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年    四、移用方剂

​四、移用方剂

1.连苏饮

来源:

南京市中医院协定方。

组成:

黄连3g 苏叶4g 吴茱萸2g 白蔻仁后下3g。

方义:

本方组成简约合理,以配伍合理轻灵见长。方中苏叶味辛而散,功擅疏利气机而消痞胀;黄连味苦而降,效专顺降胃气而止嗳逆;蔻仁理气降逆;吴茱萸温化痰湿,反佐黄连以散肝经郁火,而制黄连之寒凉。

功用:

苦降辛通,理气和胃。

主治:

湿热互结,肝气犯胃所致之中脘痞胀疼痛,嗳气吞酸,嘈杂欲呃,口苦气浊,苔薄黄脉弦。

按语:

“苦降辛通”乃诊治胃部疾病的传统重要法则。连苏饮即为此治法的代表方之一,由黄连、苏叶二味主药为方名,作为南京市中医院的协定处方,历经几代医家反复实践增味得来,自20世纪50年代沿用至今,疗效显著,屡用不衰。其作用机理与《伤寒论》治痞证的五泻心汤有异曲同工之妙。举凡肝气横逆犯胃,湿热痰气互结所致之胃脘、胁肋胀痛,嘈杂嗳气,呕苦吞酸,苔黄脉弦诸症,包括西医学诊断之急慢性胃炎、反流性胃(食管)炎、十二指肠球炎(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胆囊炎等均可随证应用。曾治某女性患者患十二指肠郁积症,胃脘胀痛,食后常易呕吐,即食即吐,口苦反酸,嗳气连连,久治不效,用连苏饮加半夏、生姜、海螵蛸、炒枳壳、茯苓、陈皮化裁连续治疗1个月,诸症相继消失,一如常人。可见本方不失为一张配伍简约,疗效显著,选药精当的良方。

2.青蒲饮

来源:

傅宗翰经验方。

组成:

青木香6g 蒲公英10g 白芍10g 生甘草3g 黄连3g。

方义:

肝为刚脏,性喜条达,疏泄失度,辄易犯胃,故见肝郁日久者,则气从火化,横乘胃土,形成热郁气滞,肝胃不和之症。本方即为此而设,青木香疏肝达郁,使郁解则气顺而少犯土;蒲公英、黄连清泄胃热而缓灼痛嘈杂;白芍柔肝体,养胃阴,与甘草相配又可缓急止痛。本方体现前贤“治肝即可安胃”之议,标本明晰,投之多验。

功用:

清热疏肝和胃。

主治:

凡肝胃气滞,郁而化火,胃失和降者,胃脘灼痛引及胁肋,或痞胀嗳逆,或嘈杂泛酸,口干苦有浊气,大便干燥,苔薄黄或粗黄,舌质偏红,脉弦或数,用之常有较好疗效。内窥镜检查或相关微观指征者,如慢性胃炎活动期或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更具有针对性。

禁忌:

凡脾胃虚弱,阳气不运,症见形寒肢冷,纳少便溏,口淡不渴,苔薄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或濡弱者不宜使用,用之更易损伤阳气,碍运滞纳,甚则呕逆泻泄。

按语:

本方症受病在胃,主病在肝,症在气滞,因在郁热;全方有清肝理气,泄热和胃之功。中脘胀痛明显者可酌加佛手、郁金、延胡、绿萼梅。嘈杂灼热较甚者可酌加四季青、枇杷叶、竹茹、凤凰衣。嗳逆明显者可加代赭石、降香、枳壳。胃镜下见黏膜糜烂或有出血可加仙鹤草、参三七、凤凰衣、刺猬皮、白及等。腹胀便溏者可配伍扶脾助运之品,如茯苓、白术、神曲、内金等。本方苦寒药居多,不宜久用,俟郁热稍减即宜转方,以免损阳伤阴。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胃黏膜,以防止症情发展,促进康复。

本方中青木香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干燥根,含有马兜铃酸。现代药理学证实马兜铃酸可引起肾脏损害,故临床应用时当注意监测肾功能。

