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不空和尚碑》会稽如战马,雄肆而解人意 高清版

徐浩《不空和尚碑》

     徐浩(703~782),唐代书法家。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张九龄甥。出身于名门望族。官至彭王傅、会稽郡公、太子少师。少举明经,肃宗时,授中书舍人,四方诏令,多由徐浩所书。后进国子祭酒,历任工部侍郎、吏部侍郎、集贤殿学士,封会稽郡公。著有《论书》(又称《法书论》)1篇。徐浩自幼精通翰墨,其祖师道,其父峤之,均是书家,徐浩深得家传,又书宗二王,尤醉心于王献之。擅长八分、行、草书,尤精于楷书。

《不空和尚碑》正书碑刻。全称《唐太兴善寺故大德大辩正广智三藏和尚碑铭并序》。唐严郢撰,徐浩书。唐建中二年建于长安,现在西安碑林。《金石萃编》载:碑高八尺三寸五分,广四尺一寸八分,字共二十四行,满行四十八字。

此碑为徐浩去世前一年(七十九岁)所书,此碑是为纪念印度高僧不空三藏的业绩而建立的。此碑书法点画沉着、厚重,结字稳健,略有拙味,骨力洞达,与徐浩年高或有关系。《唐书本传》云:“始浩父嶠之善书徐浩,以法授浩,益工。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星池编》云:“唐之工书者多,求其三叶嗣名者,惟徐氏云。”包世臣《广艺舟双楫》谓:“会稽如战马,雄肆而解人意。但对他的字表示不满的人也有不少。如《吕总续书评》云:“徐浩真行书固多精熟,无有意趣。”李煜也说:“徐浩得右军之肉而失于俗。”米芾甚至说:“《董孝子》、《不空》皆晚年恶札,全无研媚,此自有识者知之。”所传书迹,除《不空和尚碑》外,还有《嵩阳观记颂德感应颂》。《朱巨川告身》等。

传世墨本以“闍”字未损者为明拓。碑文记述了佛教密宗的传承历史,以及荣任唐王朝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国师不空和尚的业绩。对于研究佛教密宗传播,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史,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