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祭侄稿》——“天下行书第二”

中国书法,古称“小学”。历史上的书法,浩如烟海,群星灿烂。东晋的王羲之称“书圣”,代表作《兰亭序》,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后便有“唐宋元八大书家”标榜: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而祖籍与王羲之同乡(山东琅邪临沂)的颜真卿,正为“八大书家”之冠。就在天宝年间平定“安史之乱”时,其侄子颜季明在鹿泉土门关遇难被杀,颜真卿奋笔疾书,含泪写下了《祭侄稿》,被元代书家鲜于枢誉为“天下行书第二”。地位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
颜真卿《祭侄稿》局部展示
颜鲁公有很多行书传世,被收《忠义堂帖》。历史公认的是“鲁公三稿”:《祭侄稿》《争座位稿》《告伯父稿》。其中并未当书法作品写的《祭侄稿》声名最高。可谓“有心插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历史书法伯仲的《兰亭序》和《祭侄稿》,分析可见:
同是一类书作,王羲之的《兰亭序》是酒后喜悦,志气却平和地从容写就。涂改比较少,字迹端正遒媚,不涉潦草,墨韵生辉。据说,第二天他想另写,却总超不过酒后序稿,看来书归天然乃为正道。而《祭侄稿》的面目,因为圈点勾划的涂抹很多,一般看惯了俊秀端庄的行书作品的欣赏者,大概只看到了满篇的狼藉,难获美感,无从认同。但是,从艺术角度看,《祭侄稿》的价值正在于其超越了寻常的行书范式,笔毫在麻纸上皱擦,行笔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笔锋或曲转或顿折,变换微妙;墨色时枯时浓,带躁方润;字形大小不一,结构时聚时散,又不乏遒劲流离丽的姿致;尤其是字距行距的疏密开合,删改的横涂纵抹,使作品的笔墨表现轶出了通常的审美期待,章法形式鲜活而丰富,更具有视角上的刺激效应,使人看了大感意外,而且很难用某一美学词语来概括它的美感特征。
颜真卿乾元元年(758)九月三日,写下的《祭侄稿》,并不是将它作书法作品来写的。他要写的是显彰忠烈、寄托哀思的祭文,所以并不在意书法的点画是否规律的审美标准。笔在纸幅上挥运,完全无意于书的状态,便写出了使历代书家感动的诡异飞动之笔,写出了神秘奥妙的生动和生气。恐怕颜真卿也不曾料到,不经意写下的这篇文稿,竟然比精心写出的碑版楷书更具有魅力的艺术杰作。

2013年3月29日

于《封龙书斋》

作者 路继舜:1945年生于河北鹿泉。197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曾任石家庄地区文化局长、石家庄地、市文联主席、石家庄社科联主席。现任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决策委员,市委专家团副理事长;河北省作协、书协、剧协会员;燕赵十老书画社副社长。

2004年,路继舜被中国作协《文艺报》授予中国百名之一“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2006年他被《中国人才科学研究院》授予“中华爱国十大文化领袖人才”荣誉称号。出版的书籍有:《名家楹联趣闻》《奚啸伯》《家藏故事》《封龙文概》《观三成趣》《继舜隶书千字文》,与人合著的《中华道德歌》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电视连续剧《武神赵子龙》《歌者九零后》顾问,央视中华母亲春晚河北赛区总顾问。其隶书作品《毛泽东七律·长征》获全国书法银奖;敬挽邓小平楹联隶书作品被《中国书法家选集》收录。

(0)

相关推荐