3.蒿芩清胆汤

来源:

《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

青蒿10g 淡竹茹10g 半夏(法半夏)10g 赤茯苓(茯苓)10g 青子芩(黄芩)10g 生枳壳10g 陈广皮(陈皮)10g 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包12g(原方剂量为古制,所注为本人实际使用剂量,仅供参考,下同)。

方义:

本方证由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内阻,三焦气机不畅所致。治宜清胆利湿化痰。方中青蒿苦寒芳香,清透少阳邪热;黄芩苦寒,擅清胆热,并能燥湿,合青蒿既可内清少阳湿热,又能透邪外出,共为君药。竹茹擅清胆胃之热,化痰止呕;枳壳下气宽中,化痰消痞;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陈皮理气化痰,宽胸畅膈,共为臣药。碧玉散、赤茯苓清热利湿,导邪从小便而去,为佐使药。

功用: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

少阳湿热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濡滑而数者。

按语:

本方主治湿热夹痰,气机闭阻,枢机不利所致诸症。在临床常见癌症发热,这样的发热常与肿瘤本病相关,而非感染性,表现为低热缠绵,病程较长,观察有湿热之象如苔黄腻,脘痞,脉滑等,治疗可用本方加葎草、苡仁、银柴胡、地骨皮等,笔者临床曾用之治疗胆囊癌、胃癌术后,及多发性肌炎重叠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例长期发热者,疗效均较满意。

4.一贯煎

来源:

《柳州医话》。

组成:

北沙参10g 麦冬10g 当归身(当归)10g 生地黄10g 枸杞子10g 川楝子6g。

方义:

本方主为肝肾阴虚,津液亏少,血燥气郁变生诸症而设。肝肾阴亏,肝失所养,疏泄失常,气郁停滞,进而横逆犯胃。本方中重用生地为君,滋阴养血,补益肝肾。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为臣,益阴养血柔肝,配合君药以补肝体,育阴而涵阳。并佐以一味川楝子,平肝泄热,疏泄肝气,遂肝木条达之性,该药性苦寒,但与大量甘寒滋阴养血药配伍,则无苦燥伤阴之弊。作为润燥之用,有画龙点睛之妙。

功用:

滋阴疏肝。

主治:

肝肾阴虚,血燥气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

按语:

本方病机中心为肝阴虚与肝郁合病,肝郁当用辛香理气,但理气药多燥,易伤阴液,对于肝阴虚之证,确有投鼠忌器之虑。本方在大量滋阴药的基础上使用川楝子理气,川楝子为理气药中之异类,其性苦寒,不伤阴液,故可相伍使用。临床对于慢性肝炎、萎缩性胃炎、中老年焦虑性口干、顽固性失眠、郁证、月经闭少(卵巢早衰)之类,有肝郁及阴虚相兼的情况,用本方有良效。实际使用中可不用川楝子,因其苦寒败胃,部分病人不易接受,每以丹皮配桑叶,或白蒺藜、绿梅花等药代之,而不失本方“一贯”之精义。

5.七味白术散

来源: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

藿香10g 木香5g 葛根10g 人参(党参)10g 白术(炒白术)10g 茯苓12g 甘草(炙甘草)3g。

方义:

方中人参甘温、益气补脾。脾虚不运,每易生湿,故用白术甘苦温,健脾燥湿;藿香芳香化湿、和胃健脾;木香辛苦温,能行胃肠气滞,芳香能健脾胃;葛根味辛苦性凉,能退热,生津止渴,又升发清阳,鼓舞脾胃之气上行;茯苓甘淡性平,渗湿健脾;甘草甘缓和中,诸药合用,功能补中化湿,升清生津。

功用:

健脾止泻,宣湿化浊,解肌生津。

主治:

小儿脾胃虚弱、呕吐腹泻,口渴肌热,乳食少进,形体消瘦。

按语:

