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交流与笔记整理 2024-08-05 12:35:37 【小编按】 整理了一下之前写的三篇讨论读书、交流与读书笔记整理相关问题的小随笔。第一篇是《经典阅读与读书笔记》,主要讨论了一下关于读书目的、方法与笔记整理的问题;第二篇是《读书与小组交流》,主要探讨的是个人读书与小组读书、系统读书与其他形式读书之间的利弊问题;第三篇是《社会学经典三大家阅读体会》,是2019年2月份写的一篇小随笔,现在再读感觉非常浅显,讨论没有什么深度,不过还是原文推送了出来。欢迎大家就读书、交流与笔记整理相关问题留言或私信与小编进行交流。 【经典阅读与读书笔记】之前有朋友留言问能不能推篇文章介绍一下怎么做读书笔记,找了李猛老师的《只会浏览,不算读书》与黄宗智的《如何阅读学术著作和做读书笔记》两篇文章推荐给大家。李猛老师这一篇讲的非常通透,对于为什么要读经典、日常生活与经典阅读的关系给出了很好的回答。我觉得作为人文社科的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会遇到这类读书、生活上的问题,李猛老师提供了非常值得思考的回答:“当你去省察的时候,很可能就站在生活之外了。尼采对苏格拉底的批评就在这里,你要意识到省察对生活可能的危险。”“一个没有太多对生活的省察的人,没读过很多书,可不可能有一个健康的人生?我认为完全可能。但在有些习俗比较败坏的时代就会困难些。书是伟大的,但读伟大的书的你,不一定是伟大的,你不是柏拉图。不能有错觉,读着读着就以苏格拉底自居,觉得自己是所有时代最有智慧的人。这种代入感会让你忘记读书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到你真正读明白,这问题就没有了,你会非常好地处理生活与情感的关系。但你刚抓住了一把刀,就会像孩子一样到处乱砍,你没想到那些没被反省的东西是无数代积累的历史、时间与传统的智慧,也许它缺乏反思性,但绝对不是没有智慧。这些东西你还不懂呢,就完全放弃了尊重,以你一己几页纸、几个小时的智慧就想跟他去搏斗,许多时候不仅是浅薄,也是鲁莽灭裂,对周围人是巨大的伤害。你可以质问、思考和不相信,但不能完全没有尊重……省察首先是针对自己的生活,不是评判别人的生活。”黄宗智老师的这篇提供给大家借鉴一下,我读书的方式与做笔记的方式与黄宗智老师的有所不同。和黄宗智老师一样,我现在主要进行的是经典阅读,以社会学为基,向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拓展。不同于黄宗智老师的从一个理论流派为中心向其他理论流派拓展,我们的阅读是按经典作家著作来阅读,就社会学而言,先阅读古典四大家——涂尔干、韦伯、马克思、齐美尔的著作,再阅读“过渡时期”的著作——包括各个流派、各位著名社会学家的代表性著作,而后是后四大家的著作——布迪厄、吉登斯、哈贝马斯、福柯。虽然总体上是按照思想家与大体的时代发展顺序阅读,但这也并不是固化的顺序。除却前后经典四大家外,其他的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论兴趣进行阅读,不过阅读范围也还是在经典名著范围之内,因为,我们的阅读目的不仅仅在于理论学习,掌握各个理论流派的知识。而更重要的在于用经典著作训练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这不仅仅是为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自己的能力基础,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进而应对更多的生活、学习以及未来工作上的问题。至于如何整理读书笔记与撰写读书报告,在我看来,这没有一个普遍使用的方法。一方面,对不同的人来说,只能是多多参照借鉴他人的方式方法,然后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对于不同学者与不同著作来说,论述思路、写作风格、阅读难度都有所不同,采取的读书笔记方法也有所不同。就我来说,整理笔记主要是使用Word进行电子版笔记的整理。一方面是字太丑、写字又慢;另一方面是电子版笔记比较清晰、方便整理与检索以及后续的读书报告撰写。至于笔记是繁是简、是脉络梳理还是佳句摘抄、是原文梳理还是读书报告撰写。这都得看文本本身,个人觉得并不定式,在阅读之中,自己把握。不过,既然是思维训练、能力训练,把握文本脉络、作者论点与论述思路必是重中之重。因此,框架图、架构体系的梳理都是很好的方式。而对于许多经典的论述也大可摘抄记忆。一般来说,对于大多数著作,我都是进行原文的梳理,毕竟我的目的并不是进行理论研究,所以没有时间去重点啃某个思想家或者某个理论流派的著作,所以让我对每一本书都撰写一篇读书报告什么的确实也太有难度。