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列车(徒手与动作治疗的肌筋膜经线)1,筋膜及其生物力学调控〈一〉

路有千万条,就算门关上了,我们可以去打开一扇窗,看到(别)不一样的风景…不走寻常路,只爱陌生人…肌筋膜理论和中医的经筋学说异曲同工…可惜的是,在当代竟然没有人能够从解剖实证如此清晰、深刻的认识中医描述的类似构图,并能如此直白、高效地运用它…既从整体上把握,又从细节上为我们详细剖析了自身,证实了人体结构的整体性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纤维信息传递…处理身体结构失常所引发的症状…筋膜连接动态链的最初灵感…偷走一个人的理念是剽窃,偷走十个人的理念是学问,偷走一百个人的理念是创新研究…个案评估;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分析;建立模型,整合创新的能力… 刚举目张,那种可延伸的吊带与吊索关系...肌筋膜经线理论的基本原理很简单(肌筋膜经线是指一连串肌腱与肌肉连接线,一种肌筋膜纵向连接的系统观点,以整体化的视野观察骨骼肌肉模式,从整体上上思考人体结构和动作,而不是孤立分割的看待,将整体论应用于姿势势与动作分析):无论肌肉如何单独工作,他总会通过筋膜网对整体的连续性有功能上的影响,一些纵横穿行于全身结缔组织的薄膜和线条,形成了有迹可循的肌筋膜“经线”,稳定、牵张、变形、固定、弹力以及本书中最重要的姿势代偿等等都沿着这些线条分布(然而,这些线在功能上并不单一,任何功能连接处都是形变与代偿的转换处)...一旦我们认识到肌筋膜经线的特定模式,掌握其连接路径,就可以超越纷繁的治疗和教学方法,简化地将其应用到评估和治疗上,以提高运动机能...对日常活动是整体的代偿模式更为了解。从临床上看,掌握它可以让我们清晰的理解:身体某一部位的疼痛,如何由一个痛点以外的、完全“沉默”的部位引起。当我们将这种“解剖链”观念应用于徒手与动作治疗的实践时,就会催生出许多新的、意想不到的治疗策略…治疗的核心不仅仅是技巧,更需要我们去聆听,观察和感知…肌筋膜经线不是针灸经络线,是基于西方解剖学的拉力线,这些力线传递张力与弹力,通过包容骨骼的肌筋膜来协助运动并提供稳定性。如同环绕地球的经纬线那样,肌筋膜经线也围绕着身体,像经纬线那样定位肌筋膜的位置和形状,测量人体动态的张拉整体结构。探讨这些拉力线如何影响人体的结构和功能,除了人体结构中最常见的十二条肌筋膜经线,由于发育异常、外伤、粘连以及姿势等原因,个人还可能产生独特的力线和连接。根据建立肌筋膜经线的“规则”,可以个性化的建立其他实用经线,人体肌筋膜具有强大的多变性,筋膜还可以耐受其他特殊或异常动作所产生的力线,这些异常力线你现在任何淘气的孩子身上都可以观察得到。我们透过整体筋膜网的视角来思考人体结构和动作…身体里面有一个操控、抵抗、分配

机械力学(生物力学?)的反应系统...从力学上讲,结缔组织中细胞外基质进化到可以使人体重力和运动应力得以分散(吸收和分散内外环境的作用力),同时又维持了人体不同组织形态的稳定...机械力的张力部分沿着彼此相连的结缔组织传导...结缔组织的外壁作用是导引体液、形成分割的囊和腔,其整体作用远胜于部分作用,他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与相邻细胞联系在一起,甚至将每个细胞的内部网络与全身的力学状态连接起来..结缔组织的连接特性,或许部分在于她全身储存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每次压力 (同时伴随着拉力)的改变,湿胶原蛋白和其他蛋白的液晶半导体晶格都能准确的产生电信号,还映原始的机械力学信息,根据Becker