钱乙创制本方专为小儿腹泻而设,以后本方成为了治泄泻的常用名方,七味白术散为四君子汤加藿香、木香及葛根,主要用于腹泻日久,脾胃受伤,津液丢失的病人。当今的医疗条件下,由于输液条件便利,这样的病人求治中医的相对少见。本方所治病机,由于脾胃虚弱,脾运失健,脾不化湿,可致湿邪内盛,同时湿阻气滞,水津输布失调,津不上承,可表现为口渴。形成“燥湿共存”的局面。临床辨证中对于表现为口渴的疾病,不可一概以阴虚津伤立论,迳投甘寒濡润之品而碍脾助湿。尝治王姓干部,因丹毒久用广谱抗生素后而致霉菌性肠炎,泄泻无度,频频输液仍无济,以致一派气津双亏之象,遂移用本方去木香,加炒白芍、乌梅炭、荷叶、苡仁、神曲等用之而收功。再者,干燥综合征一系列干燥少津与脾虚泄泻并存,乃以此方化裁多能取效。

本方中的木香分为青木香与广木香,青木香可能引起肾脏损害,故用广木香为宜。

6.四苓散

来源:

《明医指掌》。

组成:

白术(生白术)10g 猪苓12g 泽泻10g 茯苓12g。

方义:

本方猪苓、茯苓淡渗利水,消肿止泄为君,白术健脾渗湿,以杜生湿之源,泽泻通利小便均为辅药。

功用:

健脾渗湿,利水消肿。

主治:

内伤饮食,水湿停聚,面浮身重,小便短少,大便泄泻,苔薄白而滑润脉濡,水肿泄泻诸症。

按语:

《伤寒论》载五苓散专为治疗太阳病蓄水证而设,由其化裁(去桂枝)而成的四苓散擅治水肿泄泻已为医家所共知,但用其诊治顽固性自汗感寒症却少见报道。余尝治一王姓女性患者,自汗频泄不止,由阵阵汗出而至昼夜汗出不宁,经年持续不已。又伴见特殊恶寒凛冷,无分冬夏,厚衣重裘,越热越汗,越汗越冷,屡经治疗多谓其阳气式微不固,迳投大热补阳敛汗之剂,终无效验。然余详询病史,综观四诊舌脉,并未见阳微虚馁征象,反观其汗出黏黄而臭,体形壮实,虽极端凛冷而精神不衰,语言高亢,苔黄厚腻,口气袭人,脉无衰象,遂辨证为湿热迫扰,蒸腾津液外泄,汗泄表寒环身,是以凛冷,辛热补阳无异火上浇油,改以四苓为主,合玉屏风散加味,重在淡渗利湿使湿邪尽随尿液而去,乃釜底抽薪之治。理法相投,终得获效。分消湿热浊邪,给邪以出路,顺势而为,也给此类病症患者的治疗增加了新的途径,亦能充分彰显中医治难病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7.天仙藤散

来源: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组成:

天仙藤10g 香附10g 陈皮10g 乌药6g 紫苏叶6g 甘草(生甘草)3g 木瓜10g 生姜3g。

方义:

本方以天仙藤、香附疏肝行水为君,按天仙藤乃马兜铃的带叶茎藤,性味苦温,有祛风利水,活血通络之功,既可理气,又能行血;紫苏茎叶、乌药香窜行气,本“气行则水行”之意为臣;佐以生姜、木瓜、陈皮理气和中通络;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功用:

疏肝调气,运脾利湿。

主治:

“腹胀”、“气水肿”或体重明显增加的“单纯性肥胖”,或四肢发胀,小便短少,或不明原因反复肿胀肢倦诸症。脉多沉细不扬,苔白或腻滑,舌质淡黯或见齿痕。相关检查常无异常发现,多属于功能性浮肿一类。

使用注意:

本方用于肝脾失调,湿盛水肿,以实证为主,多用于“功能性水肿”之列,若因脾肾亏损蒸化不及所致浮肿者不宜,以免“虚虚”之弊。

按语:

