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以来,后台常有小伙伴来问:为何无缘无故头晕?脑子里总有蒙蒙的感觉,总感觉困倦无力;还有说自己“怎么睡都缓不过来”,总是很疲惫的,说上班都是强挺着,总是打不起精神来。这是什么原因?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夏天又累又困,打盹打得根本停不下来。全身乏力、疲倦、甚至出现失眠心烦、口舌生疮等症状,这究竟是上火还是湿气重?2020年6月10日,春雨医生为大家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中药药理学博士后陈玉静医生,为大家在线讲解夏季健康养生知识。
所谓养生,即“保养生命”之意,陈玉静医生进一步解释:养生是指研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具体做法可用十二个字概括,即“慎起居,调情志,适寒温,调饮食。”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的一段话,同样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是故圣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不治已乱而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治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锤,不亦晚乎!”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疾病尚未形成或身体稍感不适的时候,就要提前对疾病进行预防,对身体进行调理,此之谓“治未病”。对于人的自然寿命,《黄帝内经》中指出:“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即如果一个人身体调养得当,不发生什么意外,则可活一百多岁。
但因为健康的身体受遗传、心理、环境、情绪、外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人的寿命往往难达百岁,所以更需要学会养生以达到增强体魄、延年益寿的目的。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代谢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夏季养生无非是高温炎热、容易上火、注意防暑这几个方面,但陈玉静医生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表示,在夏季就诊的人大多会出现乏力疲惫、头脑昏沉、胸闷、肢体困重、食欲不振、腹胀、皮肤瘙痒等症状。这些人的共同点多为舌苔厚腻或垢浊,口干,身体肥胖(特别是腹部),其原因大多是湿气较重。据陈玉静医生介绍,湿与人体的脾相对应,而脾对应的则是三伏天的夏季,湿则容易困脾,因此夏季养生应当先祛湿。据统计有超过60多种疾病与湿气有关,其中包括肥胖、水肿、腹胀、湿疹、泌尿系统感染、痤疮、皮炎、肿瘤等。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在风、寒、暑、湿、燥、火六邪之中,湿邪最难祛除。因为它并不“孤军作战”,往往会和其他邪气相结合,如湿与寒结合形成寒湿,湿与热结合形成湿热,湿与暑结合形成暑湿,湿与风结合形成风湿。痰湿体质是由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引起气血津液运化障碍,水湿停聚,聚湿生痰而成。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早上刚起床就觉得特别困,头晕脑胀,体倦乏力;
起床洗漱照镜子,发现眼袋下垂,眼皮肿,伸出舌头,看见上面一层厚厚的舌苔;
没有明显的饥饿感,饮食不多但胃里感觉胀胀的;
头发爱出油,脸上频繁爆痘,身上仿佛穿着湿衣服,浑身不清爽;
大便不成形或黏马桶,女性白带清稀量多……
湿气的形成与人体的脾肾功能有关。身体里,主要有两个管理水湿的脏器,一个是肾脏,一个是脾脏。肾中阳气是人体阳气之根本,能将体内水液向上蒸腾,布散全身。因此,肾阳耗损会导致湿气较重。《黄帝内经》中记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不彰。”、“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而嗜食寒凉、烦劳太过、作息非时等原因易耗损阳气,使水湿代谢失常,从而使人体湿气较重。
脾脏则主管运化水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摄入到人体内的水液,需经过脾的运化转输,气化成津液,通过心肺而到达周身脏腑组织器官,发挥其濡养、滋润作用;二是代谢后的水液及某些废物,亦要经过脾转输至肺、肾,通过肺、肾的气化作用,化为汗、尿等排出体外,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
因此任何导致脾肾受损的原因都可以引起水湿过重,尤其是脾脏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脾喜燥而恶湿,平素肥甘厚味饮食,恣食生冷,空调过凉都会伤及脾脏。夏天是一年中最好的排寒及补养阳气的时机,因此夏季祛湿非常重要。祛除湿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首先要多运动,运动才能生阳气,阳气盛可以温化水湿,可以选择慢跑和快走,每天坚持半小时的运动。尤其对于手足不温的女性而言,运动是补阳气最好的方法。
2、经常按摩腹部可以健脾。将双手叠放在肚脐部位,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60-100次。常拍足三里,胜吃保健品,按摩足三里穴,亦能调理脾胃。
3、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少吃生冷。可以多吃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粳米、山药、薏苡仁、芡实、莲子、白扁豆等。
4、体质调整,通过中医药健脾化痰利湿。比如痰多,可以服二陈丸;腹胀,大便不成形,可以服六君子丸等。
陈玉静医生表示,夏季除了防暑降温外,还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脾阳,不要过多的食用生冷食物,要根据自身体质进行选择。如果自身出现湿气重的症状,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都可以去医院咨询专业医生进行治疗。陈玉静医生:如果是阳虚(手脚冰凉、怕冷、腹胀等)引起的湿气,艾灸是可以起到祛除湿气的作用的,如果不是阳虚引起的湿气,用温热的方法祛湿效果不明显。
陈玉静医生:祛除湿气不分具体疾病,糖尿病患者的祛湿方法也没有特殊性,可以先调理饮食,忌寒凉辛辣,健脾补肾。
陈玉静医生:过敏和湿气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更多的是体质的原因。
陈玉静医生:薏米、红豆、山药、赤小豆、白扁豆等都可以,但最好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陈玉静医生:人的体质是变化的,随着体内阳气的增长,是可以把身体的寒气湿气祛除掉的,即使不拔火罐,如果体质越来越好,身体也是可以祛除湿气寒气的。
编辑:春雨医生
图源:专家直播PPT课件、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