们总是在翻译国外的视频有意见,说为什么不从老祖宗那里学,怎么老是用洋人的。

说实话,我一直还在正史、笔记小说和农书、生活大家的著作里去窥探我们的传统农业的样子(民间现存的已经不多了),当然的确有不少非常好的技巧和技术,同时也有一些非常累人的做法,再抛却一些不可言说道不明的迷信的部分,是有瑰宝的。但是和我自己定下的目标来说,耕读这件事,如果“耕”的部分就已经耗去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读”就是镜中花,水中月了。

所以,我所奉行的是不管是中国的,美国的,日本的,泰国的,英国的,德国的,是五千年前的中国,还是四千年前的印度,行之有效的,皆可为我所用,同样的,关于自然农法,生物动力,酵素,活力农耕,有机农业,哪些技术可用,哪些不可用,孰优孰劣,在我看来,只要能实现我所既定的那一个目标:照顾地球,关爱人类,回馈盈余,来者不拒。

有不少刚刚关注我们的朴友,想知道朴门永续设计是什么?有趣的是,虽然我们从2014年开始,就一直在推送这方面的内容,但还并未好好撰写一篇文章来说过,到底什么是朴门永续设计,为什么呢?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些东西一旦下了定义,就注定错了,就要用千千万万条补充说明去把它讲明白,比如过去我给出的最简洁的定义就是“获取人类生存所需,还能有益环境和后代,这就是朴门永续设计。

可是这句话,明显是要做一番解释的,获取人类生存所需,涉及到的就是生产方式,有益环境,就必须要包括生活方式,也就是说,我们是要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两个方面,去重新设计一番,让我们的生存变成是“无罪的”,而这样的方式,又可以归结于一个核心“永续”,可以永恒持续。

可是,这样的解释也是有局限性的,它已经疏漏了很多地方,还有地球上的其他物命呢?怎么样看待他们呢?等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逼着你试图要去把它解释完满,这个时候,我想起“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的问题了,所有的一切方法论,对我们每个人而言,概括起来,无非就是为了追求一个美好的生活,而且它还必须是永续的,这就是我们核心的目标。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愿景变成了【探索永续美好生活】的原因,探索的主体在“我”,美好生活是“我”所追求的,是“我”想要它“永续”,所以,朴友们,你是否能够了解我们的内容渐渐地,都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关的了吗?因为这其实是一个整体,只有这两方面都是可持续的,都是美好的,才可能实现真正的美好。

所以当批量养殖场的朴友问我,怎么处理猪粪的问题;当农家乐饭馆的主人问我怎么处理那一大堆潲水;当单一种植的果农问我如何处理病虫害时......他们都想得到一招鲜的技能,却不愿意在源头上做任何改变,如果不改变批量养殖的问题,如果不对厨余和餐余进行分类,如果不在种植规划时进行合理作物搭配,任何办法都只是权宜之计,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而已。

永续设计对于以生产为生的人来说,如果潜心去研究的人,自然会受益匪浅,能够真正省下很多不必要的成本和无用功。但是出于恐慌和学习能力,大部分人只是随波逐流而已,宁愿选择耗时耗力的办法或者短时间看起来省力的办法,而不愿意去做更多思考,更愿意去借鉴有限视野内别人已经有的经验,重复造别人的轮子。

对于以追求美好生活为主要求的人来说,永续设计也是有益的,有句话说:“问舍求田,原无大志”,哈哈,大概我就是这类人罢!如此努力地学习永续,花大量时间在思考和学习上,理由其实羞于启齿,就是为了以后好偷懒!虽然说:“农夫的脚印就是最好的肥料”这句话我同意,很棒,很正确!但是我还是懒,能少点脚印就少点脚印为好,脚印少但是收获多,衣足饭饱,时间充裕,才能从容不闻窗外事,只读无用书,这才是真正让“耕读”变得有趣的方法!

所以,不必再纠结朴门永续如何定义,如果你想的和我想的类似,那就一起修炼吧,为了正大光明地偷懒!

(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