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言‖020. 管仲之器

论语漫言‖020. 管仲之器

管仲,被后人尊称为“华夏第一相”。他是周穆王的后代,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河南禹州)人。管仲相齐,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他不仅是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更是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未出山之前,经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亮躬耕陇亩,……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三国志·诸葛亮传》)
就这样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在春秋之际,名气和影响远大于孔子,但孔子还是对他提出了批评,这批评还挺狠。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论语·八佾篇》
“管仲之器小哉!”这是孔子对管子的批评,说管仲的器量不够大。有人怀疑孔子说这话是因为观众生活不够节俭,于是就问:“管仲生活上节俭吗?”孔子说:“管仲有三个家,三套服务人员,怎么能叫节俭呢?”
“三归”,历来有很多解释。比如,一说,古谓女嫁曰归。按照古礼,诸侯可以娶三姓女,管仲也娶了三姓女;一说,归,通馈,齐桓公特许管仲家祭用三牲之献;一说,三归,台名,为藏货财之所。还有说法,三归谓三处采邑、三归指市租等,不管怎么说,要么说管仲僭越,要么说他富有。但这些并不是不节俭,联系上下文,三归应是有三处府邸,三套家政服务人员。“不摄”,即不兼职。

【冯建东老师作品】

还有人问:“那么管仲
知理吗?”其实,这话问的,和上文一样,都应该是反问的意思:“您是说管仲不够节俭吗?”“管仲不知理吗?”
孔子说:“国君在宫殿大门外设立屏风,管仲也在家门前立屏风;国君为两国国君的友好而设宴,酒席中设置反坫之台,管仲宴客也弄个反坫之台。如果说管仲算懂得礼,那么谁不知礼呢?”
“树塞门”,在大门外设置一个屏风,估计以后就变成了现在的影壁墙。一般人家的影壁墙在门内,只有王侯家的影壁墙才在大门外。比如在北京,可以在历代帝王庙门前看到朱红色的大影壁。在段祺瑞执政府旧址的门前,也有一个白色的大影壁。
“反坫”,读如“版垫”。是放置酒杯的一个土台子,后来变成了木制矮几。关于反坫的用途,钱穆先生写的很详细,引述如下:“古礼两君相宴,主人酌酒进宾,宾在筵前受爵,饮毕,置处爵于坫上,此谓反爵。坫,以土筑之,可以放器物,为两君之好有反坫,则可移而彻之。后世改以木制,饰以朱漆,略如今之矮脚几。宾既反爵于坫,乃于西阶上拜谢,主人于东阶上答拜,然后宾再于坫取爵,洗之,酌酒献主人,此谓之酢。主人受爵饮,复放坫上,乃于东阶上拜,宾于西阶答拜,然后主人再取爵,先自饮,再酌宾,此谓之酬。此反爵之坫,仅天子与诸侯得有之。若君宴臣,仅置爵于两竹筐之内,此两竹筐置堂下,不置堂上。今管仲乃大夫,而堂上亦有反爵之坫,安得谓知礼?”
司马迁认为:“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恒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孔子之所以认为管仲器量小,是因为你管仲有本事,齐桓公又很贤明,为什么不在天下推行王道,而要推行霸道呢?
其实,没有必要说的那么高深,成绩是成绩,功劳是功劳,问题是问题。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其实还是很高的,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论语·宪问篇》)要不是管仲,我们现在恐怕都披散着头发,穿着左边开衽的衣服,变成蛮族人了。但是,你牛是你牛,你的问题还是要说,这就是孔子的态度。(公众号:潜真堂)
换句话说,这就是,既不以言废人,也不以人废言。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自己的“器量”都是有限的,“识量”也是有限的,我们只能接受我们能接受的东西,不能接受我们完全不能接受但确实存在的东西。
比如,同样是道家的东西,很多人练了多年太极拳,功夫很高,但却无法接受丹道,也就无法“向上一步”。
比如,道家接受不了佛家、佛家排斥道家、净土排斥密宗、密宗看不起禅宗,如此等等,都是认识的局限。有的法师名气大,功德也大,但就是看不上道家;有的密宗大师修行成就很高,也看不上道家。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己的知识还是有局限,在自己的领域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别的领域的了解就不可能还是那么高深,只能是泛泛而论,所以就会造成轻视、蔑视,甚至排斥、诋毁。这样的例子,就太多了。
再比如,西医看不起中医,中医排斥西医,都缘于对对方的不了解,了解之后,就会有一个不同的看法,能看到对方的优长,借鉴对方的长处,和谐共存。
再再比如,我们对于一些神秘文化的认知,常常采取一种排斥、轻视、诋毁的态度,同样,也是因为无知。
没办法,“器量”总是有限的,所以,孔子说:“君子不器。”

