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诺敏为什么临刑前大喊冤枉,此案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系列第219篇文章:
回答一个叫小健的网友提问,诺敏案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写给雍正帝的奏折到底说了什么,为什么临终前却大喊冤枉呢?
诺敏的历史原型叫诺岷,也曾任山西巡抚,也曾经大肆追缴藩库欠款,且颇有成效,还被雍正帝树为典型。
后来在处理老九胤禟问题上,雍正帝疑心他在徇私,罢了他的官,但并未定他罪,最终也是正常死亡。
等到了《雍正王朝》里面,这个诺敏就变成一个“贪名”的“贪官”了,那么诺敏案的背后又隐藏哪些玄机呢?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诺敏为什么临刑前大喊冤枉,此案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一、
整个诺敏案的详细经过就不用细谈了,大体讲一下吧:
诺敏为官十分清廉,被隆科多赏识并举荐为山西巡抚,此人赴任那天就是单枪匹马过去的,力图最短的时间做出一番成绩来。
没曾想自己被雍正帝树了典型,鬼使神差之下接受了“天下第一巡抚”称号,并试图掩盖藩库银子并未补齐的漏洞。
最终在田文镜和邬思道,以及钦差大人图里琛的联合调查下,诺敏藩库造假的罪名成立,押赴京城,斩首示众。
当天被斩首示众的并非诺敏一人,还有一个是张廷璐,虽然罪名不同,但都有着其罪名的相似性。相对于张廷璐的沉默不语,诺敏明显是焦躁不安,并在临刑前突然大喊冤枉!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他是不是真的被冤枉了呢?
毫无疑问,诺敏是一个清廉的官,但清廉的官不等同于清官。清官,清廉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头脑一定要灵清,也就是事情要看得明白,才能称之为清官。
所以,清官是有两个反义词的,一个是贪官,不管是贪名还是贪财,都是清官的另一面。另一个则是昏官,即使你不贪财,不贪钱,但是办事昏庸,稀里糊涂,也不能称为清官。
所以,如果是我(杨角风)给诺敏定一个名号的话,我觉得他是一个昏官,是一个糊涂官,是一个倒霉蛋。
二、
昏官和糊涂官可以理解,为什么还给他定性为倒霉蛋呢?
这就在于,从一开始他就错了,本来在家好好的当自己的清官,即使当不了大官,也不至于下岗,还能为民办点实事,总比最后丢掉脑袋强。
偏偏隆科多选中了他,硬是把他推到了风口当中,要知道这个风口,既可以让母猪飞上天,也可以让母猪重重地摔下地。
雍正帝刚刚即位就迫不及待地推行这么几件事:
一是完成当初他还是王爷时就未完成的事业,针对国库空虚,追缴藩库欠款;二是为了弥补朝中无人可用的情况,开恩科,选拔人才;三是铸造新钱,新朝新气象,以此来营造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这几件事是决定雍正帝能不能坐稳龙椅的大事,尤其是追缴藩库欠款,这是顽疾,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诺敏也懂皇上的意思,所以上任当天就给了在场的山西众官员一个下马威,讲明了形势的严峻性:
“皇上在看着我们,全国其他的省份也在看着我们,我也没有带家眷来,因为我随时准备让朝廷革我的职。”
同时明确表明,我要是受了处分,你们一个个谁也别想日子好过!
其实到此为止,诺敏的所作所为都没有任何问题,他也知道这个差事确实难办,确实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才能追平欠款。
但他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很多人都忽略掉了,那就是没有及时跟隆科多沟通。
三、
诺敏既然是隆科多举荐的,不管他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终归会被众人归到隆科多的势力范围内。
由于诺敏特立独行,把任务强行摊派到下属官员头上,而且在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就把自己的追缴藩库银子的策略,以及保证的一年期限,一封奏折就递给了皇上。
皇上当然巴不得你这样做呢,马上就把这没撇的事,明诏天下,号召各省跟诺敏学习。得知这个消息的隆科多很是苦恼,这诺敏咋不跟自己商量就直接给皇上上奏折呢?
“你们这位诺中丞啊,做事也太性急了点吧?这十几年的亏空,怎么可能在一年之内,便清还得了呢?”
你诺敏是我隆科多举荐的人,你也不跟我商量,就给了皇上一种一年之内就能还清亏空的信心,好歹跟我打声招呼啊?
“这下可好了,皇上把他的奏折,已经明发全国各省了。”
现在把话说的这么满,到时候钱没补齐,不是扫了皇上的脸面嘛?
实际上隆科多分析的很对,雍正帝就是为了把山西树个榜样,尽最大的可能追缴欠款。毕竟是前几任落下的亏空,诺敏是新上来的,到时候完成不了,也不会把他怎样,大不了撤职嘛。
但随后隆科多却给诺敏手下的人出了个馊主意,就是这个馊主意,害死了诺敏。
四、
诺敏一再催促底下的人快点补齐欠款,某天早上,他还在菜园子干活,底下的人就过来汇报工作了,说大家有信心半年补齐。
诺敏都吓了一跳了,问你们两个有把握吗,没把握可不能随便表态?
