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之父,是谁?
油画的前身是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后经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Jan Van Eyck 1385年-1441年) 对绘画材料等加以改良后发扬光大。
后人因扬·凡·艾克对油画艺术技巧的纵深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誉其为“油画之父”。
近代油画多用亚麻子油调和颜料,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木板上作画;
因为油画颜料干后不变色,多种颜色调和不会变得脏,画家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
油画颜料不透明,覆盖力强,所以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立体感。
扬·凡·艾克(1385年-1441年) 尼德兰画家,是早期尼德兰画派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是十五世纪北欧后哥德式绘画的创始人。被誉为“油画之父”。
蛋彩画法的缺点是当被重涂时,蛋黄颜料太厚易脱落,易被溶解,甚至完全溶解到底子。
扬·凡·艾克改变其绘画过程,通过涂上一层微带赭石色的油质/树脂透明底色,在素描上涂一层薄薄、少油的透明色。
或在丹培拉底色层上,涂一层树脂光油/威尼斯松脂,或用胶质透明色,涂在坚固的石膏底子上,再用丹培拉白色,提亮画面,而不至于颜色脱落。
底子上的这层透明色会变得很硬,即使用很多水去涂,也不会使底色溶解。
此技法程序按其逻辑进展可能大致如下:
1、制备坚实的白色石膏底子。
2、将素描稿拓印,用墨汁或丹培拉黑色,勾出轮廓。
3、将微带红色或土黄色的油画颜料 ,用松节油稀释,涂于底子上作为透明底色层,多余的透明色都用抹布擦去。
底子上透明色应当是薄,略有光泽,其下勾画的轮廓线显露。
4、在这层透明色干后,用丹培拉白色提亮;
首先可从人体的高光部开始,衣饰上可进行概括,此过程最好分作几层连续进行。
5、在用白色提亮达到足够的效果时,涂上用光油、日光晒稠油稀释的树脂油透明色,这层透明色必须很薄。
6、修改。
7、按第5条重新涂上一层透明色,再用半透明树脂油颜料作画。此时暗部透明色,必要之处还可再加浓。
油画选自:扬·凡·艾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