20210821

部分专辑链接

《拾遗记》《搜神记》

《南湖传习录》、 《推手践习录》

《南湖传习录》番外篇《读经》

《潜修集》 、 《笃学记》

《事问集》 、《共修集》

《读史札记》

《论语漫言》《诗经新唱》

《年轻时代》《水云笺》

《雷法修缘》《中医医案》

视频专辑:

打坐与动功太极推手

(0)

相关推荐

  • 再读《论语》:八佾第三.22

    八佾第三 二十二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1)!" 或曰:"管仲俭乎(2)?"曰:"管氏有三归(3),官事不摄(4),焉得俭?" " ...

  • #每日学论语#7.30【2017-1-1】

    #每日学论语#7.30[2017-1-1] [原文]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 ...

  • 孔子:心若向善,神在心中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君子的修养: 善则归君,过则归己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 ...

  • 【第62期】音频学《论语·八佾篇第22章》孔子因何批评管仲器量狭小?

    音频学<论语·八佾篇第22章>孔子因何批评管仲器量狭小?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 ...

  •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不知道顺天应命,就不可以成为君子:不知道礼仪,就没有办法立足于世:不知道别人在说什么,就没办法了解他. 赏析 这是孔子讲如何成为君子的一句话.对此,他提出了三点要 ...

  •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继续学习<论语·八佾> 原文: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 "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

  • 论语漫言‖0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漫言|0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很清楚,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这句话的出处有三: 第一次是在< ...

  • 论语漫言‖011. 仁者,其言也訒

    论语漫言|011. 仁者,其言也訒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侧重对仁的注解,基本都是师生之间关于"仁"这个问题的讨论.其中,有一段对话很有意思: 司马牛问仁,子曰:&qu ...

  • 论语漫言‖012. 司马牛的兄弟

    论语漫言|012. 司马牛的兄弟 司马牛问仁,显然内有隐情,<论语·颜渊>接下来还是司马牛的故事.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 ...

  • 论语漫言‖013. 司马牛之忧

    论语漫言|013. 司马牛之忧 孔子与宋景公原系同宗同族,都是子姓,貌似孔子还是宋景公的叔父. 孔子看似孤身一人,其实当时已是天下闻名的圣人.孔门弟子三千,能文能武,既有颜回.子张.子夏.伯牛.仲弓这 ...

  • 论语漫言‖014.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漫言|014.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乡党篇第十>记述的是孔子的日常起居,似乎不是那么引人注意,但有两个地方例外,其中之一就关于吃饭.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 论语漫言‖015. 孔子的饮食观(上)

    论语漫言|015. 孔子的饮食观(上)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我们看看孔老夫子对待饮食的态度.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 ...

  • 论语漫言‖016. 孔子的饮食观(下)

    论语漫言|016. 孔子的饮食观(下)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食",这里念[sì],指主食. 现代人一说健康饮食,就是多吃水果蔬菜.其实这放在几十年前,还很不现实.古人讲究一定要 ...

  • 论语漫言‖009. 非其鬼而祭之

    论语漫言|009. 非其鬼而祭之 春节,是一个祭祀的高峰.关于祭祀,孔老先生说过很多,其中有一句话特别有意思. 在<论语·为政第二>第24章: 论语 为政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 ...

  • 论语漫言‖008. 民德如何归厚?

    论语漫言|008. 民德如何归厚? 因为年代久远,<论语>中的一句话,经常会引发很多不同的解释. 比如<学而第一>中的第九章: 论语 学而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