天仙藤散出自《妇人大全良方》,原为治疗“子肿”而设,已故恩师傅宗翰先生用以移治“肤胀”每收良效。多年来变用于治疗特发性浮肿等功能性水肿,多数彰显中医治疗此等病症的特色和优势,宜予拓展应用。临床应用常以本方为基础,随证加减变通,如浮肿较甚者加泽兰泻、白术、防风、丹参、赤小豆、猪苓、茯苓、车前子;小便不畅加桂枝或肉桂、玉米须等;胸闷气急加桑白皮、甜葶苈子;肢麻月经量少者加当归、丹参、红花、豨莶草、泽兰;短气乏力肢倦者,加黄芪、太子参、菟丝子。笔者在临床运用过程中,发现此类病患多在浮肿消退同时体重明显减轻且较少反弹,据此试用于“单纯性肥胖”及“高脂血症”患者,亦能起一定效果,可以进一步积累经验。

天仙藤为本方之主药,但据药理实验报道,本药乃系马兜铃之茎藤,而马兜铃含马兜铃酸成分,对肾脏功能有一定损害,应注意运用之药量,给药持续时间及配伍,并密切观察肾功能,以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8.两地汤

来源:

《傅青主女科》。

组成:

大生地12g 地骨皮10g 白芍12g 玄参10g 麦冬10g 阿胶烊化10g。

方义:

玄参、阿胶,滋补肾阴为主,益水则火自平,取“壮水之主,以利阳光”之意也。生地、地骨皮,养阴清热,善清骨中之热,清其骨髓则肾气自充,且不伤正,此治之巧也。白芍、麦冬,擅养阴血,增强补水泄火之用,以为之佐使耳。故凡水亏火炎之症均宜用之。

功用:

滋肾水,清虚热。

主治:

主治由于素体阴亏或肾水亏损,而有虚热内扰所致诸症,为多种出血证(鼻衄、崩漏或紫癜)、汗证(更年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及干燥综合征等。症见苔少或光剥,舌红,脉细弦或细数。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燥,目涩少泪,疲乏便结,若有出血症状,可见色多艳红或夹凝块;汗出热蒸,但不恶寒,面红掌热等。

使用注意:

素体阳虚,脾胃虚弱者慎用,误用抑遏其阳,滋腻碍中,徒增腹胀便溏之症;实火炽盛迫血妄行之出血证不宜,扬汤止沸,莫如釜底抽薪,远水难济近火也;卫气不固或湿热熏蒸之汗证也不宜使用,用之卫气越虚,湿热越遏,汗出难止。

按语:

本方出自《傅青主女科》,原为治疗妇女水亏火旺之月经先期、量少而设,因其组方精当,义理明晰,故依其组成及功用移用于内科诸多病症,疗效甚佳,但使用时宜注意,肾亏火旺乃其运用指征。两地汤不是单纯的止血方剂,它只适用于阴虚内热络损血溢证,若要加强止血效果,可酌情增加凉血止血之品。而若火旺热炽失血较多者,宜伍清热泻火止血之品,如三黄(黄连、黄芩、黄柏)、白茅根、侧柏叶、生地、丹皮、仙鹤草、参三七等。对于出血患者,若见倦怠气短、面[插图]脉弱等气随血耗之象,又当增添益气摄血之品,每加黄芪一味入方颇能收效。此外,血溢汗泄,继则气随耗散,乃阴血虚及阳气,而致倦怠乏力,面色[插图]淡,肢凉面浮等症,见此则当伍以补气摄敛之品,如黄芪、太子参、山药、黄精、仙鹤草、煅牡蛎等。汗证夹杂湿热扰攘者,可酌加黄芩、茯苓、泽泻、生薏仁、糯稻根、浮小麦等。若施治于燥毒症(干燥综合征),阴虚内热之低热缠绵、劳倦颧红、口干纳少、形容憔悴者,酌加西洋参(或北沙参)、鲜石斛、白薇、地骨皮、麦冬、鳖甲等。本方甘寒阴药居多,久用多用易有凉遏凝瘀滞中碍运之弊,尚宜留意及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