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老兵亲述:从悠闲的国防军技术兵转到维京师,是怎样的体验?
日本海陆军矛盾自明治时代就已开始,他们互骂马鹿,难于合作,互相拆台。
德国国防军与党卫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同样如此。
在正统国防军官兵看来,党卫队不过是穿着军装的警察,干着些让人不齿的事,在国防部垄断征兵权的情况之下,至1940年,由党卫队进化而来的武装护卫队——党卫军——只有一个师的规模而已。
不过,此时的党卫军,在菲利克斯·施坦因纳等人的训练之下,已经脱胎换骨,纪律和战斗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施坦因纳 右一)
当然,对希特勒而言,更重要的是,这些人以纳粹思想武装头脑,跟自己更为亲近。
横扫西欧北欧之后,希姆莱终于能够大展身手了。
他利用挪威比利时丹麦荷兰瑞典等国很多人恐苏反布的心理,招募了大批志愿者加入党卫军,并于1940年组成了日耳曼尼师,次年改名为维京师。
维京师作战强悍,终在苏德战场上,以铁血精神,赢得了国防军的认同和尊重,之后升级为装甲师。
尽管官兵都很勇敢,但终挡不住苏联强劲的反攻,他们跟国防军一起,不断西撤。
在此期间,原于意大利法国服役的国防军技术兵艾卡特,被编入了维京师。
他在接受《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作者朱维毅采访时,道出了自己的体验。
其一、又累又苦又危险。
了解二战的朋友知道,欧洲战场东西线,完全是不同的存在。
东线又冷又饿又要命,西线在盟军开辟第二战场之前,基本没有大的战事。
艾卡特从军前是钳工,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被派到法国修飞机,整体来说,几年时间里,工作都是比较悠闲的。
1944年7月20日,施陶芬伯格上校以定时炸弹刺杀希特勒失败之后,小胡子对国防军的信任度进一步下降,决定增加党卫军的比例,把很多国防军官兵,直接编了进去。
艾卡特到维京师时是9月,在之后7个月时间里,他随维京师四处行动,先后到过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受伤两次,第一次伤症未愈,就又被喊了回去。
其二、德意志人在维京师成了少数派。
维京师本来就是混编而成的,各种人都有。但开始时,终究是以德国人为主心骨,但他去了之后发现,德国人已不占优势了。
其三、维京师的人残酷无情。
当年10月,他们驻扎在斯洛伐克,听到流传的一些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消息。
(维京师老照片)
他觉得十分震惊,“这支军队怎么会犯下这样的罪恶”?
但根他不同,“身边的大多数老党卫军士兵听完后没有任何反应和评论”。
他感慨,这些人都是一群冷血动物。
他的感觉是对的,党卫军在后撤途中执行焦土令和旗令(处决所有向敌人举白旗的军人或平民)时,十分坚决,而国防军呢,总要打些折扣。
其四、党卫军的身份给他带来压力。
他后来幸运地被美军俘虏,关了两个月就放了出来。
(维京师士兵)
战争结束之初,盟军对德国进行了非纳粹化,清算战犯,严防纳粹分子取得新政权的重要职务,对于一般的士兵,则基本没有什么处理,直接就让他们自谋生路了。
家家有人当兵,谁都干过坏事,也就没什么歧视,五十步笑不了百步。
但随着年轻一代成长起来,大量反映党卫军罪恶的书籍和影视剧出版,艾卡特就遇到了压力。年轻人们会对他指指点点,嘲笑那个老头干过武装护卫队。
不过,这也让他觉得欣慰,如果年轻一代,对党卫军怀着浪漫的想象,才是最可怕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