这两位官员向诺敏保证,到时候你去藩库里看,保证有三百万两银子在里面,诺敏还补上一句:
“我可告诉你们俩,不准从百姓的头上硬派!”
因为此时皇上已经把诺敏的奏折明发天下了,所以诺敏也必须完成任务,也就默许了他们暂时使用富商银子的打算,并再次给他们定了期限:
“到时候,你们可得把各自的亏空,如实的,陆续的补满。”
这个到时候,应该就是诺敏最开始要求他们补齐亏空的时间,以及给皇上第一份奏折时提到的时间。
假如一切都随诺敏所想,根本就不会出现后面的问题,但诺敏低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雍正帝!
雍正帝接到了诺敏的第二封奏折,他甚至怀疑都没怀疑,当天晚上就写了“天下第一巡抚”的字,连夜造了一个匾,第二天就明诏天下了。
这一下子可把诺敏架到火上烤了,这一烤,就露馅了……
作为曾经追缴过户部欠款的雍正帝,也知道追缴的难度,他难道真的没有一丝怀疑吗?
五、
他当然怀疑啦,雍正帝赐匾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诺敏的死局!
整个朝廷上下,除了诺敏以外,没有一个人会认为两年之内能补齐亏空,包括山西的那些官员。当初雍正帝要明诏天下,让众人学习诺敏的时候,拟旨的张廷玉和在场的老十三胤祥明显愣了一下。
为什么楞,就是根本就不相信诺敏能这么快追补欠款!
我们再看,雍正帝一边赐匾给诺敏,一边还做了哪些部署?
那就是明诏天下,而明诏天下时,有一个细节透露雍正帝的想法,那就是越规给李卫发了一份,邬思道都说了:
“这明诏朝廷发给各省总督和巡抚的,你才是一个布政使,为什么也发给了你一份?”
为什么发给他?
还用说吗,就因为邬思道在他这里啊,这根本就不是发给李卫的,而是发给邬思道的。以多年来他跟邬思道的默契来看,邬思道必然会出马帮他查清这件事背后的秘密。
于是,田文镜也去了山西,邬思道也去了山西,这还不够,雍正帝又派了一个钦差图里琛也去了,就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务必把诺敏拿下!
就这样,诺敏造假案爆发了,作为罪犯,他被押赴了京城,引起了整个朝廷的震动。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诺敏不管怎么说也算是一个清廉的官,雍正帝这么大费周折,究竟为了什么,就是为了砍诺敏吗?
六、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赐诺敏牌匾之前,雍正帝跟老十三胤祥的那段对话中:
雍正帝跟老十三胤祥下棋,最后一摔棋子怒了,并跟老十三说了一段知心话。他就提到当初他们就干的追缴欠款的差事,结果呢,他被撤了差,老十三被圈进,由此道出追缴的难度之大。
随后又提到自己现在就是被架在火上烤:
“现在吏治败坏,无官不贪,官员结党成风,朋比为奸……”
整部《雍正王朝》,从雍正帝即位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能看出来,他其实一直在扫除各种势力,就是上面这句话中所谓的朋党。
在干掉诺敏和张廷璐前,雍正帝就一直在强调,自己要亲自任免官员,当时隆科多可是反对的,说各州府这么多官,你哪见得过来啊?
实际上,就是要架空雍正帝的任免权,干掉诺敏和张廷璐,就等于断了隆科多和老八胤禩的任免权,后来,他们俩基本就不再举荐新官员了。
而诺敏临刑前大喊冤枉,他到底冤不冤?
实际上,诺敏既冤枉,又不冤枉,他冤枉的地方在于底下的官员也坑了他。他明明讲不允许向百姓摊派,可惜官员们都骗了他,不然的话,田文镜过个桥也不会发现问题。
而且,诺敏是一心为朝廷干事的,招谁惹谁啦,就算没有全部追空欠款,但总是追回来一些的。“天下第一巡抚”的牌匾又不是我自己要的,是你皇上硬塞给我的,我冤啊!
说他不冤呢,雍正帝的一句话就能解释:
“诺敏贪的不是财,贪的是名!”
贪名之人,嘴上喊着都是为了天下苍生,喊着仁义道德,实际上是欺上瞒下。皇上要好名声,中丞大人就给皇上脸面,中丞大人也要脸面,底下的官员也给他脸面,可是底下官员的脸面去哪挣?
那就只能冲百姓下手了!
就像孙嘉诚抨击铸钱新政一样,你们铸造新钱是为了便于流通呢,还是为了粉饰太平?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世界,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