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洋鬼子!唐廷枢捋起袖子,打掉了英国公使的嚣张气焰!
唐廷枢,字景星。清朝中晚期牛人一枚。
他1832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唐家村。曾在香港马礼逊教会学堂受了六年教育,英语流利。这为他后来成为怡和洋行的买办,步入富人阶层,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商而优则仕,四十一岁时,唐廷枢断然离开顺风顺水的洋行,加入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后创办开平煤矿,成为洋务派的著名人物。据网上有人统计,“中国第一条国产铁路、中国第一家机械煤矿、中国第一家水泥厂、中国第一台自产火车、中国第一家医院等等,这一系列载入史册的‘中国第一’都与他的名字相连”。
(影视剧中的唐廷枢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他由此也从名声不怎么好的买办,而成实业兴国的爱国者。
今天咱们要讲的故事,大概就发生在他进入仕途之初。
据清朝人记载,唐廷枢“洞悉欧洲情势,有干才。同治(应为光绪)初,奉旨在总理衙门行走”。
我们知道,当时办外交的那些人,很多都是半路出家,且早被洋人打成软骨症,“每欧使盛气相凌,诸大臣辄噤缩相顾,不敢发一语”,洋人自然是得寸进尺——其实不要说洋人啦,是人皆如此。你越怕他,他越欺你。哪天你终于发飙,要跟他单挑,他倒成了缩头乌龟。
这日,英国公使威妥玛到总理衙门议事,唐廷枢等人皆在座。
威妥玛可不简单。
他1842年随英军来到中国,一住就是四十多年。此人颇有语言天赋,来中国三年之后,即在香港最高法院担任广东话翻译——列位,可怜我在深圳混了近十年,连“雷吼”(你好)都说不顺溜啊——当然咯,这也跟深圳移民多没有学习粤语的环境有关。若在广州,情况可能大不同——后来他还发明了威妥玛拼音,直到1958年才被汉语拼音取代,用了近百年。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可以说,他汉语讲得溜,对中国人的脾性了解得很透彻。所以大臣们对他又敬又怕,跟他打交道,基本只有吃亏的份。
果然,这次,大家谈得又不顺利,都想给自己国家多争一些,说到急处,“威使争一事未得,辄拍案厉声”,桌上的茶杯都震到地上打碎了。清朝大臣们冷汗直流,不知如何先消他的气。
哪知,“唐忽奋拳起曰:‘威妥马,汝何得如此?’”
唐廷枢捋起袖子做出要打的架式,大声吼道,威妥玛,雷咒咩啊?你要干嘛?
威妥玛一时还楞了,这谁呀,没见过啊,竟敢直呼老子的名字,你上司没告诉你我是谁吗?有礼貌吗你!
唐廷枢怒气不减,“此何地而汝拍案?吾何得复有礼于汝?”这里是谈判之地呀,你拍什么桌子呀?你都拍桌子了,我凭什么跟你讲客气呀!
出乎大臣们意料,威妥玛虽然喘着粗气,却哼哼叽叽地坐下了,议事得以继续。
过后有大臣责备唐廷枢,你呀,你怎么能这样跟威大使说话呢?得罪了他可不得了呀!
唐廷枢却说,列位不必着急,他不敢借此事作梗。“吾在彼久,熟知彼中事。在公堂拍案,彼已有过,故彼无以罪我也。”
看看看看,什么叫做知己知彼?唐廷枢知道就算在英国,这样拍桌子也是不行的呀,是他有错在先,我们怕他做甚——我们这是有理有节,他没得话说——公堂有公堂的规矩,你们洋人不是最讲规矩吗?那我们就来讲规矩!
(《走向共和》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列位,你们会不会觉得唐廷枢人才难得,要升官了呀?
非也非也!
大臣们“以唐在衙门,恐易启衅,遂出之”,找个理由把他赶走了!
至于后来,慈禧太后那些掌权者还是没有学懂当时世界的规矩,以为二十多年洋务运动加上神拳的刀枪不入,已足与列强一战,被打得满地找牙,不得不派人出洋考察新政,希图变革,拉近与世界的距离,就是已于1892年离世的唐廷枢所看不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