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毒电影《芳华》,难道冯小刚就为了告诉大家好人没好报吗?

文/杨角风

注:本文有少量剧透,请权衡后再观看!

这几天身边的朋友都在谈论一部电影,对!就是题目中的冯小刚导演年底大作《芳华》。

终于没有耐住寂寞,去看了,都说这本是一部怀旧电影,目标人群应该是50后60后。有个朋友发了条状态:进电影院的时候遇到了两个阿姨,她们说曾经就是文工团的,没想到还有年轻人也过来看这类型的电影。

剧情很长,很多地方我都觉得可以停了,虽然心中并不希望它停,比如刘峰断着胳膊出现?比如小萍成了精神病者?比如小萍最后的狂舞?比如大礼堂最后的合唱?再比如刘峰被那什么局的人打倒在地?再比如移民澳洲的那张臃肿肥胖的脸?再比如刘峰小萍的重聚?

但我知道这些都是泪点,也是让我止不住的泪水的镜头,有人说冯导的这部电影就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一如既往的延续他另类个性的张扬!流水账一样的叙事,平淡无奇的剧情,符号化的年代,碎片化的情感……

整部电影貌似有很多的点,随便Get到一个就能延展开一大片,但是又貌似一个点都抓不到,到底冯导他想表达什么?

问随行朋友:你看完整部电影有什么感受?

朋友:我只感受到了一点,那就是好人没好报!

竟说的我无言以对!

那么谁是这部电影中的好人呢?

刘峰是好人,一直在做活雷锋,吃饺子只吃最后剩下的皮,抗洪救灾冲在前伤了腰,见到人人嫌弃小萍不顾自己的腰硬着头皮当伴舞,甚至还把进修的机会都让给了别人;

小萍是好人,知道刘峰被冤枉,只有她自己出门送别,并且为了追逐刘峰的脚步,故意装病,志愿参加医疗团,甚至还带着一把果丹皮去烈士陵园,只为完成对那个十六岁阵亡小战士的承诺;

政委是好人,他苦口婆心的劝刘峰不要放弃进修的机会,一直作为文工团的精神领袖存在,甚至还替小萍瞒住了身份;

穗子是好人,一直开朗活泼的调和每个人之间的关系,隐瞒小萍让她传达的恶毒的诅咒,甚至最后还帮刘峰痛骂那些人模狗样的某局人员“我X你妈,你敢打残废军人,战斗英雄!”

对!整部电影中,我发现每个人都是好人,或者说本质都没有恶意,即使最后造成了严重后果,那这个罪责是否也可以归咎于那个年代?

不!这部电影中有坏人!

刘峰是坏人,他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的,天天以“活雷锋”自居,并且享受大家对他的标签,纵容大家在错误的观念中越走越远。他又为何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听了一首邓丽君的歌就要去抱人家小林?他明明知道小萍喜欢他,几十年过去了,却仍不肯给人家一个名分?

小萍也是坏人,她入学第一天就偷了舍友的军装去拍照,还说谎不肯承认。她为何就是不肯多洗洗澡,多跟同学们交流,非要这么另类去隔离自己,她又为何不顾大局假装生病,眼看着政委和女教练着急?

小林也是坏人,她为什么不能替刘峰说句公道话,眼看着刘峰被赶出文工团,又为了贪图享受,分手了男友去了澳洲?再没回来……

穗子也是坏人,面对小萍被冤枉她没有站出来,面对刘峰被冤枉她也没有站出来说话,面对小萍的传话她也是没有站出来说话,即使到了最后,刘峰面对她的最后的平等尊严(借条),也被她无情的撕碎了!

政委更是坏人,他明明知道刘峰的为人,为何在那件事上自始至终没有出来说句好话,又为何暗里把小萍开除出文工团?

对!整部电影中,我发现每个人都是坏人,或者说他们就在做坏事,即使有些坏事可能会成为好事,那这个遗憾是否也可以归咎于那个年代?

冯导是睿智的,就是这些看似零碎的人物,零碎的画面,构架起了那个零碎的年代!

有人说,既然想批判现实,那就来个痛快点的,不要扭扭捏捏,跟小姑娘脱衣服似的欲说还休的态度,让人受不了!如果你没有批判揭露体制的虚伪的勇气,你就是怂,怂还不愿意承认!

一晃而过的小红兵打鼓挂相片游街的喧嚣跟刘峰抓猪碰到了一起;刘峰大礼堂给大家带信分礼物,女兵收父亲平反的信落泪和小萍趴在床上哭泣着写信,以及最后刘峰递给小萍她父亲的绝笔信;76年的一系列变动通过画像盖黑布的形式呈现,一遍又一遍的盖、盖、盖;最后战争爆发也没有出现一个清晰的敌人,即使结束以后,大礼堂的庆祝表演横幅上也只有庆祝反击战胜利,而反击战前面却没有国家的名字;以及最后那胖乎乎的局长坐在椅子上张口就要一千块的嚣张,以及刘峰要看相关规定被他们打掉的断臂……

但,这已经足够表达冯导的诚意!可是观众总是不那么容易满足,解决了这一点,另一点的声音又会发起:你为何要抹黑我国?

就像本片的原著作者严歌苓在书中写的那样: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他有着令人憎恨也令人热爱,令人发笑也令人悲怜的人性。并且人性的不可预期,不可靠,以及它的变幻无穷,不乏罪恶,荤腥肉欲,正是人性魅力所在。”

再多了的话,我也不会说,我知道这是一部带有记忆的影片,而生对年代的我们是无法体会部分生错年代的他们的情感的。

有人不理解为什么最后的结局不够美好?

但是我看懂了,我知道这就是最好的结局,貌似少了一条手臂的刘峰和曾经患过精神病的小萍是最惨的,而其他人,当记者的当记者,当房产商的当房产商,当华侨的当华侨……放佛来了一阵风,就这样把曾经一起的人们吹得七零八落,各飞东西……

就跟杨角风认识的一个老前辈老知青说的那样,他谈论起来那个年代,我并没有看出他的低落,反而是充满着激情:山上缺水半夜才能舀出一桶,还得给彝族同胞先,自己用污水煮面;别人出工扛锄头,他还要背着图书箱,大家休息他分书看;晚上开夜校,还会跟彝族同胞跳舞、唱样板戏;住羊圈,墙壁裂缝拳头宽,深夜隔壁羊群的咳嗽就像老人咳嗽……

只是他说的时候两眼放光,充满了对那个时代的回忆和向往!

电影本来就是传递着一种情绪,你进去了也就懂了,就像结局那样,刘峰跟小萍仍然还活在自己的世界,面对着充满诱惑的社会,还有谁能保留存真,保留着面对生活的热情和细腻的情感?也只有他俩还像在文工团的时候一样,你仰望着我,期待着爱情,而我同样表现给你看,享受着你的崇拜……

这本是年度最毒的电影,因为它,以毒攻毒,逼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记忆……

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

而这里面根本就没有好坏之分,更妄谈“好人没好报”?而人要善良,才是是冯小刚导演最终想要告诉我们的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