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戏曲悲剧性研究[节选](明童)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本事溯源 
  被公认的中国古典四大美女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明代署名为素阉主人的《四大美女艳史演义》小说是现存较早以这四大美女为群体写作对象的作品。从这部小说中可以看出有关四大美女的基本史实也已定型。 
   1、西施 
  先秦诸子中已有很多关于西施的叙述:《管子·小称》:“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盛怨气于面,不能以为可好。”《慎子·威德》:“毛嫱西施,天下之至姣也。衣之以皮供。则见者皆走;易之以元锡,则行者皆止。”《庄子·齐物论》:“毛嫱西施,人之所美也:鱼见只深入,鸟见之高飞,麇鹿见之决骤。”《荀子·正论》:“以人之情为欲此五纂者而不欲多,譬之,是犹以人之情为欲富贵而不欲货也,好美而恶西施也。”等等。而文学作品中对西施的描写更是数不胜数,如屈原《九章·惜往日》:“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佼而自好。虽有西施之美容兮,馋妒人以自代。”先秦西汉的笔记杂著中频繁出现的西施,显示出西施在当时已经成为美女的符号代表,而西施的意义也仅仅在于作为美女的抽象代表,关于其人其事则没有更详细的记载。 
  真正将西施带到文化视野中的是袁康和东汉赵晔二人。袁康在《越绝书》中记载“西施是竺萝山的平民女子,因其貌美,与另一美女郑旦被越王勾践选中后加以教习,由范蠡献给吴王夫差”。此时西施作为“美人计”的工具地位已经确立,后来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也取材于此,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工具性的意义。尽管这两部书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所载是否为史实无稽可考,但它为后世对于西施的各类传闻及创作奠定了材料基础。因为西施,吴越争霸多了几分传奇色彩;因为吴越争霸,西施最终确立了她位列四大美人之一的地位。 
   2、王昭君 
  最早记载昭君本事的是东汉班固的《汉书.元帝纪》与《汉书.匈奴传》。《汉书·元帝纪》:“诏曰:……其改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汉书·匈奴传》:“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王昭君号宁胡阏氏……呼韩邪死,雕陶莫皋立为复株累单于;……复株累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
  此后又有东汉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有更为详细生动的记载:“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五女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儿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之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子阏氏焉”。
  详细的史料逐渐丰满了王昭君这个人物形象,然而真正促使她从一个普通的和亲宫女变成一个后世争论不休的美女,却离不开东晋葛洪在《西京杂记》里的描写。《西京杂记》对昭君没有被汉元帝宠幸而最终远嫁边塞的命运做了更加详细而充满传奇色彩的解说:“元帝后宫既多,不得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人皆贿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见
……。”这种说法显然充满了故事性和戏剧性,令后人对其中情节过程充满想象,也使王昭君这位人物变得有血有肉,并最终构建了昭君故事的基本框架。 
   3、貂蝉 
  貂蝉,史学家们多认为貂蝉是虚构的人物,历史上并不存在。“人们对貂蝉是否确有其人一直有争论。倾向性的意见认为她是一个文学人物而非历史人物。”更有人断言“这位美女貂蝉姑娘却于史无证,纯粹是一个虚构人物”。貂蝉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东汉末年乱世之中“董卓之死”,相关史料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的《董卓传》与《吕布传》中都有相似记载,但这两部史书中并没有出现貂蝉,最早记载貂蝉卷入“谋杀董卓”事件的是在《三国志平话》中。“平话”中貂蝉的身份是吕布的原配,因战乱与吕布失散,王允便想到先定美人计宴请董卓,诱使董卓上钩,再宴请吕布,使吕布与貂蝉夫妻相见,然后再将貂蝉秘密送入董卓府中,激起吕布大怒,使吕布乘董卓酒醉除掉董卓。尽管后来的说唱文学、小说、戏曲中貂蝉身份由吕布原配变为王允养女,情节也有所嬗变,但貂蝉做为“连环计”中离间董卓与吕布关系的关键人物身份却不再更改。 
   4、杨贵妃 