的观点,“神经周围”系统很古老也很重要,他与较现代的沿神经膜的传导是相平行的...结缔组织细胞通过混合几种主要的胶原纤维,或致密或疏松、规则或不规则的形态排列,加入到这些液状的、胶状的、塑料状的以及晶体状固态的基质里,满足动物结构所需的弹性与稳定性...如果试图介入人体结构及动作,那么了解结缔组织的重塑机制就很重要...当应力通过物体时,物体就会变形。即使只有微小改变,也会'拉长'分子之间的结合,生物材料则会因此产生微小电流。即所谓的压(压力)电荷。通过组织的张力所产生的压电荷,能够被邻近的细胞读取,而且结缔组织细胞能以增加,减少或改变该区域的细胞间成分作为回应...以股骨头为例,它由多孔的松质股构成。骨小梁的结构巧妙(骨小梁因应各种压力形成独特的结构)),能抵抗从骨盆传递到股骨体的力量...如果观察两个不同姿势和活动状态的人的股骨切片,会发现他们的股小梁会有轻微差异,这是专为每个人特征性的活动负荷而设计的。结缔组用这种方式回应需求。在营养、年龄、蛋白质合成(遗传)的限制下,细胞外成分受动作的应力影响而沿应力路线改变以满足身体的要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距离较远,但联系活跃。骨内的压力电流在细胞内物质之间演出着奇妙的优先改造秀,只需要发送简单的命令:成骨细胞建造新骨,破骨细胞清除旧骨。成骨细胞可在骨膜里任何地方建造新骨,破骨细胞可以吃掉没有压电荷(机械应力)的任何部分。骨细胞在此规则下自由运作一段时间后,股骨头就被设计成既能抵抗穿过它的力的形状,同时,还能针对持续的新力而重构(时间足够的话)...几乎身体所有的组织受压或拉伸时都会产生电场......显示了力正作用在相关组织上......包含了运动发生的本质的信息……此信息的作用之一在于形态的控制…任何造成结构变形的机械力都会产生压电效应,压电沿结缔组织周围散布…因压力导致重塑,最终引起身体的变形,以及在周围过度紧张的结缔组织和肌肉拉扯下,骨膜移位形成的肥厚性骨刺…骨头也会在一定范围内,以增减骨质的方式来改变形状,以应对周围的肌腱力…长期机械应力通过的区域,胶原纤维增加,ECm脱水,两者皆

造成基质增加,使

局部某些细胞营养不良…受到牵拉时,肌肉在放弃或增加更多细胞与肌小节的桥接<前>,都试图弹回它的静息长度。快速拉伸,会撕裂筋膜(

是常见的结缔组织损伤形式),如果以足够慢的速度施力拉伸,则会有塑型变化:肌筋膜将改变长度并且保持住这个长度…简单说,肌肉有弹性,筋膜则有可塑性,对徒手治疗师这是很有临床价值的概括,但其并不正确

…肌腱、韧带及腱膜,由于纯胶原蛋白的排列,拥有更紧的弹力特性,能够在伸展时短暂的储存能量,并在回缩时将能量“还回去”,跟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研究证明,当人在走路或跑步时,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基本是等长收缩,而跟腱则做周期性伸缩…筋膜可塑性形变(相对弹性讲是黏弹性)的机制尚未被彻底了解,但真要变形,筋膜将不会很快恢复…有极性的长胶原蛋白分子被成纤维细胞分泌到细胞间隙,并象指南针一样沿着机械张力线自我排列。他们透过纤维黏胶(蛋白聚糖或基质)用无数的<氢键>互相连接,在肌肉周围形成一个类似皮带的基质(沿着张力线自我排列成带状,以抵抗张力,在肌腱里,几乎所有的纤维都象士兵们一样排列整齐,如果缺少优势张力,胶原蛋白纤维会排得乱七八糟)…应力线上产生了<压电>成纤维细胞放置新的胶原蛋白来响应,胶原沿着应力线排列产生更多的抵抗…肌肉如果过度使用并且及营养不良,就会出现功能减退,扳击点疼痛、无力及周围基质消溶增多,代谢物毒素增加…通过推拿手法和训练<释放应力>,筋膜被酵解后重吸收,肌肉就恢复正常功能。无论是通过运动还是推拿,以下两个是成功必备要素:<1>重新打开有问题的组织,帮助恢复其体液流动、肌肉功能以及感觉一运动系统的联系。<2>松解造成组织应力增加的最初生物力学拉力。只顾及其中的一点疗效将是短暂的,不满意的。第二点规劝我们不要只“追逐痛点”,要想到著明物理治疗师DianeLee的告诫:“

受害者会哭喊,而加害者不会”第一条是照顾受害者的,将暴徒绳之以法,这是积极幕后的大佬...筋膜网系统形成我们的<生物力学调控系统>,严重的筋膜网变形,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三种全身性的网络:A神经网络( 除了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道的开放管腔外,神经系统散布在身体的所有部位。如果你的神经系统运行正常,你可以感觉到身体任何部位<显意识和潜意识里),所以整个身体都呈现在这个神经网络中,如果我们要协调几万亿的<半独立实体>,需要信息系统去聆听机体每个角落发生的事,权衡诸多的<个别影响的总数>,根据外部和内部状态产生快速协调的化学和机械回应。因此,身体的每个部分都要与快速的<触须状神经系统>保持密切联系。神经系统的功能单元是神经元,她在生理学上的中心显然是最大且

