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春:治疗慢性肾炎的7点经验

导读:据医史学家马伯英考证,朱良春朱老是我国最早撰文提出辨证、辨病相结合的学者。在这篇文章中大家就可以看出来朱老对于辨证与辨病结合的运用,另外朱老自拟的益气化瘀补肾汤的药物用量也在文中一一列出。朱老一贯强调实用,绝不做表面,所以此文的价值不言而喻。


治疗慢性肾炎的7点经验

慢性肾炎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脾肾两虚为发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热为其发病的诱因,而脏腑、气血、三焦气化功能的失调,乃是构成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在治疗上应标本兼顾,补泄并施,益气化瘀,通腑泄浊,庶可奏功。兹就其治疗谈几点体会。

一、慢性肾炎整个过程中,脾肾阳虚是主要证型,因此,温补脾肾是重要的法则。

在实践中我认为附子、仙灵脾、黄芪是关键性的药物,除舌质红绛,湿热炽盛者外,均应选作主药。附子、仙灵脾不仅可以温肾,而且还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黄芪益气培本,促进血循,兼能利水,均有助于肾功能之恢复。其它则随证用药,因证制宜。

二、我在实践中发现益气化瘀补肾汤(自拟)对隐匿型肾炎疗效最为显著。

我观察了10例,4例完全缓解,5例基本缓解,1例部分缓解,全部获得疗效。某医院曾分别拟定5种治法(①清热凉血法;②健脾益气法;③补肾法;④活血化瘀法;⑤单方、验方治疗隐匿性肾炎,疗效不够满意,34例中原有蛋白尿(+)以上者18例,治疗后无1例消失。

我认为是否由于将活血化瘀、益气补肾等法结合起来的方药对隐匿性肾炎才具有较好的疗效。当然,我们观察的病例不多,还有待于今后临床进一步实践和探索。益气化瘀补肾汤由生黄芪30g,全当归、川芎、红花各10g,丹参30g,仙灵脾15g,川续断、怀牛膝各10g,石韦20g,益母草120g(煎汤代水煎药)组成。

加减法:①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各型慢性肾炎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或其它继发感染,出现严重蛋白尿者,去黄芪、红花,加金银花、连翘、漏芦、菝葜各15g,地鳖虫10g,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各30g,蝉衣5g。②各型慢性肾炎以肾功能低下为主者,加炮山甲8g。③临床辨证为阳虚者,加附子、肉桂、鹿角霜、巴戟天;肾阴虚者加生地黄、龟版、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脾虚者加党参、白术、山药、苡仁;气虚甚者重用黄芪,加太子参30g;肾关不固加金樱子、芡实、益智仁;浮肿明显,并伴高血压者,加水蛭2g(研末,胶囊装,分吞)以化瘀利水;血尿者加琥珀3g(研,分吞),茅根30g,血压高者,去川芎,加桑寄生30g,广地龙15g。

三、关于水肿的消除,温阳、益气、化瘀、泄浊、渗湿、养阴均可利水。

我经常用生黄芪、制附子、石韦等,特别是益母草用大量,有明显的活血利水作用,屡用得效。如尿少短涩者,另用蟋蟀20g、沉香5g,共研细末,胶囊装盛,每服6粒,每日2~3次,有较好的利尿之功。

四、肾之闭藏失职,精气外泄,出现大量蛋白尿,并导致体内精气大亏,出现低蛋白血症。

气为阳,血为阴,阳不摄阴,失去对血中水液之制约,致使水液泛溢于肌肤,流注于脏腑。尿蛋白消退困难,除辨证外,可加重石韦用量,因石韦有消除肾小球肾性病变,有抑制过亢之卫气之功。近代研究,也认为有抑制免疫反应之效,一般可用30~60g。

仙鹤草、益母草对消除尿蛋白亦有效。或用生槐米、土茯苓各45g、菝葜30g亦佳。血胆固醇高者,加强运脾之品。颗粒、透明管型多者,应加强滋肾、补肾之品,如山萸肉、枸杞子等。

