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方』名医名方张聿青 杂(肝胃不和)
名医名方张聿青经典医案 杂(肝胃不和)
张乃修(1844-1905),清末医家,字聿青,又字莲葆。祖籍江苏常熟,又迁居无锡。父张甫崖,兄仲甫,均业医。少自少年时从父习医,同治二年(1863年)曾随父为太平军治病。同治五年(1866年),于大市桥“信性堂”应诊行医。尝旅居沪上十余年救奇难大症无数,医名大振,从游者甚众。《张聿青医案》为清·张乃修原著,经其门人吴玉纯(文涵)整理编次而成。全书20卷,收录张幸青临床诊治医案1100条例,按外感、内伤、杂病编排,于每一病证后附以医案。选案严谨,记录翔实,辨识精细,论证精当,处方确切,记载了张乃修先生疗效卓著的临床经验与用药特点,尤其是每案后的批注,切中肯綮,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医案专著,在近代中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临床医生必读之书。
杂(肝胃不和)
验案赏析
案1
徐(右) 先发肝厥,既而杂脘痛,涌涎少寐。皆木郁之极,致肝阳冲胃。刻当经行之后,带下如注,以奇脉隶于肝,肝病则奇脉不能固摄矣。先从肝胃主治。
制香附(二钱)炒枳壳(一钱) 潼沙苑(四钱) 左金丸(五分)豆蔻花(五分)朱茯神(三钱)牡蛎(四钱)炒白芍(一钱五分)金铃子(一钱五分)
案2
右 涎下略少,仍然不止,杂易饥,足软腰酸,腹时胀满。冲气不和,冲脉不固。再摄奇脉,兼参调气。
炒松熟地当归炭 炙艾叶 乌贼骨 茯苓 酒炒白芍 阿胶珠 公丁香 旱莲草 淮小麦
案3
右 产后血虚不复,收藏不固,不时咳嗽。兹则寅卯之交,咳呛更甚,心头晕腹满。脉虚弦,左尺细涩。
阳气升多降少,拟育阴封固。
南沙参(四钱)炙生地(三钱) 川贝母(二钱) 潼沙苑(盐水炒三钱) 阿胶珠(二钱)杭白芍(酒炒一钱五分)海蛤粉(三钱)黑豆衣(三钱)生熟草(各二分) 淮小麦(五钱)
案4
左 不时杂,头晕心悸,足胫带肿。此经血不足,肝阳有余,木撼中州,土德暗损。宜从肝胃主治。
朱茯神炒枣仁 白蒺藜 土炒白芍 真珠母 五加皮 左金丸
案5
居(右) 中州痞阻吞酸杂。木郁土中,宜和肝胃。
金铃子赤白芍 炒枳壳 甜广皮 左金丸 制半夏 白蒺藜 香橼皮 淮小麦
案6
周(右) 火时上升,不寐头痛杂,甚则脘痛。脉弦舌光。阳升不熄。拟宁神和阳。
炒枣仁(二钱研)龙齿(三钱) 杭白芍(一钱五分酒炒) 女贞子(三钱酒蒸)朱茯神(三钱)珍珠母(四钱)夜交藤(四钱)木瓜皮(一钱炒)
案7
宋(女) 脘痛偏左为甚,时为杂,脉象细弦。肝胃不和。当平肝和胃。
香附(二钱)白芍(一钱五分土炒) 砂仁(五分) 茯神(三钱) 金铃子(一钱五分)干橘叶(一钱五分)炙草(五分)炒枣仁(二钱)大南枣(三枚)淮小麦(五钱)
又脘痛不止。有时 杂涌涎。肝阳冲侮胃土,致胃中阳气不旋。前法扩充之。
青皮(一钱醋炒)制香附(二钱) 淡吴萸(三分) 白蒺藜(三钱) 炒枣仁(二钱)白芍(二钱土炒)川楝子(一钱五分)延胡索(一钱五分)炙黑草(三分)茯神(三钱) 淮小麦(五钱) 大南枣(三枚)
案8
许(右) 中脘作痛,两胁胀满,杂而不能食。两关脉弦。肝胃不和。拟平肝调气和胃。
制香附(二钱)延胡索(一钱五分)川雅连(三分淡吴萸四分同炒)橘皮(一钱)炒枳壳(一钱)川楝子(一钱五分) 白芍(一钱五分土炒)砂仁(五分)香橼皮(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