最密集的神经丛一大脑。心脏受到神经束和神经节的节律调节,显得特别生机勃勃...许多神经元沿着约8.1米长的消化系统分布...B体液网络(人体血管系统是个连续的周而复始的网络,毛细血管的长度加起来大约十万公里...如果把淋巴脑脊液循环也算做循环系统的话,我们的“体液身躯”就更加完备了…对于多细胞有机体,特别是那些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来说,其体内细胞往往不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它们通过血管系统把外界营养物质输送到体内,把代谢的废物排除到体外,人体腹侧体腔内的脏器<肺、心脏、消化系统、肾脏>就是为体内细胞提供代谢这项服务的。为提供一个具有营养和<清洁洋流>的内海,人体的毛细血管网必须深入到大数多数细胞间隙,通过毛细血管壁的<扩散作用>完整物质的交换。

软骨和韧带的损伤恢复时间长,原因就是他们远离“内海”之岸,只能依赖来自远处的<渗液>...C纤维网络(结缔组织的纤维成分一一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由于骨骼、软骨、肌腱、韧带具有皮革样的纤维,所以关节周围的纤维网络系统显得更清楚。每块肌肉都有它包裹,每个肌细胞和肌束周围都充满了像棉花糖一样的物质,面部的纤维网络密度比较低,像脾脏、胰腺这类海绵状的器官密度就更低了,尽管他们被致密结实的外膜<包绕>,虽然这个纤维结缔网络在某些部位有多重折叠,但再次强调,它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互相孤立的,每一个带状、绳状、床单状、皮革样的网络都从头到脚彼此联系。这个网络的中心是身体的重力中心,位于站立时的下腹部,武术上叫做丹田...简明的说筋膜遍布我们全身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每个细胞的直接外环境,没有它的支持,大脑就成了流动的奶油,肝脏就会在腹腔内平铺游走,我们整个人也会像布丁一样瘫软在自己的脚下。只有呼吸道,消化道这样开放的体腔,才不需要这种<具有约束、强化、连接、分割功能的>筋膜网。即便是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也属于结缔组织,纤维的潜能能使它能形成血凝块(有些部位我们不需要这种能力,例如动脉里面的斑块)…<遍布全身的筋膜网有很多按规律排列的分子晶格限制液晶的流动>,我们不禁要问,这个生物“天线”的频率是什么?如何做到自身和谐的同时还与更大范围的频谱和谐?尽管我们的想法有些牵强,但筋膜的电特性已被发现,只是至今很少研究,现在我们预览这种协调机制(预应力一一参见下面张拉整体部分)…通常情况下,解剖学的描述中都去掉了两种重要的表层筋:<1>表皮组织,它是皮肤的内衬,对皮肤起支撑作用;<2>网状脂肪层,其中储藏了大量白细胞,如果我们把这些厚重的组织加上,我们可看到极薄的表皮下,动物和橘子皮的相似之处。移除这些层面和填充物,会使我们认为筋膜网是一个死的细胞支架…人的结构与西柚类似,西柚皮与人类皮肤类似一一都是为了对付外界。西柚皮犹如我们穿的脂肪外套。早餐时我们把西柚横向切开,可看到各部分之间有间隔,但当我们把皮剥下来,就像吃橘子那样把每一瓣都分开,我们会发现一层间隔变成两层,有一层进入各部分之间,人的肌间隔形态与此类似,我们用解剖刀分割肌肉,简单的以为肌间隔就是肌肉的外膜。这些间隔象我们吃完西柚留下的皮…如果我们拥有全新的解剖视角,就会看到筋膜引导体液流向某处,可以看到条索状和风帆状的起支撑作用的肌间隔膜的本来面目。在筋膜

含量较高的关节附近,筋膜结构就变成了运动的结缔组织系统…全部的筋膜系统不仅包括每个肌肉加类似棉发样的填充物,还包括周围神经系统中的<少突>胶质细胞、<施万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包裹神经系统的脂肪>此外还包括双袋复合体、韧带及蜘蛛网样的<筋膜结>,它们包裹、固定、整合了内脏系统…如果把它们放到运动中,我们会看到张力和压力是如何在这些平面上转换的,在常规运动中是如何彼此相遇并相互适应的…人体筋膜系统由柔软的胶原构成,西柚由相对坚硬的纤维构成。筋膜袋把我们的“汁”分成不同束,以对抗地心引力,这种管理体液的功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针对细胞外基质的推拿手法和运动治疗的原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