  杨贵妃,小字玉环,号太真,“被誉为古代‘四大美人’中最具有争议的人物。”现存《唐大诏令集》卷四十“诸王册妃”类及“王妃人道”类,有两封诏令直接提到册封杨玉环为寿王妃,又提到开元二十九年被度为女道士。唐代宗大历年间,郭湜根据高力士口述而成的《高力士外传》记载:“扈从至马嵬山,百姓惊惶,六军愤怒。国忠方进,成即诛夷;虢国、太真,一时连坐。”如前人所言,杨贵妃在历史上颇具争议,因此影响也非同一般,关于杨贵妃的史实传闻在唐代已极有影响,五代之前关于杨贵妃的记载多于野史、笔记小说和诗文中。 
  正史中最早记载杨贵妃的是后晋刘昫在《旧唐书·杨贵妃传》中的描述:“既而四军不散,玄宗遣力士宣问,对曰‘贼本尚在’,盖指贵妃也。力士复奏,帝不获已,与妃诏,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此书叙及了杨贵妃的出身,从女道士到被册封为贵妃的过程,包括两次逆旨出宫的风波、衔土陈情、逃离长安、马嵬被赐死等事。这些都成为被后代文学艺术作品广泛引用的情节。
  宋代记载唐史最重要的史籍《新唐书》中的《杨贵妃传》纠正了《旧唐书》中一些错误或避讳之处,于是杨贵妃的一生史实才基本确立:杨玉环17岁嫁于玄宗十八子寿王妃,玄宗宠爱的武惠妃已死,此时心腹高力士寻访到寿王妃“姿色冠代”,“既进见,玄宗大悦”,其后让杨玉环入观为女道士,六年后天宝4年册封为贵妃,天宝14年安史之乱,玄宗仓皇逃离京城,行至长安马嵬坡,杨贵妃被缢死,终年38岁。 
  无论是正史言之确凿的杨玉环还是依据历史人物原型虚构的貂蝉,真实的历史已经沉入历史的尘埃中。所谓正史并不是真实的代名词,而只是书史,更多的野史则在文人士子口中随时光流逝离真实的距离更加遥远。美人们的香消玉殒在后代文学作品中的呈现,都只是基于史实人物的想象而后加工而成,创作者们或以封建伦理卫道者居之或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而她们的影响并不因她们传说的真实与否逊色,她们始终在历史的风云中光彩照人,引起后人对她们的众说纷纭,有关她们的传说更是在舞台上粉墨登场轮番上演。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戏曲 
  现存的元明清杂剧传奇中四大美女戏曲剧本(含残曲)主要有: 
   西施:元《灭吴王范蠡归湖》(《陶朱公范蠡归湖》)(残曲),明《浣纱记》、《五湖游》、《倒浣纱》,清《浮西施》、《苎萝梦》。  
  王昭君:元《汉宫秋》,明《昭君出塞》、《宁胡记》(残曲)、《和戎记》《琵琶语》,清《吊琵琶》、《昭君梦》、《青冢记》(《和番记》)(残曲)。
   貂蝉:元《锦云堂美女连环计》,明《连环计》、《王允连环说(记)》(残曲)《关大王单刀劈四寇》,清《斩貂》。
  杨贵妃:元《唐明皇哭香囊》(残曲),《梧桐雨》、《罗公远梦断杨贵妃》(残曲),明《彩毫记》、《幸上苑帝妃春游》、《惊鸿记》,清《长生殿》、《长生殿补阙》、《天宝曲史》。
  四大美女戏曲创作,从数量上看,目前所能搜集到的元明清杂剧、传奇中有关四位女性题材的戏曲剧目高达五十多种(见附录),虽然因为许多历史原因,很多剧作已经散佚,但这些已知的剧目仍然反映出四大美女题材戏曲创作的兴盛。从四大美女剧目中可以看到其中即使是剧目数目最少的貂蝉戏也有近十种,而杨贵妃更是有二十种,这种创作题材的集中带来的不同剧目的频繁上演必然加大四大美女在民众间的影响。 
  从质量上看,四大美女题材的剧作中涌现出了相当多的精品,如元代四大悲剧中就有两个四大美女题材的作品——《汉宫秋》、《梧桐雨》。而以西施为题材的《浣纱记》,“是我国古代戏曲中全面、完整地叙述吴越争战故事而又流传至今的成就最高的传奇名作。”以杨贵妃为题材的《长生殿》是清传奇中的瑰宝,其他的剧作虽没有得到这样高的荣誉,但同样推动了四大美女传说的影响,丰富了古典戏曲宝库,其中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诸如西施浣纱、貂蝉拜月、昭君出塞、贵妃醉酒等折子戏还在今天的舞台上盛演不衰。 
  这种创作的集中并非是偶然的,剧作家对四大美女题材的青睐导致了关于四大美女的剧目层出不穷,这些剧作的不断上演又扩大了四大美女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更加刺激了关于四大美女题材的剧目创作,而归根结底剧作家之所以热衷创作与四大美女相关的剧作又有着比较复杂的原因,这将在后文中有系统阐述。总而言之,这种循环促使了四大美女的广泛影响。这种广泛的影响终于使得四大美女经过历史漫长的大浪淘沙成为了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文化符号。 
   西施、貂蝉、王昭君及杨贵妃四大美女已经受到了民众的接受,并还将在民众生活中产生影响,如中国歌舞剧院排演的讲演四大美女故事的《绝代佳人》,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2010年亮相上海世博会。此外还有引起广泛影响的苏州评弹《四大美人》等。今天地方戏曲中四大美女戏可谓枚不胜举,可以说绝大多数地方剧种中都有关于四大美女的剧目改编,而有关四大美女题材的影视也不断被翻拍走上银幕。古典四大美女戏曲为这些地方戏和当代影视的创作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素材和经验。 
                 来源:梦笔山人的博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