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居民幸福 桂林华侨农场喜迎建场60周年
12月19日,归侨侨眷表演的印尼舞蹈。 欧惠兰 摄
中国侨网桂林12月21日电(欧惠兰 王亚东 邱诗荣)12月19日,桂林华侨农场迎来建场60周年。农场的侨胞们穿上侨民服装,摆上华侨特色美食,载歌载舞迎接来客。当晚,桂林华侨农场建场60周年庆祝大会在华侨农场举行,桂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办主任程海超参加活动。
近年来,桂林华侨农场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深度融合“美食 文化 旅游”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培育华侨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美食文化,打造了独具风格的“漓韵侨乡”田园综合体和马家坊“网红花海”,提升了旅游的知名度,实现了本地经济发展。
六十年前,刚成立的桂林华侨农场丘陵荒地,杂草丛生,渺无人烟,条件极其艰苦。农场前辈们不畏艰难,顽强拼搏,一代接着一代干,最终把这块荒凉之地建设成了如今环境优美,具有乡镇规模、充满生机的宜居之地。2003年农场划归桂林市七星区政府管理之后,七星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在社会民生工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打造一系列惠民、为民工程,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职工、村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农场面貌焕然一新。
据桂林华侨旅游经济区主要负责人介绍,截止目前,分4期共投入7000多万元人民币的“侨居工程”已全面完工,646套房子彻底解决了农场职工住房危、旧、难的问题。农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全部解决。对侨民中的孤寡老人、下岗职工、因病因灾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户建档立卡慰问,定期对特困归侨、侨眷发放固定生活补助费及临时生活困难补助费。同时,华侨农场自来水厂全面完成设备更新改造及供水。华侨农场主干道硬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村村通。
今年恰好60岁的印尼归侨陈兆钿女士说,1960年她未满周岁就随父母归国来到桂林华侨农场,相比以前,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包括生活小区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等,希望农场以后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
作为桂林七星区的重要版块之一,如今的桂林华侨旅游经济区依托“漓韵侨乡”田园综合体,加大各项配套设施建设,休闲旅游度假框架已初步构成。下一步,桂林华侨旅游经济区将依托“农业 旅游”模式,大力发展花海经济和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成果,让村民、侨民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