不过,在读完某个思想家的主要著作我会对思想家的体系、关键思想进行梳理、或者对自己感兴趣的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或者议题进行梳理(比如宗教、现代性、大屠杀、道德等等……)。 【读书与小组交流】上次三周论坛交流的时候,和同学谈到了一个问题:我们这一代人,是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剧烈转型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我们这一代人集体主义色彩最为淡薄,在我们这代人身上,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是没有平衡好的。就像上几代人一样,他们也没有平衡好,只不过我们与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三者的比重发生了翻转式的变化。就拿我们读书小组来说,在不了解的外人看来,一方面认为这都9012年了,研究生居然还有读书小组过着“集体生活”,搞得像“集中营”、“传销组织”组织一样。好像我们这样就是落后,就是对个人人格与独立自由的压迫;另一方面则有人抱着怀疑的心态审视,都是90后的成年人了,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性格爱好都不相同,还组成读书小组一起读书、学习、锻炼、交流、玩耍,能长久保持吗?当然,上面所说的“不了解的外人”都是我的臆测,有没有持这两种看法的人我还真没有去调查过。不过,没加入小组前我是持有过这两种观点的。我一项是个自由散漫、不喜欢在集体中被约束的人。尤其是在别人要求我做违背我的意志且又不是必要的事情的时候,我绝对会极其反感,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抽身而去(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这确实是一个缺点)。不过,在真正加入小组之后,确实对我的想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这代人,尤其是我这样自由散漫的人?如何在集体与主体性之间找到平衡?一个读书小组是怎样做到既保证个人的主体性又能够维持集体良好运转的?为何在一个大集体中的几个读书小组发展情况会有很大差别?其实这是很好的组织社会学研究问题,不过这么严肃的学术问题不是我这篇“流水账”所要探讨的。在年终尝试写这样一篇总结只是为了记录一下过去的2019年、记录一下和可爱的小伙伴们快(沙)乐(雕)的2019年、记录一下我在小组中的成长与收获。读书小组给我带来了什么?当然,给我带来了一个人美心善聪明可爱的女朋友这就不必再详述了(感谢小组各位僚机同学。在我准备向老贝表白的那个晚上我虚假的叫一下你们过来你们就真的都来了)。主要谈谈其他的。个人读书存在两个问题,无法成体系阅读、坚持不下来。马克思-涂尔干-韦伯-齐美尔-帕森斯-默顿-鲍曼-曼海姆-戈夫曼-……-福柯-布迪厄-吉登斯-哈贝马斯-(康德-尼采-黑格尔……)……在任何一处都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放弃。就算是不进行体系化阅读,进行专题式、研究主题式或者自由选择性阅读,也可能因为课程、生活事务等诸多原因而无法保证阅读时间、阅读量与阅读的心态。第二种,读的“走火入魔”了,“进入”已是难事,“出来”更是难上加难。如何在深入体系化阅读之中还能走出来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怎么不陷入书本之中、怎么不在自己的逻辑闭环中打转是一件很需要琢磨的事。对我来说第二个是最大的危险,一旦缺乏交流,沉浸于读书世界中很容易形成自己的逻辑闭环,无法走出来。而不管怎么样,自己的水平总是有限的、观点总是片面的。在小组之中其实很好的避免了这两个问题,每天的日常交流,每周一次的小组会议、每三周一次的小组间三周论坛。都很好的避免了难以坚持和走火入魔两个问题。读书小组是一种奠基于情感之上的、没有利益关系的共同体,在这样一个共同体中,交流是很少有障碍和有顾虑的。在这样包容的环境之中,当然存在一个问题,那便是缺乏来自导师、来自“权威”的指导。但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大家所进行的观点交流是没有对错之分、是没有保留的。这样的交流不仅是一种知识层面上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和经典著作阅读一样,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交流之中保持一种包容开放的心态,听取他人的观点,不断完善自己的思路,避免在自己的逻辑闭环中打转。 