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资治通鉴卷一九八之五)
唐太宗攻克高丽国的白岩城后,他对李世勣说:“我听说安市城地势险要、士兵精良,其城主智勇双全,当初莫离支叛乱的时候,城主不听命,莫离支久攻也不能取胜,因而便不得不仍由他管理此城。建安城兵力微弱、粮食稀少,如果出其不意进攻,必然能够取胜。你可带兵先去攻打建安,建安城攻下后,则安市城便如在我胸腹之中,这正是孙子兵法所说的‘城有所不攻’的道理。(吾闻安市城险而兵精,其城主材勇,莫离支之乱,城守不服,莫离支击之不能下,因而与之。建安兵弱而粮少,若出其不意,攻之必克。公可先攻建安,建安下,则安市在吾腹中,此兵法所谓‘城有所不攻’者也。)”李世勣答道:“建安城在南,安市城在北,我方军粮都在辽东城;如果咱们越过安市城进攻建安城,一旦敌人切断我方运粮通道,那该怎么办呢?保稳起见,不如先去攻打安市城,攻下安市城后,可一鼓作气轻取建安城。(建安在南,安市在北,吾军粮皆在辽东;今逾安市而攻建安,若贼断吾运道,将若之何?不如先攻安市,安市下,则鼓行而取建安耳。)”太宗说:“你是统军的大将,我怎么能不听从你的策略。只是你不要耽误了我的大事就行了。(以公为将,安得不用公策。勿误吾事!)”李世勣于是领兵进攻安市城。
安市人远远望见唐太宗的旗帜伞盖,大伙儿都登上城楼一起鼓噪呐喊。唐太宗见状大怒,李世勣请求攻下城池之后,将城中男女全部活埋。安市人听说后,更是拼命坚守,唐军久攻不下。高延寿、高惠真向太宗建议道:“我们既然委身于大唐,便不敢不献上一份忠诚,这样可以让大唐天子早成大功,我们也得与妻儿老小相见。安市人顾惜自己的家庭,人人各自为战,不容易立即攻克。如今我等以高丽兵十多万,望见旌旗即遭溃败,高丽人闻风丧胆,乌骨城首领多老迈无用,很难坚守城池,如果唐军移师临近该城,早晨到晚上即可攻克,其余中途挡道的小城,必定望风溃逃。然后广收他们物资粮草,一鼓作气,平壤必定坚守不住。(奴既委身大国,不敢不献其诚,欲天子早成大功,奴得与妻子相见。安市人顾惜其家,人自为战,未易猝拔。今奴以高丽十余万众,望旗沮溃,国人胆破,乌骨城耨萨老耄,不能坚守,移兵临之,朝至夕克。其馀当道小城,必望风奔溃。然后收其资粮,鼓行而前,平壤必不守矣。)”众位大臣们也都说:“张亮的部队在沙城,如果征召他们二个晚上即可到达,乘着高丽惊恐的时候,合力拿下乌骨城,渡过鸭绿江,直取平壤,就在于这次行动了。(张亮兵在沙城,召之信宿可至,乘高丽凶惧,并力拔乌骨城,渡鸭绿水,直取平壤,在此举矣。)”太宗想要听从这个意见,惟独长孙无忌认为:“天子亲自征战,与一般将领统兵不同,不可以冒着危险侥幸取胜。如今建安、新城的敌兵还有十万人,如果咱们移师乌骨城,他们都会追袭我军的后路,倒不如先攻下安市,占取建安,然后再长驱直入,这才是万全之策。(天子亲征,异于诸将,不可乘危徼幸。今建安、新城之虏,众犹十万,若向乌骨,皆蹑吾后,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后长驱而进,此万全之策也。)”太宗于是停止移师乌骨的想法。
唐军各路猛攻安市城。一天,唐太宗听见了城中鸡和猪的叫声,他对李世勣说:“咱们围城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城中炊烟日见稀少,如今鸡和猪叫得厉害,这一定是他们在犒劳士兵,准备夜间出来偷袭咱们,应当严加防范。(围城积久,城中烟火日微,今鸡甚喧,此必飨士,欲夜出袭我,宜严兵备之。)”当夜,果然有几百高丽人顺着绳索爬出城外。太宗听到报告后亲自到了城下,召集士兵紧急围攻,杀死几十人,其余高丽兵败逃城中。