五、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虚为本,湿热、水毒、浊瘀为标。尤其在尿毒症阶段,更不能只治本,不治标。

因此,血尿素氮和肌酐指标明显升高,这是观察尿毒症轻重的重要标志,所以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为治疗本病的关键。在温肾、补肾的同时,必须配合化湿热、利水毒、泄浊瘀之品,才能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而有利于危机的逆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有抑菌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解除肾小动脉痉挛、增加肾血流量、抑制或减轻变态反应性损害等作用。

在肾功能衰竭的尿毒症阶段,由于尿素氮和肌酐持续升高,浊阴上干,出现频繁呕吐,症情危笃,服药困难,采取中药保留灌肠,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也可以说是“中医肠道透析法”。部分药液可在结肠内吸收,部分则直接发挥作用,它对呕吐、厌食、乏力、高血压及防止感染与出血,有明显作用,并可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使此等毒性物质从肠道排出,还可降低血钾,减轻肾周围水肿,改善肾血流量,有利于肾功能之恢复,促使症情好转。

灌肠方由清泄、解毒、化瘀之品组成:生大黄10~20g,白花蛇舌草、六月雪各30g,丹参20g。有阴凝征象者加熟附子15g、苍术20g;血压较高或有出血倾向者,加生槐米45g、广地龙15g;湿热明显者加生黄柏20g;阴虚者加生地黄、川石斛各20g。合方煎成200ml,每日1~2次,保留灌肠。

同时推注“醒脑静”注射液,每次2~4支,加10%葡萄糖40ml,缓缓推注,每6小时一次。一般次日神识即清,呕吐亦止,即改为每日2次,继用3日。并予温肾解毒、化瘀利水之品,如熟附子10~20g,生白术20g,姜半夏10g,紫丹参、六月雪、扦扦活各30g,党参15g,绿豆、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30g,黄连2g,另用益母草120g煎汤代水煎药,每日1剂。加减法:肌酐和尿素氮不下降者,加白金丸6g(包煎);皮肤瘙痒者加白鲜皮、地肤子各30g;血压较高或有出血倾向者加生槐米45g,广地龙15g。

症情稍见稳定后,即重用黄芪90g,仙灵脾30g,以温肾助阳,益气利水。若尿量少者,另用蟋蟀10g,人工牛黄1g,琥珀4g,共研细末,胶囊装,每服4粒,每日2次,有解毒、化瘀、利水之功。

六、舌体的胖大或瘦长,是预测肾炎预后的指征。

慢性肾炎舌体瘦长而薄者,预后险恶。舌体胖大者,预后较佳。因舌为心之苗,而心与肾均属少阴经,足少阴肾经络舌本,有内在之联系。

七、巩固问题:慢性肾炎由于病程较长,体气亏虚,在治疗好转情况下,必须继续治疗,以期巩固,切不可停药过早。

在病情稳定后,应长期服用丸剂以巩固疗效,偏阴虚者可选六味地黄丸,偏阳虚者则用金匮肾气丸。

而冬虫夏草不仅可以巩固疗效,而且有改善肾功能及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对尿素氮和肌酐均有降低作用,同时对其以外的中分子代谢产物可起到某种调节作用,是治疗重度慢性肾炎和巩固疗效之佳品。每日用1g煎汤,连渣服用,或研末胶囊装盛,每日服4粒。其缺点是价格昂贵,货源又紧,难以推广。现在人工培养者,亦可代用。

同时,慢性肾炎病人在康复期要注意生活多样化、节律化,静中寓动,在体力许可的情况下,做些户外活动,以适应时令变化,避免呼吸道感染,以免诱发宿疾;在饮食方面要以清补为主,不宜食用辛辣刺激以及含盐分过高的饮食,这对于配合药物治疗,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本文选自《国医大师医论医案集(第一辑)·朱良春医论集》,人民卫生出版社。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