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迎来新调整,专家提出“新方案”,老百姓的好日子要来了!
1991年,上海借鉴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首次引入公积金这一概念,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公积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一个福利体系,是一种长期的住房储蓄。面对如今过高的房价,大多数老百姓都需要依靠公积金的帮助购房。公积金迎来新调整,专家提出“新方案”,老百姓的好日子要来了!
住房公积金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改善我国住房建设资金短缺和供给严重不足的局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公积金制度已全面实施,规模不断扩大,在促进住房市场化和住房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共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86.04万笔,提取人数5648.56万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和提取人数占实缴职工人数约40%。
《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发布,这这项意见中,已经明确的支出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从侧面看,这也表明国家暂时不会取消公积金,但是公积金改革势在必行。现在有些省份已经开始调整公积金,在新的变化下,公积金必须对工资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住房公积金将和员工的平均工资有较大的关系,随着个人工资调整之后,公积金也会调整。有关规定指出,职工单位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得低于上年职工平均月工资的5%,这意味着缴存基数有所提高。并且根据不同城市的情况,一些城市可以适当增加存款比例。
对此,创新研究院院长梁红提出“新方案”,即“抵押支持债券+安捷保险”系统,这个系统有可操作性,而且能减少中低收入家庭买房的压力,穷人的“好日子”要来了。毕竟,公积金的政策调整和改革必须产生实质性的作用,从根本上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购房问题,或者扩大公积金的使用范围。除了买房,买车和其他大额开销也能使用公积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