【社会学经典三大家阅读体会】翻到一篇去年二月份的总结,感慨很多。从去年暑假八月份读完布迪厄著作之后,之前的“没有写作欲望”“写不出什么东西”转变为“经常想码字”“拟了很多题目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写”,在这一方面确实是有所进步。另一方面,玩手机、熬夜、作息不规律、读书时静不下心来仍然是老样子,时常反弹。二月份总结所提到的读书方法需要改进的问题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果然“认识到问题”和“解决了问题”差着很远的距离。此外,到了现在这个阶段,选读了一些“中期著作”,读完了布迪厄、吉登斯、福柯相关著作,再回顾社会写经典三大家,看到了很多当时没有发现的问题,也进一步看到了三大家思想的深邃之处和值得挖掘之处。再回顾三大家的相关著作也算得上是对近一年前的阅读所留下的经典三大家的“理论形象”进行“祛魅”了。不过,“沧海之一粟”仍旧是“沧海之一粟”的感觉,对经典三大家很多研究点想深入挖掘,却又感觉时间有限、才疏学浅。阅读他人的论文,更觉惭愧。系统读书已四个月有余,基本上读完了社会学经典三大家(当然其中有偷懒、有放弃,包括涂尔干的《实用主义与社会学》《社会学与哲学》,韦伯的《印度教与佛教》《古犹太教》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二、三卷都没有认真读完,有些是大概翻了翻,有些是快速通读了一遍),也阅读了一些研究经典三大家思想的著作,在此谈一谈阅读体会以及其他种种。以前遇到感兴趣的社会现象或者对某事有一点想法后,总喜欢尝试写成文章,还总喜欢发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分享在朋友圈,希望大家看到自己的“真知灼见”,读书四月有余,却发现除读书笔记(包括对文本的一些简短的个人看法)以外,却很少再有写作的欲望。一来是感觉读完经典三大家后感觉收获很大,但是合上书本却出现“马冬什么梅”的尴尬局面,自我安慰“经典毕竟是经典,理论宏大,毕竟不是我能一下子抓住的”。二来是虽然天天都会浏览社交媒体,常常看到许多争论,却往往要么是感到这些争论实质上不过是基于价值判断的争吵而不是基于事实的理性讨论,因而觉得没有意思。当然另一方面又是觉得自己参与讨论的话也仍然提不出如一些网友所提出的那样精彩的观点,这个时候不免对自己所谓的“经典阅读”成效产生怀疑,进而又开始对自己的读书方法产生怀疑。怀疑只是起点,反思才是重点。于是在临近读完三大家准备花点时间作系统总结的时候好好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读书方法,自我感觉问题自然是非常多。首先是读书的状态问题,回顾一下,发现自己在零碎时间、被其他琐事缠绕时、读书时候玩手机、读书状态欠佳时,读的书很少能留下印象;其次,在阅读过程中,“著作千万本,训练是根本,读书无方法,再多也白搭”——读书过程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把握作者的论述逻辑,尤其在记笔记过程中,最好应该能够清晰复述出作者的论点及论述逻辑,把握作者的论述思路。反观我的笔记,大多是对著作中精彩观点的摘抄,少有对著作论述思路的缕析。与其说应该写读书笔记,不如说写书评更为恰当。细究一下自己没做到的原因,一来是客观原因,经典三大家原著文本本身就并不容易读,译本也良莠不齐,导致在文本阅读上就存在一些问题;二来,主要还是自己的主观原因,一方面是懒,懒就一个字。缕析论述思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常常产生畏难和偷懒情绪;另一方面是有些片面追求阅读速度,这一点是非常重要,亟待纠正的大毛病,对阅读速度的追求造成对文本阅读不够细致且引发对大部头著作的畏难和阅读时的焦虑、烦躁情绪;第三,读完一位作者的著作后,自己不主动对其进行系统的总结,反而是立马就去看其他学者对其思想的研究著作,说到底还是懒……反思了自己读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接下来谈一谈阅读经典三大家的感受。首先,经典就是经典,历久弥新,现在的社会学考研试题中经典三大家仅仅占很少的一个部分,大多数题目都是考察所谓“后现代”的深邃而又断裂的思想,缺乏对经典的关注。但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确实感觉到阅读经典思想一方面能够为我们奠定一个坚实的方法论基础;另一方面古典三大家的宏大视野也许在今天看来已经过时,但我们依然能从这些宏大理论、研究视角中汲取丰富的知识,为自己提供系统的学术训练。