江夏王李道宗率部下在城东南筑土山,渐渐逼近城墙,城里也不断增高城墙与城外对抗。士兵们轮番攻战,每天都要接战六七个回合。唐军用冲车和发射石块撞开城墙,城中随即树立木栅栏堵塞缺口。李道宗在作战中脚部受伤,太宗亲自为他针炙治疗。唐军昼夜不停地筑土山,总共用了六十天,用去劳力五十万人次,山顶高过城墙有几丈,可以向下俯瞰城中。李道宗让果毅都尉傅伏爱领兵驻守在山顶以防备高丽兵。后来土山坍向城墙,城墙因此崩塌;正赶上傅伏爱私自离开岗位,结果几百名高丽士兵从城墙缺口处冲出,占据了土山,并挖沟堑守护。唐太宗得报后大怒,将傅伏爱斩首示众,命令众位将领加紧攻城,却连攻三天都未攻下来。李道宗光着脚到太宗的麾旗下请罪,太宗说:“你的罪过该本当处死,但是朕想到汉武帝当年杀死大将王恢,倒不如秦穆公二次重用孟明视,又念你攻破盖牟和辽东有功,所以特赦你不死。(汝罪当死,但朕以汉武杀王恢,不如秦穆用孟明,且有破盖牟、辽东之功,故特赦汝耳。)”
唐太宗认为辽东一带早寒,草木干枯水也结冰,士兵和马匹都不宜久留,这时粮食也快要吃光了,于是便敕令班师还朝。先让辽东、盖牟二城的百姓举家渡过辽水,并在安市城下显耀兵力,而后凯旋,城中的高丽人都不敢出。城主登上城楼为唐军送行,太宗赞赏他忠于高丽王以及坚守城池之能,赐给一百匹绸段。李世勣与江夏王李道宗率步骑兵四万人殿后。
乙酉(二十日),唐军撤到辽东城。丙戌(二十一月),渡过辽水。辽东一带沼泽密布,道路泥泞,车马难行,太宗命长孙无忌率领一万人割草填道,水深的地方用车做桥,太宗亲自将薪木等拴在马鞍后帮助铺路。冬十月丙申朔(初一),太宗一行到达蒲沟,停军督促填道铺路的各路军渡过渤错水。这时正赶上天降暴风雪,士兵们有不少被冻死,太宗敕令在道上点上火堆,为沿途士兵烤火取暖。
此次唐太宗亲征高丽,共攻克玄菟、横山、盖牟、磨米、白岩、辽东、卑沙、麦谷、银山、后黄等十座城,迁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共七万人。在新城、建安、驻骅三次较大的战役中杀死高丽士卒四万多人,唐朝将士死近二千人,战马损失十分七八。太宗认为自己未能最后取胜而深自懊悔,他叹道:“如果魏徵在的话,他肯定不会让我出兵的!(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于是他命人乘驿马昼夜兼程到京城,用猪和羊祭祀魏徵,又重新竖立起贞观十七年被毁坏的石碑,征召他妻子儿女到太宗所在行宫亲自加以慰问和赏赐。
丙午(十一日),唐军回到营州。太宗下诏令将在辽东阵亡的士兵的尸骨一并收集在柳城东南,命令有关部门摆设三牲祭祀。唐太宗亲自写文祭奠亡灵,并亲临灵堂痛哭。死者的父母们听说此事后都说:“我们的儿子虽然死了,但皇帝亲自为他们哭灵,他们的死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吾儿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太宗对薛仁贵说:“朕手下的各位将领都已经老了,我一直再搜寻骁勇善战的后起之秀,这些人中没有人比你更出色的了,朕对于得到辽东并不怎么高兴,发现了你才是真正让我高兴的。(朕诸将皆老,思得新进骁勇者将之,无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名将必然出自行伍,还得出自经历战阵的行伍。有唐一代战争不休,故而名将也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