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1300多年历史的古寺,竟然改过13次名,你是不是很惊讶呢?

说起台州的千年古刹,最有名的当属天台国清寺。而在临海的紫阳古街一头,府城墙一侧,这座龙兴寺也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

据介绍,这座古寺始建于唐神龙元年,在弘扬中国佛教天台宗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查阅相关资料时,让我大开眼界,大吃一惊的,却是它在悠悠岁月里改名的过程:竟然至少反复更改过十三次寺名!下面就是我略作疏理的,颇为“壮观”的龙兴寺“改名史”:

一,按《旧唐书·中宗纪》及历代的有关记载,临海龙兴寺始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初名“神龙寺”,为台州官府所创。想必门前一侧的“神龙古刹”牌坊就是由此而生。

二,次年改名为“中兴”。

三,景龙三年(709)定名“龙兴”,后因故废。

四,开元二十六年(738)重建,改名“开元寺”。

五,至迟于天宝三年(744),又改“龙兴”之名。

六,会昌五年(845),寺于废佛之厄中被拆。大中年间(847~860)复建,续称“开元”。宋代以降,寺院的建筑屡有兴废。

七,景德中(1003~1007),更名“景德”。

八,熙宁时(1068~1077),俨然成为一个大寺院,日僧成寻即叹称为“广大伽蓝也”。崇宁二年(1103),加“万寿”二字。

九,元佑五年(1090),寺僧元照于大殿后建戒坛。政和元年(1111),始改名为“天宁”。

十,南宋绍兴七年(1137),又改“天宁”为“广孝”。

十一,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改“报恩光孝”额。乾道九年(1173)毁于火,僧德光、有权 等重建。

十二,淳熙三年(1176),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钱端礼为建僧堂。十年(1183),钱端礼之孙钱象祖又建佛殿。元时,复“天宁”之名。

当然,在岁月长河中,古龙兴寺也经历多次磨难,最后于抗战期间,遭日机轰炸而严重毁坏。至建国初期,仅剩下房屋殿宇三十四间和始建于唐代的千佛塔。从1998年起,临海的相关部门请北京市古建筑设计院王世仁教授设计,修复了这座古寺。整体风格为仿唐建筑,典雅古朴,庄肃大方,最终定名为:龙兴寺。

龙兴寺是佛教天台宗重要活动场所,历史悠久,对天台宗的传播更是具有重要意义。天宝时,寺僧思托,六随鉴真东渡-,讲说天台宗义,弘传天台章疏,亲制鉴真干漆夹宁坐象,被日人奉为国宝,开日本雕塑艺术之先河。贞元间,日僧最澄入唐求学,驻锡龙兴149天,研习天台教观,抄录-,并授菩萨戒,回国后创立日本天台宗教派。后代历朝,有日僧圆珍、荣西、成寻、周然等先后来求学。

和国清寺相比,龙兴所处的环境更热闹一些,因为紧临“古长城”景区,和紫阳古街也就一墙之隔,所以出入这座古寺,是需要买门票的。或许也是因为收费的原因吧,寺内的游人没有太过拥挤。疫情防控期间,必须戴口罩,出示健康码。

一进寺院大门,弥勒、韦驮,天井放生池就印入眼帘,全汉白玉砌成的放生池南、北两侧,还栽有4棵有100年以上的参天古树(其中二棵樟树,二棵银杏)。

出于尊重,没有在室内拍摄,大雄宝殿里全是紫铜塑的主佛三世尊,大殿两旁16罗汉。佛像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极乐净土院内报恩堂坐有从日本国运来的最澄大师、道邃大师的二尊坐像。相信如果是信佛之人,到这里倒不失为一场修行,可以增长不少明悟。

寺院从南到北,依次分为三个院落:第一院落是山门、放生池、大殿;第二个院落是千佛塔院;第三院落则是厢房、斋堂。在其两侧,还有观音殿、鉴真殿、钟楼等。

这个钟楼很有点气势,据说里面有一口钟,重达6吨,是仿北京法源寺钟制造出来的。

随着临海旅游的飞速发展,处于“闹市”之中的龙兴寺,也迎来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寺中缓缓走过几位僧侣,似乎早已习惯人来人往的陌生气息。不知道佛性的宽容,是否正在渡化我们这些入世的凡人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