另外,就知识性的汲取来说,古典三大家的一些思想在今天并不过时,许多观点对我们看待今天的社会仍具有启发性。第二,在阅读经典过程中,确实能够构建自己的阅读“主体性”,会主动去发现问题,进而感到自己所掌握的不过是“沧海之一粟”,迫切希望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系统的阅读(但是系统的经典阅读要求我们不能这样做),这些也许在我们的经典阅读结束转入学术研究后成为我们研究的关注点,算是打开了一扇“好奇心”的大门。第三、时常羡慕他人在写书评的时候能够指出著作中的种种问题,批判性的阅读,但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有时候也会觉得作者在论述中存在问题,但是却不能清晰的给出批判性意见。尤其是最近在总结的过程中,阅读了吉登斯等人对古典社会学理论的分析,发现很多问题自己之前再阅读的过程中都没有发现或者即使是意识到了也只是朦朦胧胧,没有进一步思考,更没有在读书笔记中进行分析。大概还是火候不到。第四,也许略显悲观……读完经典三大家之后读于自己选择读研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在天才面前自惭形秽,对自己是否适合从事学术研究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不过,无论今后从不从事学术研究,既然上了这条道,就把书读好再说吧。 赞 (0) 相关推荐 《与社会学同游》读书笔记 | 在你摸鱼的时候人家已经读完两本书了!21届的集美们! 《与社会学同游》读书笔记 | 在你摸鱼的时候人家已经读完两本书了!21届的集美们! NLP《我和自己的关系》读书笔记整理 其实,不管我们和老公的关系有问题,还是和父母的关系有问题,甚至和孩子的关系有问题,最终的问题,在我们自己身上. 请你认真想一想--我们终其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你想到了什么?有人会说,追求财富,有人 ... 曾国藩:读书摘抄、分类整理笔记是收集素材的好方法 曾国藩在<谕纪泽·分类手抄辞藻>中指出,想要追求词藻富丽,必须学会平时注意收集相应的素材和辞藻.为此,曾国藩传授给儿子两个治学方法,一个是要做读书摘抄,另一个是分类整理笔记. 01读书摘抄 ... 科学与技术的定义!吴军《全球科技通史》读书笔记整理和记录 最近花了2到3天的时间将吴军博士的新书<全球科技通史>阅读完毕,整本书我给3.5到5颗星,估计是在吴军老师的书里面我评价分数比较低的一本.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个就是很多内容实际已经在< ... JAVA多线程学习笔记整理 多线程: 三种创建方法 继承Thread类,以线程运行内容重写run方法,创建Thread对象并用start方法启动该线程. (匿名内部类) (Lambda表达式) 实现Runable接口,以线程运行 ... 妙得老师上课笔记整理 第一节课 课程名称:丰骨清清叶叶真 交作业: M站:m.dapengjiaoyu.com 上传图片格式:JPG 单张作业不可大过2M.最多上传9张.9张不可大过9M 工具: 1.兼毫毛笔小号和中号,小 ... 老中医笔记整理出来的特效验方 杏林飘香Official Account 点击上方蓝字 "岐黄名家传承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就不会错过 ... 2021届高三四月模考作文汇编:中国精神,历史传承,偶像利弊,体育教育,读书交流,辩论词,倡议书,演... 历史与时代,演讲稿 (湖.丽.衢4月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历史的长河,生生不息:历史的声音,久久回响. 历史的声音,是民族兴亡得失的警钟,是先贤高洁志趣的铮铮话语-- 倾听历史的声 ... 熬了七天,我把小学英语1-6年级核心语法手写笔记整理成98页 MrZhou知识课堂2021-05-03 19:23:59 记笔记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核心步骤,学习一门课程,最重要的是自己理解,死记硬背最终的结果就是遗忘,这时候做笔记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记是在学习 ... 《古代汉语》笔记整理 王力<古代汉语>笔记整理第一部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